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对照组病人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氏片(每次3片,每日3次),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为82.70%,对照组为56.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8.85%,对照组为47.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养心氏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依姆多)、阿司匹林治疗,养心氏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养心氏片治疗,疗程6周.观察两组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养心氏组治疗冠心病症状总有效率9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71.7%、80.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常规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确诊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稳斑汤加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NO及ET-1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O及ET-1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调节NO及ET-1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养心氏片口服,对照组24例给予复方丹参片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8.9%,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2%;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54.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4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基础用药+养心氏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用药+养心氏片模拟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8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ETT)、动态心电图及西雅图量表积分改善情况。安全性指标包括体格检查、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T的总持续时间(TED)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得以改善(P0.01),但试验组治疗4周后即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ETT总持续时间增加到(43.483±28.537)s。在接受4周治疗后,试验组ETT中发生ST段出现下移大于0.1 m V的病例数明显减少(P0.01),而对照组第8周开始出现明显减少(P0.05);两组比较在治疗后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动态心电图较用药前有改善。试验组在西雅图积分方面也有改善。结论联合应用养心氏片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肌缺血的发生,增加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冠心病(SCAD)的疗效。方法入选120例SCA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60例和养心氏组(常规西药治疗+养心氏片)60例,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小板聚集卒(PAR)、24h动态心电图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养心氏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养心氏组LVEF为(56±6)%,高于对照组的(52±8)%(P0.05);养心氏组hs-CRP为(1.17±0.25)mg/L,低于对照组的(1.43±0.33)mg/L(P0.05);养心氏组NT-proBNP为(637±174)ng/L,低于对照组的(907±135)ng/L(P0.05);养心氏组PAR为(47.7±2.9)%,低于对照组的(53.1±4.1)%(P0.05);养心氏组24h动态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78%(P0.05);养心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和24h动态心电图;提高LVEF,降低hs-CRP、NT-proBNP、PA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与阿斯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46例除给予常规治疗外还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加阿斯匹林治疗,对照组46例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86%,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应用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金宁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8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金宁片治疗,对照组予心舒宝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的78.9%(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金宁片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优于心舒宝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6例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养心丸40粒,每日2次。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心绞痛、心电图和血脂等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79.3%;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8.9%、观察组87.9%;两组病人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C反应蛋白等生化指标治疗后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次数、血瘀证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胸闷、胸胁胀满、心悸及血瘀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疗效(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脂片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4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脂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结果 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50.00%,优于对照组的40.62%(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脂片联合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优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脂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后2 h内胸痛缓解、心电图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变化。结果 24 h胸痛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6.15%、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26%、35.14%。结论治疗组对胸痛有显著的缓解,且硝酸甘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且副反应少,好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 30 mL 静脉输注,每日1 次;曲美他嗪片每次 20 mg,每日3次口服,连用14 d.结果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3%;心绞痛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高敏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皆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2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1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96例),两组病人给予抗缺血、调脂、抗血小板凝集、抗凝等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83%,优于对照组的84.38%(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蒌片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痰瘀互结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丹蒌片,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心电图及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7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2%,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8.2%,均高于对照组的70.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好的效果(P〈0.05)。结论丹蒌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病人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具有一定的稳定斑块作用,对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脉化瘀方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卫生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脉化瘀方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化瘀方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阿罗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罗洛尔治疗组(治疗组,60例)和美托洛尔对照组(对照组,60例),治疗2周后进行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评价.结果 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罗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马静  王宗仁  孙静  姚菊峰  龙铟  行利 《心脏杂志》2010,22(2):249-250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QDTMT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5 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芪丹通脉片组和养心氏组;分别口服芪丹通脉片 4 片,养心氏片2 片,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服用量,以及胸闷、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自汗等中医症候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芪丹通脉片组患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8.6%、显效率35.9%,养心氏组总有效率为71.5%、显效率30.3%,芪丹通脉片组中医证候显效率35.9 %、总有效率为 91.3 %,养心氏组显效率27.5 %,总有效率为86.4%,芪丹通脉片组心电图总有效率45.6%、显效率21.4%,养心氏组总有效率34.3%、显效率9.8%;两组心绞痛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芪丹通脉片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养心氏组(P<0.05)。结论: 芪丹通脉片对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