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癌并非罕见,但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无特异性而极易误诊。本院从1991年3月到1998年3月共收治甲状腺癌8例,仅1例术前确诊,本组误诊7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12~74岁,病程15d至20年不等。所有病例均以颈部肿物就诊,均无颈部放射线接触史。肿物3个月内迅速增大、变硬4例,伴声嘶1例。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粘连4例,术前诊断甲状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病理类型:乳头状腺癌4例,滤泡性腺癌1例,鳞癌1例,未分化癌1例。2 讨论甲状腺癌具有多变的生物学特性及病理进程缓慢,目前缺乏特异…  相似文献   

2.
小儿甲状腺孤立结节发病率较低,1986年1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32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6~14岁。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单纯囊肿样结节8例(术后证实全部为良性),实性结节24例。对B超示实性结节的15例行131I扫描,发现热结节5例,冷结节10例,其中7例为甲状腺癌。32例中5例行,MRI,10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本组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31.25%),其中6例囊性变,行囊肿摘除术;腺瘤15例(46.87%),其中2例囊性变,行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癌7例(21.38%),其中2例为滤泡状癌,余均为乳头状癌,除2例转外地治疗外,余5例均行甲状腺病侧全切加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门诊随访1~12 a,乳头状癌2例术后带瘤生存,2例无肿瘤复发,滤泡状癌1例术后3 a肺转移未再次手术并失访。  相似文献   

3.
李天义 《河北医学》2001,7(2):148-149
我院自 1989年至 1999年收治甲状腺癌 156例 ,其中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瘤 10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64例 ,女性 92例 ,年龄 15~ 74岁 ,病史 6个月至 3年 ,其中 1年以内 64例 ,1~2年 58例 ,3年以上 34例。1.2 甲状腺肿物发病情况 :所有病例均以颈部肿物就诊。但就诊病人中均无因颈部肿物短期内增大而就诊。其中颈部肿物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 35例。核素扫描为“冷结节”35例 ,“凉结节”34例 ,“温结节”35例。1.3 诊断情况 :术前诊断甲状腺癌 146例 ,甲状腺腺瘤 10例 ,术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 84例甲状腺滤泡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要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接受甲状腺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历检查患者中,抽取56例(确诊为甲状腺癌)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患者均接受甲状腺手术中冰冻切片进行确诊,分析总结其冰冻切片病理状况。结果 56例甲状腺癌冰冻切片51例术中确诊(囊肿或出血、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甲状腺腺癌),确诊率为91.07%,1例误诊为甲状腺不典型腺瘤,占比为1.79%,2例高度疑为滤泡癌而延迟诊断,占比为3.57%,2例因肿物钙化显著不能制片而漏诊,占比为3.57%。结论甲状腺癌术中冰冻切片病历检查,若发生误诊或漏诊状况均可能严重影响其后果,术前进一步明确患者病史状况,做到细致、全面取材,掌握好镜下不同甲状腺癌图像,会诊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断,并进行判定,也属于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总结术前超声误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11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彩超检查均发现甲状腺内实性或囊实性结节,11例病例均误诊为良性肿物,其中6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例误诊为腺瘤。结论:11例误诊病例中4例为边界清晰,外形尚规则,3例肿块直径小于1.0 cm,4例血流中等丰富。  相似文献   

6.
吕鉴尧  余雪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31):74-75,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从而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26例及同期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2例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本组26例甲状腺癌中,经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21例,占80-8%,滤泡癌3例,髓样癌1例,混合癌1例。3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囊性变4例,合并非沙粒样钙化1例。位于左侧12例,右侧19例,峡部1例;双侧病变18例,单侧病变14例;甲状腺癌组Vmax与RI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32例甲状腺腺瘤血流分级以I级为主。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肿瘤是较常见的内分泌腺肿瘤,发病率为4%~7%,大多为良性,恶性约占5%[1]。甲状腺癌中出现囊性成分很少见,据报道,13%~26%的甲状腺癌会出现囊性变[2]。随着超声技术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广泛应用,甲状腺癌囊性变发现率也随之增多[3]。因此,对囊实性甲状腺癌的早期正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13例囊实性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分  相似文献   

