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是从恒牙牙髓组织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成纤维状细胞。与其他干细胞相比,它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更强。同时,DPSC可以分泌血管生成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在刺激血管形成和受损神经再生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一些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潜力。近年来,DPSC在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文章重点围绕周围神经的再生机制、DPSC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周围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DPSC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要 自噬是细胞器自我更新及代谢循环的重要方式。研究发现自噬与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炎症环 境间有着多重关系。人牙髓干细胞是存在于牙髓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成牙本质 细胞作为炎症反应的第一感受器,在牙齿抵抗炎症时产生的防御性修复反应中至关重要。炎症环境下自噬可促进牙髓 干细胞的分化。该文对自噬在牙髓炎中的研究进展及在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维持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为牙髓炎患者牙髓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实践启发。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增殖能力的细胞,能产生具有高度分化特征的功能性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已分化组织和器官中的未分化状态的多能干细胞,在人类血液和组织修复等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组织工程学研究和疾病治疗方面也有巨大潜力,故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牙髓干细胞是一种存在于牙髓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并可诱导在特定液体和微环境中的DPSC相关基因程序性分化表达,例如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脐带血清( umbilical cord blood serum,CBS)培养体系,替代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体外扩增牙髓干细胞(dental plup stem cells,DPSC)。方法 取各项病原微生物测定皆显示阴性的人CBS用作细胞培养。提取人完整且无龋坏的正畸拔除牙或第三磨牙的牙髓干细胞,设置四个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牙髓干细胞,其他三组分别为含5%、10%、20%脐带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牙髓干细胞。经由MTT法对比4个组细胞增殖速度;对增殖速度最快的一组,通过不同诱导液对其DPSCs施以诱导,使其分别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对其多向分化活性加以证实;FCM(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展开测定。结果1、脐带血清可培养出能够稳定传代的牙髓干细胞系;2、MTT结果显示,各组牙髓干细胞在1,3,5,7,9天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生长状态,且呈线性增长,呈“S”型。其中10%脐带血清组在第7天后细胞增殖较为明显;3、培养出的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4、FCM测定培养出的第3代DPSC表面标记物表达水平,MSCA-1、CD73与CD90为阳性表达,CD34与CD45为阴性表达,与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特性相符。结论 脐带血清培养体系于体外条件下对DPSC增殖具促进作用,且培养所得DPSC具备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在定量Bio-Oss骨粉中最佳的成骨比例。  方法  收集牙髓组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DPSC表面标志物,诱导成骨及成脂鉴定DPSC多向分化潜能;GFP慢病毒转染DPSC,嘌呤霉素筛选GFP-DPSC;设置1×105、2×105、4×105、8×1054组细胞数接种于0.05 g骨粉并成骨培养,对照组不加骨粉,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培养第7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骨粉内的形态变化。  结果  原代分离培养成功的DPSC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相关表面标记物高表达,可向成脂和成骨分化;GFP成功转染DPSC,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扫描电镜发现DPSC在骨粉表面爬行,部分细胞伸出伪足,4×105和8×105 2组细胞较为密集。  结论  4×105~8×105个DPSC与0.05 g Bio-Oss骨粉复合培养成骨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成骨周期,细胞若接种过多,成骨效果反而抑制,造成干细胞的浪费。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传统的各种治疗方法收效甚微。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牙髓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目前已经被科学家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研究,牙髓干细胞在治疗脊髓损伤上比其他干细胞具有一定优势,给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该文就牙髓干细胞的特性及其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类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周期时相,并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结果:从年轻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器发育较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特征:CD90,CD44和CD147阳性细胞的比例很高,CD34,CD38,CD45和 HLA-DR的阳性比例很低;有很强的增殖生长能力;经体外诱导年轻牙髓细胞可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但不能被诱导成为软骨细胞.结论:从人类年轻恒牙牙髓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炎症状态对比格犬(Beagle犬)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为炎症牙髓干细胞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Beagle犬年轻恒前磨牙14颗,通过开髓后牙髓暴露的方法建立牙髓炎模型。对照组于开髓后立即拔髓,实验组分别于术后2周和6周拔出牙髓组织。HE染色确定牙髓炎症程度,提取不同炎症状态下牙髓组织RN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家族IL-1β、IL-6、IL-10的表达。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正常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和炎症牙髓干细胞(inflammatory DPSC,IDPSC),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定其生长曲线,并对其进行成骨分化诱导,茜素红染色,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的表达情况。结果:开髓暴露2周和6周后,根管内仍有存活的牙髓组织,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6周组牙髓中炎症因子高表达。各组牙髓均可分离培养出牙髓干细胞,IDPSC的增殖能力强于DPSC。经成骨诱导后实验组细胞BSP、ALP和DSP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DPSC(P<0.01),但6周组表达显著低于2周组(P<0.01)。结论:Beagle犬年轻恒牙早期牙髓炎症状态下,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均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牙髓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牙髓干细胞,有限稀释法纯化细胞,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法测生长曲线,抗波形丝蛋白及角蛋白、抗STRO-1免疫化学染色.体外分化诱导实验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分离纯化获得的大鼠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能力,波形丝蛋白、STRO-1均有表达.诱导条件下部分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力,符合干细胞特征.结论:成功从大鼠牙髓中获取牙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11.
