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实验选择4种输液与氨茶碱注射液进行配伍。模拟临床使用浓度,分别在25℃、37℃时观察配伍药液从0~24h的外观性状、pH值、紫外光谱的改变及经时含量变化情况,经果表明:氨茶碱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24h内外观、pH值、紫外光谱及含量基本不变,配伍静滴可行;与葡萄糖氯化钠、5%葡萄糖、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药液pH值略有下降、12h以后色泽有所加深,但24h内紫外光谱及含量基本未变,配伍静滴宜掌握在12h内用完,以上两种温度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阿米卡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阿米卡星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郭清峰,张保中(河北省沧州市药品检验所沧州061001)我们对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在甲硝唑注射液、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含量用微生物检定法进行测定,同时,对混合液中甲硝唑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  相似文献   

3.
几种中药注射剂与常用输液的配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10种中药注射剂在输液配伍中的稳定性。方法:对近年来国内期刊有关文献检索,综述。结果:菌桅黄注射液在含氯化钠配伍液中含量下降;普乐林注射液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8h内外观。pH值及含量均有变化;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室温4h产生沉淀;双黄连粉针与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同瓶静滴产生沉淀。结论:某些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时  相似文献   

4.
张鹏飞  朱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56-3757
目的:考察洛美沙星注射液与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37℃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洛美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扫描紫外光谱、测定pH及洛美沙星含量的变化。结果:洛美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混合6小时内较稳定。结论:洛美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几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及其与几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氧氟沙星与5%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复方氯化钠、腹膜透析液在室温下(20~25°、透析液37±1℃)配伍稳定,24h内外观、pH值、含量基本不变,说明它们混合静滴和腹膜透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4℃、25℃、37℃下24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4℃、25℃、37℃下24h内不同时间替硝唑与头孢噻肟钠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在3种温度下24h内,配伍液的 pH值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外观、替硝唑和头孢噻肟钠的含量随时间有明显变化;在 4℃ 6h时、25℃2h时、37℃1h时,配伍液的吸收曲线发生微小变化,产生了新的最大吸收峰位。结论:在4℃ 6h内、25℃2h内、37℃1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配伍液稳定。  相似文献   

7.
常用中药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妙 《中国药业》2005,14(5):80-80,i002
目的:介绍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在输液配伍中的稳定性.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期刊有关文献.结果:双黄连粉针在含钾盐的配伍液中含量下降或不溶性微粒剧增,在 0.9%氯化钠注射液中与阿米卡星产生沉淀,与氨苄西林钠颜色加深;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刺五加注射液与双嘧达莫、维拉帕米在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中均可产生沉淀;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6 h内外观、 pH值及含量均有变化;茵栀黄注射液在含氯化钠配伍液中和肿节风注射液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或 10%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数均超标.结论:某些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时不稳定,提示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室温放置后氟脲脱氧核苷在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氟脲脱氧核苷在10%葡萄糖等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24h不同时间氟脲脱氧核苷的含量,同时测定pH值。结果 4℃,25、37℃24h内配伍溶液的pH和氟脲脱氧核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4℃,25℃,37℃,24h内注射用氟脲脱氧核苷与3种输液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9.
头孢拉定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孢拉定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头孢拉定在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中25℃、不避光的条件下,24h内浓度不低于原含量95;8%,37℃6h内浓度不低于原含量94.6%,24h内浓度低于含量的85%,故提示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不宜与大输液配伍作较长时间的滴注。  相似文献   

10.
羟氨苄青霉素钠与四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羟氨苄青霉素的含量及其与四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5℃、37℃两种温度下,羟氨苄青霉素钠有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48h内基本无变化,而在复方乳酸钠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中含量略有下降。本实验结果可供临床配伍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30℃下,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6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6h内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30℃,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建立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在3种输液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混合液在25℃条件下6h内药物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含量.结果 6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3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革晖  苏佳  黄晶 《中国药师》2000,3(1):33-35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4℃,25℃,37℃)条件下头孢哌酮钠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头孢哌酮钠,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3种不同的输液中,配成浓度分别为2mg.ml^-1,1mg.ml^-1的混合液,放置不同温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液中两药的浓度,同时检查混合液pH值,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头孢他定与4种注射液在输液中的配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头孢他定和4种临床常用药物在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室温(23℃)下,头孢他定与维生素C、维生素B6、地塞米松磷酸钠、氯化钾注射液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稳定,7h内配伍液pH值及头孢他定的含量均变化不大,且外观无改变。  相似文献   

15.
头孢他定系目前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临床常与输液配伍后静脉滴注。为考察其稳定性,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头孢他定与生理盐水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在室温下(20~30℃)配伍稳定,6h内含量不低于97%,且溶液颜色、澄明度无改变。  相似文献   

16.
甲硝唑注射液与七种常用输液的配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硝唑是抗阿米巴药及抗滴虫药,对厌氧菌作用显著,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首选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注射液(内含甲硝唑0.5%、氯化钠0.9%)广泛应用于妇产科,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感染。但临床上常需将本品与多种输液混合滴注,有关这类配伍的实验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将本品与七种输液进行配伍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药物品种0.5%甲硝唑注射液批号860203配伍药物:1.5%葡萄糖注射液批号8411222.10%萄葡糖注射液批号8505073.复方乳酸钠注射液批号8602224.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批号8602245.4%碳酸氢钠注射液批号8512266.1.4%碳酸氢钠注射液批号850507  相似文献   

17.
氟罗沙星注射液与4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注射液与4种常用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下模拟临床常用的浓度,观察10%氟罗沙星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及注射用磷霉素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6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和吸收度的变化。结果:氟罗沙星注射液磷霉素钠混合时,1h内有沉淀产生,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混合,6h内混合液处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氟罗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磷霉素钠不可配伍使用,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配伍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其他7种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观察大蒜素与各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药物含量变化。结果:大蒜素注射液与药物配伍过程中,没有发现伍液颜色变化沉淀或产生气体,即没有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配伍,在2h内稳定;与奥硝唑、维生素C及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含量不稳定;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时pH在2小时内变化很小,在允许范围;而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pH值是稳定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能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h内配伍;与硫酸阿米卡星、奥硝唑及维生素C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及其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37℃温度下,羟氨苄青霉素钠在氯化钠注射中液2h内含量下降约1%,而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含量下降均为1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娴  高杰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0,(46):4372-4374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下,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24 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配伍在24 h内含量>97%,溶液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在25℃、24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