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种方法测定血糖抗干扰试验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湿化学法,电极法,干化学法与血糖监测仪四种方法检测血糖的抗干扰能力。方法 在Vitros250、BECKMAN Synehron CX3、Olymps AU-2700、SURESTEP PIUS上分别用维生素C、胆红素、血脂作为干扰物对葡萄糖测定的干扰进行分析。结果 甘油三脂>45.16mmol/L、胆红素>136.8μmol/L时对湿化学法有干扰;Hb>10.00g/L时对电极法略有干扰;VC>0.078g/L,Hb>2.50g/L,胆红素>34.20μmol/L时对干化学法有干扰;VC>0.039g/L时对床边血糖仪明显有干扰。结论 电极法是一种快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检测方法,湿化学法干扰因素少,适合常规大批检验;干化学法灵活,简便,但抗干扰能力差,可作急诊的辅助检测;床边血糖仪方便快速,但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有待提高准确性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样本中不同浓度胆红素对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定血结果的影响,分析两种方法所获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及相关程度。方法:临床血清标本97份,分别用干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湿化学法(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浓度,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1)胆红素浓度低于62.7μmol/L时,2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无明显差异;(2)胆红素浓度高于65.9μmol/L时,2种方法测定血糖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3)2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值与胆红素浓度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8942。结论:样本中胆红素浓度低水平时,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测定血糖无统计学差异,样本中胆红素浓度较高时,两种方法结果差异较大,应注意进行去除胆红素处理再测定血糖浓度,以免引起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3.
胆红素浓度对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定肌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胆红素下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对肌酐测定的影响,探讨两者检测结果的差别与胆红素浓度的线性关系及相关程度。方法 于2007年1~4月取临床标本51例,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碱性苦昧酸法)测定每例标本肌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红素浓度低于104.8μmol/L时,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对测量肌酐的差异无显著性。胆红素浓度〉111.2μmol/L时,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测量肌酐的差异有显著性(P〈O.01)。两种方法测得结果差值与胆红素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8728,回归方程Y=-1.906+0.1329X。结论 低胆红素浓度下,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均可作为肌酐测定的常用方法。高胆红素浓度下,两种方法偏差较大,可考虑用酶法测定肌酐或先消除胆红素再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Beckman LX20测定葡萄糖(GLU)和尿素氮(BUN)的2种方法的抗干扰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参考CLSI EP7-A2文件,对GLU、BUN电极法和化学法的试剂盒进行抗干扰性能评价实验。结果结果显示30mg/L维生素C(Vc)、1450FTU乳糜浓度、5g/L血红蛋白(Hb)、288mg/L结合胆红素(CB),200mg/L非结合胆红素(FB)对GLU、BUN电极法试剂的测定均无干扰;对于GLU化学法试剂,当CB≤216mg/L、FB≤100mg/L时,对测定结果也不产生干扰;对于BUN化学法试剂,当CB≤288mg/L、FB≤50mg/L时,对测定结果也不产生干扰。CB和FB对GLU化学法试剂产生线性干扰趋势;FB对BUN化学法试剂产生的干扰趋势为非线性。结论 GLU、BUN电极法试剂的抗干扰性能优于化学法试剂。  相似文献   

5.
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检测血清胆红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在检测各类型黄疸患者的胆红素的差异。方法分别用干化学法和湿化学法对临床多型黄疸患者的血清进行了胆红素检测,并用SPSS6.0forWindow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总胆红素干湿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胆红素的其余指标两法间结果差异具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干湿两种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应建立各自的正常参考范围,提示干化学法未结合胆红素结果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较湿化学法更具灵敏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总胆红素(TBIL)对干化学方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81份含有不同浓度TBIL的临床血清标本分别用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蛋白浓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BIL<79.3 μmol/L的血清标本,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TBIL>80.5 μmol...  相似文献   

7.
常规急诊项目的干化、湿化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天平 《检验医学》2009,24(1):79-80
常规血清急诊生化项目(心肌酶谱、肾功能、血糖、淀粉酶、电解质)的检测是急诊患者的常见组项,其检测方法沿袭化学法的传统,检测手段由纯化学法发展到火焰法+化学法^[1],直至现在的离子选择电极(ISE)法+酶电极法^[2]。湿化学法以其快速、准确的特点,成为生化检测的主要方法。而近几年来,随着多学科高新技术在干化学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干化学技术和配套仪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干化学分析技术在临床生化检验的应用和开发中得到不断改进,成为与湿化学法相媲美的定量分析方法^[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测定患者血清葡萄糖(GLU)时的偏倚,比较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L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葡萄糖含量,共测定6天,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散点,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并进行偏倚估计.结果 以湿化学法(X)为对比方法,对干片法(Y)进行评估.干片法(Y)和湿化学法(X)测定GLU的回归方程式为Y=0.9938X-0.10,相关系数γ=0.9958.GLU浓度为5.5mmol/L、13.5mmol/L、23.5mmol/L时,干化学法(Y)的相对偏倚分别为2.36%、1.62%、1.12%.结论 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的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电极法测定血清中肌酐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按照NCCLS的评价方案,对电极法测定肌酐的方法学进行评价,同时与酶比色法进行对比.结果本法线性范围可达1580μmol/L,回收率为101.2%,血清批内和批间平均CV%分别为:1.23,2.01.本法(Y)和酶比色法(X)对比,相关性良好(Y=1.02X+1.587,r=0.991),胆红素<240μmol/L,血红蛋白<8g/L,抗坏血酸<60mg/L,甘油三酯<7.5mmol/L,镁<3.5mmol/L,对测定无明显干扰.肌酸>0.60mmol/L产生正干扰.结论电极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适合急诊检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多层膜干片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的实验特点.方法采用多层膜干片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并对其方法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批内重复性实验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7%,批间重复性实验平均变异系数为1.88%;平均回收率为101.23%;线性达25mmol/L(Y=1.0095X-0.0611,r=0.9996);加入胆红素<334.13μmol/L,血红蛋白<5g/L,油三酯<6.95mmol/L无显著干扰.该法与湿化学法测定结果呈高度相关,r为0.995.结论本方法结果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准确、快速,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