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海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126-127
目的探讨术后胆道镜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18例,采用经皮经空肠输入袢造口术建立通道,胆道镜经胆肠吻合口进入扩张球囊进行扩张。结果 18例中15例吻合口狭窄解除,未手术处理,3例行PTCD引流后导丝引导成功扩张胆肠吻合口。随访1~2年,大部分患者胆肠吻合口未再狭窄,且肝功能血清学指标检查基本正常。结论此种治疗技术创伤小、痛苦轻,无严重并发症,对于吻合口位置高、再次手术难度大、预期效果不好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避免胆汁性肝硬化引起的终末期肝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56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手术的原因包括: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36例,胆肠吻合口瘢痕狭窄23例,两者合并存在13例,合并顽固性胆道感染17例;胆管癌变6例;游离空肠袢梗阻4例。再手术方式为:56例均行胆管空肠吻合口切开探查,其中吻合口扩大整形或瘢痕性狭窄切除再吻合32例,吻合口癌灶切除再吻合3例,联合肝切除24例。游离空肠袢切除恢复原oddi括约肌通路3例,重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1例。缝闭或切断关闭原胆肠吻合术中未缝闭的胆总管远端者1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残留复发及吻合口瘢痕狭窄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显露并切开原胆肠吻合口是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正确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改进小口径胆肠吻合缝合技术,减少胆瘘、胆管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对52例小口径胆肠吻合手术采用改良套人式胆肠吻合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3例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术后胆管狭窄,无手术死亡,每个吻合口平均操作约12.5min,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改良套人式胆肠吻合术在小口径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吻合口瘘与狭窄的发生,同时操作简便、省时,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肝脏胆肠引流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中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共30例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6例行采用经肝脏胆肠引流,其余14例采用常规方法放置T管,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变化,手术时间,两组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胆道感染情况,手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常规术式组相比,观察组的胆肠吻合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明显减少,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较早;两组术后进食时间,胆漏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3个月胆管直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当、两组间手术前后电解质及肝功能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肝脏胆肠引流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口径吻合器胆肠吻合在合并胆总管扩张壶腹部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5月~2009年10月共30例伴胆总管扩张壶腹部肿瘤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6例行小口径吻合器胆肠吻合,其余14例采用常规方法吻合,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肝功能变化,手术时间,两组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胆道感染情况,手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常规术式组相比,观察组的胆肠吻合手术时间短,P=0.036,术后进食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P=0.047,术后3个月胆管直径、胆漏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相当,两组间手术前后血钠、血钾、肝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胆管扩张的患者以小口径吻合器胆肠吻合同时不放置T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胃远端晚期癌长幽门梗阻,而原发肿瘤已不能切出的患者屡见不鲜,临床上多习惯于采用胃肠、胆肠、肠肠(beaun法)胃空肠吻合,来缓解症状,但术后不少患者短期由于肿瘤增大、局部淋巴结增大压迫以及胆总管被浸润造成胆总管梗阻,引起患者黄染和代谢障碍,以及胃肠吻合口发生再梗阻等情况。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对1996年6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胃肠端晚期癌已不能切除而发生幽门梗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多见 ,行左肝外叶切除、胆肠 Roux-Y吻合内引流术 ,多可获满意的疗效 ,但如何预防治疗肝断面感染、腹腔感染、胆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是手术成败之关键。本院 2 0 0 0年至 2 0 0 2年间行左肝外叶切除、胆肠 Roux- Y吻合内引流术 2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中 ,男性 7例 ,女性 1 6例 ;最大年龄 6 4岁 ,最小年龄 36岁。既往有手术史者 8例 ,有 1次手术史 4例 ,有 2次手术史 3例 ,有 3次手术史 1例。其中 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内引流。并发症及治…  相似文献   

8.