牙髓干细胞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髓干细胞是一种具有高度增生、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相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牙髓修复和牙齿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牙髓干细胞的培养、细胞表型和功能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人牙髓干细胞分化及Delta蛋白表达的影响,为人牙髓干细胞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酶消化法获得人牙髓干细胞,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取第5代牙髓干细胞, 分为实验组(加含50 μg•L-1rhBMP2的培养液)及阴性对照组(只加入培养液),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Delt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人牙髓干细胞呈集落状生长,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nestin、 vimentin染色呈阳性,免疫荧光法检测STRO-1呈阳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第7、14及21天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第21天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elt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 结论:培养的牙髓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并且rhBMP2可使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并上调Delta蛋白表达,提示Delta蛋白可能参与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CGRP的调控信号通路.方法 首先获取健康的牙髓,体外培养并筛选牙髓干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GRP对牙髓干细胞的增殖作用,获取适宜的作用浓度;利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CGRP作用下牙髓干细胞形成矿化结节的效果;在实时定量RT-PCR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CGRP作用下牙髓干细胞中Ⅰ型胶原(Col-1)、转录因子Run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后利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下CGRP对牙髓干细胞中Ⅰ型胶原、Runx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经过筛选培养获得生长稳定的牙髓干细胞;MTT法检测可知CGRP可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在CGRP的浓度达到10-7 mol/L时效果最显著;在CGRP作用牙髓干细胞28 d后,经茜素红染色可见矿化结节;经实时定量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可知CGRP作用下牙髓干细胞中Col-1、Run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MAPK信号通路中ERK激酶通路能够调控CGRP作用下牙髓干细胞中Runx2表达的水平,ERK激酶和p38通路能够调控CGRP作用下牙髓干细胞中Col-1表达的水平.结论 CGRP能够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这一作用受到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人牙髓干细胞(DPSCs)和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的体外生长特性、增殖及矿化能力.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DPSCs和SCAP,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细胞成骨/成牙本质向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特异性标记物,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程度,逆转录PCR(RT-PCR)检测分化标记物表达.结果 人DPSCs和SCAP为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SCAP增殖率较高;两种细胞表达特异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标记物:CD34、CD45(-),CD90、CD105、CD146(+),基质细胞抗原1(STRO-1)、八聚体转录因子4(OCT-4)(+),SCAP特异性标记物CD24(+).成骨诱导3周可形成明显钙化结构,SCAP钙化能力较强.成骨诱导2周2种细胞均可表达分化标记物:骨涎蛋白、骨钙素、牙本质涎磷蛋白,且随诱导时间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人DPSCs和SCAP均具有间充质干细胞典型特征,可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是牙源性组织工程的可靠于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牙髓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最近迅速发展的干细胞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牙齿组织的再生带来了希望。牙齿组织工程的途径之一就是在生物材料支架上种植牙髓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并种植到缺损区域以再生牙齿或部分缺损的牙齿组织。目前由于牙齿组织的特殊性,关于牙髓干细胞能否再生出生物组织工程牙齿组织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我们认为牙髓干细胞再生生物学牙齿组织是将来口腔治疗的一个方向。随着分子生物医学的发展和牙齿再生中微环境及牙胚的发育研究的加快,相信利用牙髓干细胞再生牙齿组织不会是遥远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体内体外两方面探讨BMP2在牙髓损伤修复,尤其是牙髓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牙髓损伤修复模型和体外人牙髓细胞连续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TT法和酶动力学等方法,检测BMP2在体内牙髓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并比较不同浓度rhBMP2对体外人牙髓细胞连续培养各阶段细胞增殖活性及ALP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内牙髓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存在BMP2的表达,牙髓组织损伤修复的不同阶段其表达部位和强度发生变化;rhBMP2可提高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其本身浓度有关,并可促进人虎髓细胞ALP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结论:BMP2是参与牙髓损伤修复,尤其是牙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载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HepMA)对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再生性牙髓治疗利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缺损牙本质和牙髓组织,再生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以期恢复牙髓的血管神经化和免疫功能并重建管样牙本质。显著影响再生性牙髓治疗效能的因素包括干细胞、生物信号分子和生物支架材料。根据是否来自牙源性组织,干细胞可分为牙源性干细胞(如牙髓干细胞)和非牙源性干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于干细胞具有倾向分化为其原始来源组织的特性,牙源性干细胞在再生性牙髓治疗中展现出一定优势。联合应用多种信号分子并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如Wnt/β-catenin、BMP/Smad,对改善干细胞迁移、增殖、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血管神经再生潜能发挥关键作用。适用于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生物支架材料包括自然来源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应模仿天然组织进行生物仿生修饰,以营造适宜的再生微环境并实现对信号转导通路的时空调控。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归巢两大策略。干细胞归巢策略因可避免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而在临床操作上更具优势,但如何提高干细胞归巢成功率并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以实现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真正再生仍有待解决。本文介绍了诱导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其科学、可行的生物学策略,并展望再生性牙髓治疗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再生性牙髓治疗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低氧条件下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探讨低氧状态下牙髓细胞的增殖和保护方法,以期为临床中牙髓细胞低氧情况下保护提供实验参考。 方法 通过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从18岁以下因正畸或阻生需拔除的健康完整牙中分离出牙髓细胞并传代培养。低氧条件下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含有浓度为20 U/mL EPO的10%FBS培养基培养牙髓细胞,对照组使用含10%FBS的培养基培养牙髓细胞,将培养箱的氧气浓度设定为1%,培养24 h、48 h、72 h后CCK-8检测EPO对牙髓细胞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LP)观察EPO对牙髓细胞矿化的影响。 结果 低氧条件下培养牙髓细胞,CCK-8结果显示:在24 h、48 h、72 h时实验组CCK-8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检测牙髓细胞分化能力结果显示,在24 h、48 h、72 h吸光度值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PO能保护低氧状态下的牙髓细胞,具有促进其增殖、抗炎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中牙髓细胞低氧时的保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