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1987年7月~1988年6月,我们对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血流变)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58例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14~61岁,平均39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5年。其中肾功能不全期(SCr>177μmol/L)35例,尿毒症期(SCr>442μmol/L)23例。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疾病50例,继发性肾炎5例,间质性肾炎3例。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其中气虚型7例,阳虚型15例,阴虚型6侧,气阴两虚型(兼有气虚及阴虚主证)9例,阴阳两虚型(兼有阴虚及阳虚主证)21例。夹水湿证36例,夹湿热证15例,夹湿浊证11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人,年龄18~55岁,男18人,女12人。实验方  相似文献   

2.
近年,笔者用安心缓急汤(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8例,并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观察7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158例,其中住院病人90例,门诊病人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1个月~15年;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42例,气虚痰瘀型35例,气阴两虚型11例。对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25天~17年;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35例,气虚痰瘀型20例,气阴两虚型15例。两组病例治疗前均做心电图,均显示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选择2005-01—2005-11于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61例,其中男15例,女46例;年龄53.70岁;病程(23.60±16.64)月。正常组10例,脾肾气虚证10例,脾肾阳虚证13例,气阴两虚证14例,肝肾阴虚证7例,阴阳两虚证17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34例患者及44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分析。临床资料选择住院及门诊患者134例。按有关中医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其中血瘀证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15~75岁,平均38.4岁。湿热证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19~62岁,平均36.7岁。虚证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3~63岁,平均41.9岁。临床诊断以慢性肝炎(31例),胃溃疡、慢性胃炎(30例),慢性结肠炎(15例),高血压病(10例),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选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急症心痛协作组研制,湖北咸宁制药厂生产的补心气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治疗早搏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1例系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7~68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病程半年至4年。早搏原因包括冠心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5例,原因不明10例。临床类型:频发室性早搏18例,频发房性早搏17例,交界性早搏6例。根据中医辨证,心气虚者18例,心阴虚者15例,气阴两虚者8例。2治疗方法心气虚者给服补心气口服液10mL,每日3次;心阴虚者给服滋…  相似文献   