<正>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是胆汁内引流的最常用术式,多年来外科医师致力于研究更符合生理及更佳治疗效果的术式。笔者所在医院2007-06~2010-06行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56~83岁,平均(58.5±6.3)岁。全组均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胆管癌4例,壶腹周围癌13例,胰头癌16例,胆囊癌3例。术前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情况.结果:胆道术后胆漏常见于医源性胆管损伤、胆肠吻合口漏、各种原因所致的拔T管后胆汁漏等.对胆道术后胆漏,须尽早发现,针对不同原因施不同的治疗,对医源性胆管损伤引起的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6个月,再行胆道重建术,术式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最为理想;对吻合口漏,保守治疗疗效佳,但须以有效的引流为前提;拔T管后胆漏,胆道引流和腹腔引流疗效好.结论:胆道术后胆漏原因各异,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树轩  刘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4-175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瘢痕狭窄伴结石形成10例,切开胆肠吻合口,取净结石,重建吻合口。对伴有肝内胆管良性狭窄结石形成的患者,配合胆道镜取净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与空肠吻合,伴有肝左外叶胆管多发结石,肝左外叶萎缩1例,切除胆总管囊肿,取净肝胆管内结石,切除萎缩的肝左外叶。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伴发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急性化脓性鹏管炎1例,急诊手术,取净胆总管内结石,取出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留置T管,术后多次以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取净肝内胆管残余结百。结论: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内胆管狭窄及并发结石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胆肠吻合方式、技术缺陷是再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情况。结果:胆道术后胆漏常见于医源性胆管损伤、胆肠吻合口漏、各种原因所致的拔T管后胆汁漏等,对胆道术后胆漏,须尽早发现,针对不同原因施不同的治疗,对医源性胆管损伤引起的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6个月,再行胆道重建术,术式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最为理想;对吻合口漏,保守治疗疗效佳,但须以有效的引流为前提;拔T管后胆漏,胆道引流和腹腔引流疗效好。结论:胆道术后胆漏原因各异保守治疗疗效佳,但须以有效的引流为前提,拔T管后胆漏,胆道引流和腹腔引流疗效好。结论:胆道术后胆漏原因各异保守治疗疗效佳。但须以有效的引流为前提;拔T管后胆漏,胆道引流和腹腔引流疗效好。结论:胆道术后胆漏原因各异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328例肝胆手术患者,对其中发生胆漏的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5例,胆囊切除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后4例,胆肠吻合术后3例,胆管癌切除术后2例,肝外伤清创术后1例,肝叶切除术后1例。其中胆总管切口漏5例,肝创面胆管漏3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拔出T管后瘘管胆漏2例,术后感染胆漏1例。所有患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1年,预后良好。结论胆漏发生原因很多,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预防胆漏发生为主。一旦出现胆漏要及时发现并选择准确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胃肠、胆肠、肠肠吻合术式治疗胃远端晚期癌合并幽门梗阻和胆总管梗阻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胃远端晚期癌合并幽门梗阻和胆总管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胃肠、胆肠、肠肠吻合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关注患者出院后5年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均比对照组低。两者五年内生存率相似。结论胃肠、胆肠、肠肠吻合术治疗胃远端晚期癌合并幽门梗阻和胆总管梗阻临床疗效更好,带给患者的痛苦较小,同时为患者带来的家庭负担也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胆肠吻合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90例胆肠吻合术的临床结果。结果手术病死率1.11%(1/90)。存活的89例中术后发生逆性胆道感染1例,经静滴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感染药物,利胆药物非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其余88例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是胆肠吻合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除了可能存在的术式选择不当之外,我们感到术中的技术操作及操作方法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庆勇  金垒 《淮海医药》2008,26(6):F0003-F0004
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复杂,是肝胆管外科治疗中的难题,目前尚无标准术式可以解决。胆肠吻合术是处理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段之一,但其远期所表现的反复发作胆管炎、吻合口狭窄、复发结石问题,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内窥镜技术和碎石技术的广泛开展,胆肠吻合术应用有减少的趋势。本文就目前胆肠吻合术的适应证,并发症的预防及针对不同病变特征选择合理个体化的术式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孙谷  赵翰林 《江苏医药》1997,23(1):39-39
胆肠Roux-en-Y吻合术是临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常采用的一种术式。由于其术中行胆肠端侧吻合需横断胆总管,易于损伤门静脉而造成大出血;侧侧吻合又易形成“漏斗综合征”,临床处理比较困难。我院自1993年5月~1996年7月采用一种胆肠Roux-en-Y的改良吻合术,效果较理想。现总结如下。手术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先常规行肝总管及肝内2、3级肝管切开取石。取尽结石后提起空肠,距屈氏韧带40cm裁剪空肠,备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远端空肠断端常规缝闭后于对系膜膜缘重新切开肠壁,切口与胆管切口相应大小。于胆道切口的下端横形向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和胆道损伤的术中处理方法,分析损伤产生的原因、部位和治疗效果。结果 8例胆管损伤患者均术中及时发现,及时行胆管吻合,合胆肠吻合,患者愈合良好。结论术中预防胆总管损伤是关键,发生胆管损伤时,要沉着、冷静,根据损伤情况作愿位吻合,或胆肠吻合,恢复胆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无死亡,暂时性胆漏1例,经负压引流1周治愈。随访8例,7例情况良好,1例有症状,术后1年出现右上腹疼痛但无发热及黄疸,B超示可能为肝内胆管小结石。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术对肝胆总管结石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56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再手术的原因,并对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主要原因是肝胆管残留结石、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结石复发,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未处理肝内病灶、术式执行不当及肝内病灶清除不彻底,以上因素具有代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再次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分别为切口感染2例、胆瘘2例、膈下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93%,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随访3~24个月,无肝胆管狭窄与残余结石。结论严格把握胆肠吻合术手术指征和施行规范的胆肠吻合术可以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但由于患者多数就诊过晚而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自1995年以来,我们对不能切除的部分晚期病人采取姑息性胆肠吻合手术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置管区域化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