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与预后。结果本组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36例行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12例,存活34例,死亡14例。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重视发病过程,及时影像诊查,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血肿小意识状态稳定者行内科保守治疗,中等量或大血肿可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其预后视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其病死率比以往低。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中原发性脑干损伤病情复杂,预后差,残死率高。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21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其中9例加用Ca^2 拮抗剂(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效果。方法对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病例的临床表现、出血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痊愈9例,好转但有后遗症者13例,死亡26例。结论脑干出血死亡率极高,治疗措施有限,预后效果与出血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苓 《中国实用医药》2009,4(7):165-165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急症,发病比例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而脑血管痉挛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出现此并发症的患者约半数死亡或留有神经功能受损,故而逐渐引起临床重视。尼莫地平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对防治继发的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对收治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步长头痛宁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确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运用尼莫地平加步长头痛宁,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14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中重度头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头痛宁可明显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杨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33-283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CT征象与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CT证实原发性脑干出血(PBH)28例,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其CT征象。结果:本组28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干出血。CT表现为脑干内不规则高密度灶16例,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12例,CT值58~78Hu,病灶直径0.5~2.5cm,其中病灶边界清楚18例,模糊10例;发现脑干变形9例,第四脑室或脑干周围池受压变窄或消失16例.血肿破入四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合并有脑内其他部位出血10例,梗死3例。结论:CT为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桥出血36例临床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郭玲余立浮山县人民医院张爱华在原发性脑干出血中,以脑桥出血最多见。我院1988年5月到1995年10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干出血37例,其中脑桥出血3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62例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分析. 结果 高发年龄在48~65岁,高危因素以原发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首发症状以突发意识障碍、偏瘫为主,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相对较少.典型的脑干损害症状少见,各种眼征复杂,以瞳孔缩小多见;62例脑干出血患者共有19例(30.65%)死亡.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为本病主要原因.脑干出血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董利 《淮海医药》2009,27(3):252-25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的39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19例和非尼莫地平组20例。2组均用止血、脱水、对症治疗,尼莫地平组加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0.5μg·kg^-1·min^-1,连用10 d,后改尼莫地平片剂30 mg,每日3次,连用10 d。观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谱检查。结果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0.5%(2例),非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5%(9例),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颅多谱勒检测尼莫地平组治疗后大脑前、中动脉的收缩峰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缓解脑动脉痉挛的作用,能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院住院确诊的3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6例,好转1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4例.结论:尽快作脑CT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大小,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对2001-2008年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对86例患者采用包括手术、气管切开、亚低温冬眠、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方法,存活53例,残疾14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病死率较高。诊断务必准确、及时,采用综合治疗,及时的手术、亚低温冬眠、预防并发症、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干出血(破入脑室)的作用。方法将脑干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脑室外引流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评估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情况。结果发病后21d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改善(P〈0.05),病死率比对照组降低(P〈0.05),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在治疗破入脑室系统的脑干出血中,改善了患者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小,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干自发性出血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ICU收治10例,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脑干出血病因是以高血压为主;以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各种眼症(瞳孔缩小多见)为首发症状;出血量<2ml治疗效果好;出血量>5ml预后差;微创手术疗效明显。结论临床医师对自发性脑干出血应重视高血压的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的检查;ICU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14例脑干血肿。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12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有中脑出血,手术治疗3例,共死亡3例。我们报告了1例危重型中脑和桥脑出血者内科治疗成功。在文献中也是罕见的。此外我们描述了原发性脑干血肿的发生率、死亡率、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脑干出血多发生在桥脑或桥一中脑水平,延髓极为罕见。本文也注意到了与隐匿性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胶质瘤,脑梗塞和多发性硬化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呼吸机干预治疗脑干损伤的临床治疗,提高对脑干损失患者抢救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本院我科收治的脑干损伤(外伤性原发性,脑干出血)12例患者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早期气管切开,对脑干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呼吸机干预治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进行呼吸机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干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治疗,探讨其与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去大骨瓣减压术或颅内血肿清除术、气管切开术、亚低温人工冬眠、高压氧、脱水降颅压、使用尼莫地平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奥美拉唑等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和肝素消除肺间质水肿、早期胃肠内营养等支持治疗。结果 42例中存活27例(64.3%),其中良好12例(28.5%),中残9例(21.4%),重残4例(9.5%),植物生存2例(4.7%),死亡15例(35.7%)。结论早期治疗、及时手术是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的关键,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1年生存8例,2例生存2年以上。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肝叶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对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利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保守或侧脑室外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下降幅度、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DS评分以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机体损伤小的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治疗7例,存活4例,非手术治疗25例,存活13例。结论:省时、高效的手术减压效果,以及非手术综合治疗与之有机结合对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结合尼莫地平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接诊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开颅手术结合尼莫地平)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开颅手术),每组40例.对比①两组出血部位、出血至手术时间及出血量.②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两组出血部位、出血至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颅手术结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