6.
益气活血通络方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的一种慢性病变,我们采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为主治疗观察了26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纳入观察的46例Ⅱ型糖尿病患均符合WT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0岁~68岁,平均49.1岁;DPN病程约5个月~3.5年,平均2年;其中阴虚热盛型7例,气阴两虚型15例,阴阳两虚型4例。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9岁~65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9年;其中阴虚热盛型6例,气阴两虚型11例,阴阳两虚型3例。两组资料具有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气雾剂 (北京中药总厂研制)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7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0天;发作最多每日10次,最少每周2次;时间最长20分钟,最短2分钟;中医分型:痰热型10例,血瘀型2例,寒凝型17例,气阴两虚型2例。治疗方法:寒凝、血瘀型给予寒痛气雾剂,痰热、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符合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标准的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脾虚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70岁;病程6月~18年。对照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6-70岁;病程6月~16年。两组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中医证候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测定,并计算BMI。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辨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333例EH患者证候分布如下:阴虚阳亢证26例(7.8%),气虚痰浊证13例(3.9%),气虚血瘀证52例(15.6%),气阴两虚证20例(6.0%),痰瘀互阻证30例(9.0%)、气阴两虚,痰浊蕴阻证19例(5.7%)、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74例(22.2%),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61例(18.3%),气虚痰浊、瘀血阻络证38例(11.4%);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其中单纯虚证(气阴两虚证)与单纯实证(痰瘀互阻证)高血压患者的BMI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夹痰夹瘀证高血压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增大P〈0.05或P〈0.01),夹痰证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增高P〈0.05)。结论EH患者痰证的存在可能是影响BMI水平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EH合并肥胖的患者需要结合中医辨证采用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等方法协助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 所选病例均符合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且血液流变学测定指标均有显著增高和延长者。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9~69岁,平均50.6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4.8年。属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者19例,气阴两虚者20例,阴虚火旺者11例。2 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干燥综合征106例中医证候分类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郝伟欣  董振华 《中医杂志》2006,47(7):528-530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中医证候学及病因病机的特点.方法:对106例SS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将中医首诊时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候类型与发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SS分为阴虚内燥、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湿热6个证候类型.结论:SS以肝肾阴虚为主,累及肺脾气虚,兼夹瘀血、湿热为患.虚实夹杂为SS的证候学特点,阴虚津亏为本,气虚、阳虚为其所累,瘀、痹、燥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5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均为本科室1999年-2002年间住院患者.其中男41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2.7:1;年龄44~78岁,平均63岁.经病理细胞学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瘀毒并存.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1983至1986年共收治痹证病人130例,现报导如下: 一、临床资料 130例中,男32例,女98例。年龄:20岁以下8例,20~30岁15例,30~50岁61例,50~70岁42例,70岁以上4例。其中20~55岁94例,占72.3%。病程:6月以下40例,6月~1年28例,1~5年50例,10年以上12例。本组病例按照宁波痹证会议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具体分类:湿热阻络:19例,寒湿阻络:40例,寒热错杂:35例,瘀血阻络:9例,肝肾两虚:8例,痰湿阻络:11例,营卫不和:5侧,气阴(血)两虚:3例。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治疗较棘手。笔者运用润肠宁治疗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引起的虚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系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2岁,病程1月~30年;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9~70岁,病程1月~28年。2诊断标准①排便时间延长,每次间隔在72小时以上;②大便干结,团块状或羊粪状,排便费力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③病程在1个月以上,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者;④除外由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小结西洋参桂凤大补液(泉州制药厂试制)治疗以虚证为主32例。该药系由西洋参、乌骨鸡、桂园肉及玉竹等药物、经醇提及水提精制而成,每支10毫升。服法:每晚及晨间空腹各1支,以温开水送服,连服三周为一疗程。本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6~14岁3例,15~19岁18例,50岁以上11例。西医诊断:贫血10例,低血压8例,白细胞减少7例,神经衰弱3例,慢性肾炎、慢性肝炎、冠心病、休克各1例。中医证型:气血亏虚12例,血虚10例,气阴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感染复发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试图寻找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潜伏感染复发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探讨治疗本病的最佳原则。方法 :对本组 38例 4 5眼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经风热、肝胆火炽、肝胆湿热、气阴两虚 4型。结果 :肝经风热型 10例 ,占 2 6 % ,肝胆火炽型 9例 ,占 2 3.7% ,肝胆湿热型 10例 ,占 2 6 % ,气阴两虚型 9例 ,占 2 3.7%。肝经风热型及肝胆湿热型发病年龄为 2 6~ 4 5岁年龄组 ,气阴两虚型为 4 6岁以上年龄组。结论 :提示本病分布于 4个证型较为均匀 ,而证型在年龄分布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喆媛  范虹 《陕西中医》2000,21(9):402-402
<正> 临床资料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均符合WHO推荐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参照1990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为依据确定中医证型。男25例,女23例;年龄45~80岁,平均58.95岁;病程1月~20年,平均7.21年。其中冠心病以劳累性心绞痛为主,合并高血压病19例,高脂血症15例,糖尿病5例。中医辨证分4例,气滞血瘀型8例,气阴两虚型14型,气虚血瘀型22例,痰浊壅阻型4例。 治疗方法 使用葛根素注射液(烟台中策药业有限公司)200~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炎普通型,西药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疗效欠佳,且多副作用。中医常用疏风宣肺、健脾益气、健脾固肾、温补脾肾、滋养肾阴、气阴两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利三焦、攻泻逐水、渗利水湿等十三法治疗肾炎,有一定疗效。笔者于临床则常以疏利少阳、标本同治法治疗慢性肾炎普通型,经初步观察,疗效较为满意。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皆为中医辨证证属气阴两虚,兼有湿热、热毒、血瘀等标证的慢性肾炎普通型患者。男8例,女12例,最小年龄11岁,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年龄、病程、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62例2型糖尿病首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见,其次为阴阳两虚型,然后是阴虚热盛型和湿热困脾型;病程5年以上兼有血瘀证表现者高于5年以下:湿热困脾证TC,TG和LDL-C增高,HDL-C降低,气阴两虚证TC,TG和LDL-C与之相比较正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者以气阴两虚证最多;并发症也以气阴两虚证为最多。结论 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进展,中医证型逐渐由阴虚热盛、湿热困脾向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演变,且多兼有血瘀。  相似文献   

20.
报道:54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6例,女18例;年龄:35~45岁16例,46~55岁20例,56岁以上18例;病程:2~4年15例,5~10年22例,10年以上17例。依据《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并结合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伴有非典型增生4例,肠上皮化生3例。中医分型:肝胃不和型12例,气阴两虚型16例,脾胃虚寒型6例,湿热郁滞型12例,气滞血瘀型8例。治疗用自拟参七胃康汤。药物: 党 参12g 丹 参15g 三 七6g 玫瑰花9g 白 术12g 当 归10g 白 芍12g 黄 连3g 阿 胶10g(烊化) 延胡索10g 砂 仁8g 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