8.
<正>甲状腺肿瘤是较常见的内分泌腺肿瘤,发病率为4%~7%,大多为良性,恶性约占5%[1]。甲状腺癌中出现囊性成分很少见,据报道,13%~26%的甲状腺癌会出现囊性变[2]。随着超声技术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广泛应用,甲状腺癌囊性变发现率也随之增多[3]。因此,对囊实性甲状腺癌的早期正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13例囊实性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分  相似文献   

9.
汪祖来 《右江医学》2006,34(3):292-293
我院1997年1月~2005年6月收治15岁以下小儿甲状腺癌22例,本文就这组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小儿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诊断与治疗问题。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7~12岁,占同期收治小儿甲状腺肿瘤(102例)的21.6%。病程6个月~8年,平均4.5年。临床表现均为偶然发现颈前部肿块,伴颈部不适感4例,近期肿物明显增大4例。查体均有甲状腺肿物,直径1.0~5.0 cm,12例有颈部淋巴结肿大。2.辅助检查B超检查发现肿瘤为实质性17例,囊实性3例,囊性1例,肿瘤内钙化灶1例。甲状腺同位素扫描10例,其中冷、凉结节8例,有1例3次手术后肿瘤复发,复…  相似文献   

10.
1 资料与方法本文对 12 4例甲状腺肿块的超声检查。经手术及病理的证实 ,本组 12 4例 ,女 10 5例 ,男 19例 ,年龄 8岁~ 6 9岁 ,使用仪器为 Aloka,SSD- 6 30 ,探头频率 7.5 MHz。2 结果12 4例中甲状腺囊腺瘤 6 6例 ,占 5 4 % ,甲状腺腺瘤 4 8例 ,占 38% ,单纯性囊肿 5例 ,占 4 % ,甲状腺癌 5例 ,占 4%。总之 ,在本组甲状腺肿块中 ,良性肿块占比例最大达 96%。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在声像图上有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指的是以实性作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此类病人在超声诊断中 ,均为实性肿物 ,但肿物的内部回声上则有差别。要点 :良性肿瘤 ,…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0 .2 % ,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 ,明确的术前、术中诊断对于术式选择起决定作用 ,我院1994年~ 1996年收治甲状腺癌 33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材料本组男性 6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13~ 6 6岁 ,平均 37.5岁 ;病史 2个月~ 3年 ,均以颈部肿块就诊。短期内迅速增大两例 ,32例肿块位于颈前区 ,1例颈外侧区。核素扫描 32例 ,“冷结节”17例、“凉结节”13例、“温结节”2例。2 诊断情况首次术前、术中明确诊断甲状腺癌 2 7例 ,误诊甲状腺腺瘤 5例 ,颈部转移癌 1例。首次术中病理诊断乳头状癌 19例 ,滤泡状癌 8例 ,髓…  相似文献   

12.
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甲状腺肿瘤是颈部常见肿瘤,其中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占36.7%,癌变率为10%~25%。定位诊断后一般均采用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本组25例采用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在收治65例甲状腺瘤病人中,25例作患侧甲状腺全切除术(38.5%)。男10例,女15例,男女之比1:1.5,年龄20~74岁,平均42岁。术前B超检查19例,同位素1311扫描12例,CE检查3例。甲状腺肿瘤>1cm 5例,>2cm 8例,>3cm 12例。B超示:实质性肿瘤12例,液性占位7例,~(131)I扫描冷结节9例,温热结节3例。CT检查怀疑甲状腺癌1例。术后病理报告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滤泡性腺瘤5例,甲状腺瘤17例,甲状腺瘤囊性变2例,伴乳头样增生。后随访1~7年,无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癌常出现误诊 ,需要二次手术。现对本组误诊资料分析 ,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手术方式。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甲状腺癌 5例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3 6至 5 4岁 ,平均 4 2 .2岁。肿块位于右侧 3例 ,左侧 1例 ,双侧 1例。本组 3例术前B超检查 ,提示混合性包块 2例 ,低回声区改变 1例。1.2 方法  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术后报告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1例在颈部包块门诊手术送病检 ,报告为乳头状转移癌 ,收治入院后行右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作改良性颈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右甲状腺乳头状癌 (肿块小于 1cm) ,清除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及其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敏  赵晓丽 《黑龙江医学》2001,25(4):271-272
1 临床资料本文 31例甲状腺癌中 ,女 2 1例 ,男 10例。年龄 12~ 6 3岁 ,平均 37岁。以中年女性发病率为最高。甲状腺乳头状癌17例 ,占 6 1 5 % ;乳头状与滤泡状混合癌 7例 ,占 2 2 6 % ;高分化滤泡状癌 3例 ,占 9 7% ;鳞癌、乳头状与嗜酸性细胞混合癌、低分化癌各 1例。采用ACUSON12 8XP彩超仪 ,频率7 5MHz,常规进行甲状腺扫查 ,采用双侧对照检查法 ,并记录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2 超声扫描结果2 1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本组 31例甲状腺癌 ,超声做出病理诊断有 12例 ,病理性质待定 8例 ,误诊为良性病变 11例。2 2 甲…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是一种组织形态各异、生物学行为不同的癌,其中分化型癌占甲状腺癌的75%~80%,属低度恶性,其腺内型癌的临床表现与甲状腺瘤极为相似,因此常误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而行局部肿瘤切除或腺叶大部切除。由于目前对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仍有争论,特别是对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意见不一致,因此,临床上癌残留和复发较为常见。我科于1990~1995年共收治甲状腺癌74例,其中42例在外院已行各类型手术,临床上疑有癌残留和复发而行再次手术,本文就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问题结合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甲…  相似文献   

