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科危重病患者抗氧化维生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危重病患者维生素A、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血清值,同时检测相关营养评价指标。结果SIRS组血清维生素A〔(0·6±0·2)μmol/L〕、维生素E〔(14·8±6·6)μmol/L〕、β胡萝卜素〔(1·1±0·6)μmol/L〕水平明显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生素A、维生素E的对数值与APACHEⅡ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0·01)。结论内科SIRS患者较非SIRS患者承受更重的氧化应激压力,易造成抗氧化维生素的缺乏,其缺乏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乳腺癌病人的宣教、放松内心意象法、给予药物治疗等,然后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乳腺癌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把79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常规糖尿病治疗和护理,其中干预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依从性问卷进行评定,并检测空腹血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干预组较对照组血糖控制更理想(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糖尿病足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了解心率变异(HRV)与SIR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脏器受损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100例SIRS组患者和30例非SIRS组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HRV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结果①SIRS组与非SIRS组相比,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明显升高(P<0.01),HRV下降(P<0.05)。②SIRS亚组中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后者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明显升高(P<0.01),HRV下降(P<0.01)。③患者预后与SDNN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4.68,P<0.01;SDNN<55ms预测SIRS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76.2%、76.7%、90.4%、52.6%)。结论①SIRS患者HRV明显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脏器功能受损程度呈负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②HRV可以作为评价SIRS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对照组术后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法),观察2组产妇泌乳及乳胀发生的情况、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VAS评分更低、乳汁分泌时间更短、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更轻、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亦更高(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患者的疼痛,缩短产妇乳汁分泌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高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产科收治的住院分娩高龄产妇9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两组进行分析,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产妇予以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6%,且研究组产程总时长也要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Apgar评分均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保证产妇、新生儿的安全性,提高自然分娩率,规避分娩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康复护理模型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产后PFD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信息-动机-行为康复护理模型。比较两组盆底肌肌力[采用会阴肌力测定法(GRRUG)]、盆腔脏器脱垂[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POP-Q分度)]以及性生活质量[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结果:观察组GRRUG、POP-Q分度评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S-FI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PFD产妇实施信息-动机-行为康复护理模型,可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及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在我院住院并分娩产妇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后出血率、24 h出血量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组产后出血率为6.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2.0%;护理干预组出血量(218.5±28.6)ml,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36.8±46.5)ml;护理干预组PSQI总分(8.90±1.98)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2.45±4.52)分.结论 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和提高睡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生期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围生期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产后按常规进行院内宣教,即急性乳腺炎的预防、病因、症状及处理;观察组给予围生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产后哺乳期妇女纠正不良哺乳习惯,重视疾病预防,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肥胖孕妇的影响。方法:将56例肥胖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住院天数、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后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顺产率、住院天数、产后出血量大及愈合不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孕妇围生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孕娩风险。  相似文献   

11.
孟萌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24-2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N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改善NS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将孕期营养指导应用于围产期孕妇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接收的围产期孕妇280例,依据随机化分组,分为A组(n=140)、B组(n=140),A组施予常规性护理,而B组施予孕期营养指导,观察并比较其最终的结果。结果B组各项营养状况指标与A组相比显著性更高(P<0.05);B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与A组相比显著性更低(P<0.05);B组营养状况与A组相比显著性更高(P<0.05)。结论孕期营养指导应用到围产期孕妇中,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组)的循证护理资料,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作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溃疡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溃疡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溃疡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和溃疡复发情况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了解健康知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溃疡的愈合,降低了溃疡复发率,从而提高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成年糖尿病患者家庭关怀度和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330例成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成年糖尿病患者APGAR总分为(7.63±2.69)分,SDSCA总分为(46.06±14.18)分,两者呈显著相关性(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并发症、家庭关怀度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提高,家庭关怀支持可以影响患者的饮食与血糖监测等,建议护理人员重点指导家属对患者的关心支持,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20例,根据建档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引导游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程度[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治疗依从性、心理适应性[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C中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T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引导游戏护理模式应用于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程度,增强心理适应性,提高治疗依从性,家属认可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叙事护理对癌症患者志气缺失综合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10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采用志气缺失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及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志气缺失综合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志气缺失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护理病历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随机抽样整体护理病历60份,分为A组(工作5年以上护士书写)和B组(工作5年以下护士书写),每组病历3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护理资料收集、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等方面,B组发生错误的百分率均高于A组,并以护理诊断最为明显。结论 加强护理诊断训练及年轻护士的培养和指导是提高整体护理病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行为决策系统模式在急诊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104例急诊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患者行为决策系统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解剖定位模式在NICU新生儿中长期静脉留置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80例拟行中长期静脉留置的NICU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置管操作和护理。观察组按解剖定位模式进行置管操作,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静脉穿刺时间、留置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静脉穿刺时间、留置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解剖定位模式可缩短NICU静脉置管新生儿的穿刺时间,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精心护理是置管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