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共113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高频彩超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病理诊断:在100例乳腺病变患者113个乳腺结节中,恶性32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1个、原位癌4个、乳头状癌4个、黏液癌3个;良性81个,其中乳腺纤维腺瘤65个、乳腺囊肿2个、乳腺纤维囊性增生7个、导管内乳头状瘤5个、乳腺淋巴结2个。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50%、90.12%和89.38%,高频彩超为62.50%、71.60%和69.03%,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高频彩超(均P<0.05)。结论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乳腺病变的筛选工作、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是超声弹性成像的全新技术,能够实时获取组织全定量、定性弹性信息,已在肝脏、乳腺、甲状腺等器官的应用中表现出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SWE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其根据组织的弹性成像特征评估组织的硬度,具有无创、客观、便捷等特点[1]。弹性成像可以判断病变性质[2-4],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乳腺、甲状腺、肝脏、直肠等疾病的诊断,并成为目前超声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hree-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3D-SWE)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新技术,其将三维超声与剪切波成像技术融合,不仅能够提供病变组织生物力学信息,还可提供组织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一种新兴检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一、超声弹性成像的发展概况及原理  相似文献   

4.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兴超声技术,在诊断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疾病方面日渐成熟。目前主要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超声弹性成像包括静态/准静态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本文对上述弹性成像技术原理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及临床应用可靠性加以总结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对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实性病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和比较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病灶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根据手术诊断结果,将这60例患者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和乳腺恶性病变组,测定两组患者的乳腺组织弹性值,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组织弹性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结果: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病灶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100.00%、95.12%、96.67%,均高于常规超声的78.95%、80.49%、80.00%(P<0.05);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病灶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其Kappa值为0.735,高于常规超声;乳腺恶性病变组患者的乳腺组织弹性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结论:在乳腺实性病灶的定性诊断中,采用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可有效鉴别区分乳腺实性病灶的病变性质,可为乳腺实性病灶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检查方法,通过获取有关组织弹性信息进行成像。弹性成像技术能提供占位病变的良恶性、肝脏纤维化程度、慢性疼痛性肌肉神经损伤程度等组织硬度信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弹性成像检查方法主要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高速剪切波成像技术及声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弹性成像技术被大家认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会更高,超声检查对病变组织硬度的测量已经进入定量诊断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54例乳腺病变患者,分别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成像(CDFI)常规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观察患者的病灶,使用Alder血流分级法评估多普勒彩色超声成像检查结果,使用5分法对病灶的硬度进行评估。结果 154例患者共发现197个病变部位,良性病变137个,恶性病变60个;常规超声成像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变血流分级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成像检查漏诊6例,误诊4个;超声弹性成像的弹性评分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漏诊2个,误诊1个。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癌良恶性病变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乳腺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9例共438个乳腺良性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采用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进行分析。结果438个良性病灶中87.7%(384/438)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I或2分。结论绝大多数乳腺良性病变硬度较小,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共96个病灶,并接受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得到乳腺病变定量弹性模量值,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96个病灶中,病理检查显示共70个乳腺良性病变,26个恶性病灶;良性病变的弹性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SD值均低于恶性病变,P0.05;接受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灵敏度为92.31%(24/26),特异性为98.57%(69/70),准确性为96.88%(93/96);ROC曲线分析,弹性平均值参考值为40.2 k Pa时,平均值≤40.2 k Pa为良性病灶,平均值40.2 kPa为恶性病灶;弹性最大值诊断参考值为58.79 kPa时,最大值≤58.79 k Pa为良性病灶,最大值58.79 k Pa为恶性病灶。结论:临床评估、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可采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所得SD值、弹性最大值、弹性平均值可为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作为超声诊断的最新技术之一,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本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评价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一种全新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其成像表现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同时,乳腺癌组织硬度(即弹性值)的增加与蛋白分子水平表达存在一定的关联,乳腺癌蛋白分子水平表达的不同,提供的治疗及预后信息也不尽相同。本文就乳腺癌SWE影响因素及SWE参数与蛋白分子水平表达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方法是5分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1])。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非肿块性病变良恶性鉴别时,目前以5分评分法为主。有研究显示,应变率比值测量技术可以更客观地评价病变的硬度~([2])。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观察12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120个病灶,使用5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组织病理检查证实,120个乳腺病灶中良性病变71个,恶性病变49个。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平均为(2.04±0.36)分,恶性病变平均为(3.06±0.94)分(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界值位于2~3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9.39%、91.55%和82.5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有望成为辅助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弹性成像对诊断不同大小乳腺病变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大小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9月来我院行乳腺病变治疗的400例患者,治疗前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共433个病灶,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 ≤3cm的乳腺病灶联合弹性成像后的诊断灵敏度(96.6%)较常规超声(83.4%)明显提高,其中≤1cm病灶的诊断灵敏度更达到100%.弹性成像诊断>3 cm病灶的灵敏度较低(57.7%),但特异性很高(100%).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诊能明显提高恶性病变检出率,尤其对1 cm以下的病灶价值显著,为乳腺小病灶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大于3 cm的病变弹性成像检诊特异性很高,可帮助诊断常规超声难以鉴别的病变,因此联合诊断对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导管内癌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20例,术前均给予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0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中,超声弹性成像确诊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确诊率85%(17/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识别乳腺导管内癌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确诊率高,为临床无创诊断乳腺导管内癌提供了新型有效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因在常规超声声像图上有许多共同表现,鉴别诊断较困难。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新发展的一种超声成像技术,能够获得组织内部弹性分布的定量信息,已在肝脏、乳腺、甲状腺等疾病中表现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男性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乳腺肿物患者共17个恶性和33个良性肿物,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别计算良、恶性肿物应变比值,二维病变区与弹性成像病变区所测大小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弹性评分4分以上、应变比值3.08、大小比值1.1在乳腺恶性肿物的出现率高于良性肿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比值、大小比值能客观地评价乳腺肿物的相对弹性硬度,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乳腺肿块包括良性病变(乳腺肌瘤、乳腺囊肿、乳腺增生等)和恶性病变(乳腺癌等),是乳房内部生长出异常肿块结构的一类乳腺疾病[1]。乳腺恶性病变的预后与发现的时间关系密切,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1991年,Ophir等首先将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临床,能较客观地反映组织的硬度,而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弹性系数有较大差异,因此为鉴别乳腺肿块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技术[3]。本文回顾分析52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患者共91个结节进行乳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对弹性成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1个乳腺结节中,良性结节62个,恶性结节29个.良性结节中,56个结节评为1~3分,而恶性结节,24个评为4~5分,两组弹性成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301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553个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随访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标准为:良性病变为1~3分,恶性病变为4~5分,在弹性评分中小于4分为良性病变,大于或等于4分为恶性病变,其准确度为94.59%,特异性为93.10%,敏感性为96.37%,在本研究的良性病变组中,弹性应变率的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肿瘤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