16.
<正> 1982年3月~1987年7月,共收治73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现就基层医院诊断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73例中,男7例,女66例;最小者15岁,最大者61岁。甲状腺癌11例,其中乳头状癌6例,滤泡状癌2例,腺瘤恶性变3例腺瘤30例,甲状腺囊肿22例,腺瘤囊性变8例,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各1例。  相似文献   

17.
<正> 隐匿型甲状腺癌临床上不多见,且术前很难确诊。本院1989~1999年共收治甲状腺手术712例,其中发现26例隐匿癌。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7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45.3岁,全部行B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内有实性结节或囊实性结节22例,9例在碘核素扫描中两例表现为冷结节,15例术前经针吸细胞学检查确诊5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1例,其中合并甲亢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5例。病理类型:26例病理检查发现,25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甲状腺滤泡癌,直径均小于1cm,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本组病例行双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18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对侧腺叶  相似文献   

18.
胡俊  李浩 《广西医学》2003,25(7):1240-1241
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 ,约占胰腺囊肿的 1 0 % ,囊腺癌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 1 % 〔1〕,在临床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对近 2 0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且资料完整的 1 8例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 ,男 5例 ,女 1 3例。年龄2 2~ 73岁 ,平均 4 5 3岁。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浆液性囊腺瘤 4例 ,粘液性囊腺瘤 7例 (4例已发生恶变 ) ,囊腺癌 7例。主要症状为 :上腹部胀痛 7例 (39% ) ,上腹部肿物 8例 (4 4% ) ,体重减轻7例 (39% ) ,黄疸 3例 (1 7% ) ,均无腹部…  相似文献   

19.
黄早胜  张进  黄云海  汪关华 《右江医学》2011,39(4):461-463,F0003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及其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寻找CT误诊、漏诊的主、客观原因。结果 73例患者中,误诊12例,误诊率为16.4%,漏诊3例,漏诊率为4.1%。包括:①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误诊6例,其中4例误诊为甲状腺癌,2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漏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隐灶癌)漏诊,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腺瘤,合并灶腺瘤漏诊。②甲状腺腺瘤(22例)误诊2例,其中1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③甲状腺癌(18例)误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腺瘤。④G raves病(1例)误诊为桥本病。结论甲状腺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依据。多源性结节并存、癌灶小、对临床资料缺乏了解以及经验不足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我院外科于1985年1月~1988年12月收治妊娠期甲状腺新生物21例,其中甲状腺癌(以下称甲癌)9例(42.8%),就诊治体会及教训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例中,年龄23~29岁,平均26岁。妊娠15周1例,29周1例,38周5例,产后2例。全组为单发结节,右侧6例,左侧3例。乳头状腺癌3例,滤泡癌1例,混合型5例。本组9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经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误诊为甲状腺瘤4例、44.4%(4/9),其中3例在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为甲癌,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癌而再次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