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建立枳实消痞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枳实、白术、厚朴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枳实、白术、厚朴。结论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枳实消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应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小儿奇应丸中的天麻,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相似文献   

3.
应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小儿奇应丸中的天麻,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相似文献   

4.
小儿奇应丸中天麻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小儿奇应丸中的天麻,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气管炎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气管炎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五味子、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定结果准确、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论薄层色谱法可作为气管炎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谢展鹏  张德军  肖翠 《中国药业》2008,17(18):44-44
目的建立复肾康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丹参、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黄芪、丹参、川芎。结论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复肾康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蜂房丸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蜂房丸中主要药材进行鉴别。结果蜂房丸中的青皮、柴胡、甘草、苦甘草等4味药材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特异性鉴别。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有效地控制蜂房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邢晓丹 《海峡药学》2013,25(9):108-109
目的探究薄层色谱法能否快速有效的完成对天麻丸中天麻及天麻素的鉴别工作,从而得出快速控制天麻丸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法鉴定天麻丸中的天麻及天麻素等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薄层板上喷显色剂后,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班点。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天麻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薄层色谱法控制白驳丸质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志华 《安徽医药》2005,9(4):269-269
目的建立黄芪、当归在白驳丸中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制剂白驳丸中的黄芪、当归进行鉴别.结果白驳丸中的黄芪、当归在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薄层色谱法控制白驳丸质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天麻壮骨丸的薄层色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天麻壮骨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法鉴定天麻壮骨丸中的人参、秦艽等有效成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出斑点清晰。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天麻壮骨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麒麟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秀娟  梁华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805-3805
目的:研究建立麒麟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麒麟丸中的主药淫羊藿、白芍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易于识别,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制定薄层色谱方法可应用于麒麟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寇培艳 《北方药学》2012,9(4):4-4,124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冲德日-15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冲德日-15味丸中的木香、石菖蒲、红花进行鉴别。结果:TCL鉴别方法分离良好、斑点清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耐用性好,可更好地控制冲德日-15味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至宝丸中可溶性砷、汞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人工胃液37℃振荡提取-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小儿至宝丸中可溶性砷汞的含量。结果:砷在2~20 ng.mL-1之间,汞在2~10 ng.mL-1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砷:I=38.139 2C-12.192 7,r=0.999 7;汞:I=582.628 6C+22.983 8,r=0.999 6。可溶性砷平均回收率为97.89%,RSD=1.50%;可溶性汞平均回收率为97.07%,RSD=1.5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小儿至宝丸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解郁安神丸质量控制方法用于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解郁安神丸中的夏枯草、延胡索、泽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郁安神丸王不留行黄酮苷含量.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了产品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定性鉴别特征斑点清楚,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专属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产品含量测定方法,王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淫羊藿通络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可鉴别出制剂中的炙淫羊藿、桂枝和炒白术等6味药材。结论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淫羊藿通络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马仑  韩慧琴 《中国药业》2012,21(6):34-35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至宝丸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apcellpak—C18色谱柱(150rnm×4.6mm,5txm),以甲醇-乙腈-0.1%磷酸水溶液(12:14:74)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橙皮苷进样量在0.02~2.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1%,RSD=0.65%(n=6)。结论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耐用性好,可用于小儿至宝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刘春峰  李美娇  袁迪 《中国药业》2009,18(16):29-29
目的制订太极升降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大黄、冰片和姜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分别检出大黄、冰片和姜黄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太极升降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石海  孙传梅  洪亮  孙晋  张孝芸 《中国药业》2006,15(13):35-36
目的 建立黄萱益肝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土大黄、丹参、南五味子、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几味药均可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素的回收率为99.20%,RSD=2.16%。结论 所用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对黄萱益肝丸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桃仁膝康丸的薄层色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润勤 《安徽医药》2009,13(3):266-267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桃仁膝康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三七、白芍、当归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图中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重现性好,可用于桃仁膝康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刘峰  杨秀峰  常芳 《中国药业》2007,16(16):25-25
目的建立舒肝健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白芍、陈皮、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与结论鉴定结果准确、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舒肝健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