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目的探讨CR系统在消化道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应用CR点片156例消化道造影,对扫描IP(imaging plate)板产生的482幅屏幕影像进行综合判断、分类,决定其是否进行胶片照相,再把照片分甲级、乙级和废片三类.结果457幅照片图像中,甲级436幅(95.4%),乙级21幅(4.6%),废片0幅(0%)。结论在消化道造影中应用CR点片,影像后处理功能强大,影像质量优良,提高了显示病灶的能力和诊断的准确率,能使废片率及乙级片率大大减小,并缩短检查时间,减少了病人及工作人员的X线照射剂量,且图像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的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入选者均接受常规胃肠造影及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常规胃肠造影检查、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以及在胃肠道疾病、微小病变、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显示情况及成像时间。结果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为甲级比例(75.00%)高于常规胃肠造影(29.41%),丙级及废片(8.82%、1.47%)比例低于常规胃肠造影(27.94%、23.53%)(P<0.05);两组图像质量乙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在胃肠道疾病显示率(70.59%)、微小病变显示率(38.24%)、早期消化道肿瘤显示率(32.35%)方面高于常规胃肠造影(39.71%、19.12%、17.65%),成像时间(1.23±0.47) s短于常规胃肠造影(4.69±1.35) s (P<0.05)。结论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检查胃肠道疾病中能够利用连续摄像、快速存储等优点,缩短曝光时间,改善图像质量,提升胃肠道疾病显示率,用于胃肠道疾病检查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赵志华 《吉林医学》2013,34(6):1134
目的:探究X线静脉肾盂造影术与CR静脉肾盂造影术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方法:选择采取CR术和普通X线摄影术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像的患者各60例,分为CR组和X线组,请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专家采用双盲法进行读片,各自独立的做出判断,分别统计甲、乙、丙及废片率,同时对整个造影影像的结构显示率进行评价。结果:CR组甲级片率63.3%、乙级片率35.0%、丙级片率1.6%、废片率0%;X线组甲级片率40.0%、乙级片率36.7%、丙级片率21.6%、废片率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静脉肾盂造影术的影像级别显著高于X线静脉肾盂造影术。  相似文献   

4.
全数字胃肠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全数字胃肠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数字快速连续摄影技术对483例患者进行胃肠造影检查,并用激光相机打印照片.结果:本组数字胃肠造影检查病变显示率、早期消化道癌显示率、微小病变显示率分别为55.7%、23.0%、32.4%.对比组分别为32.3%、13.8%、0.两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全数字胃肠造影检查对胃肠疾病、早期消化道癌和微小病变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普放X线检查中传统床旁胸片与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摄片的临床效用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3年7月于接收的普放检查患者400例,均分2组,200例(研究组)采用DR摄片方式检查,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床旁胸片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摄片后甲级片、乙级片与废片所占比率。结果:研究组甲级片148张(74.0%);乙级片50张(25.0%);废片2张(占1.0%)。对照组甲级片100张(50.0%);乙级片80张(40.0%);废片20张(10.0%);研究组甲级片比率明显更高,且废片率明显要低(P0.05)。结论:在普放X线检查中,DR摄片与传统床旁胸片相比,影像质量更佳,且应用安全性更高,临床整体效用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刚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409-1410
目的:探讨数字化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数字化胃肠机的特有功能的应用,对照片的清晰度、对比度、废片率,疾病漏诊率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数字胃肠的清晰度、对比度极大提高,废片率、漏诊率下降.结论:数字化胃肠较传统胃肠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 (CR)在骨骼系统的应用。方法 抽取CR骨骼影像和普通骨骼片各 5 0 0 0例 ,对图片质量进行分析 ,分别统计甲乙丙级及废片率 ,同时对骨骼之间细微结构显示率进行评价。结果 ①CR甲级片率 78.2 % ,乙级片率 1 6 .8% ,丙级片率 5 .0 % ,废片率 0 %。②普通X线骨骼片甲级片率 41 .1 % ,乙级片率 44 .3 % ,丙级片率 1 3 .3 % ,废片率 1 .5 %。结论 CR影像诊断图质量好于普通X线、成像快捷、有利于放射诊断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X线摄影在地震伤员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地震伤员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12大地震伤员79例共167张床旁CR摄影与150例共218张传统X线床旁摄影进行比较。结果167张床旁CR摄影片中甲级片125张占74.85%,乙级片42张占25.15%,无废片产生;传统床旁X线摄影218张胶片中甲级片101张占46.33%,乙级片113张占51.83%,废片4张占1.83%。CR明显提高了床旁摄影的质量,降低了重复摄影的几率。结论CR比传统X线摄影在床旁摄影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高千伏X线胸片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改进办法.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全部住院患者体检胸部CR 影像2320例,由高年资诊断医师和主管技师按照天津市放射质控中心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2320例胸片中甲级片1416张,甲级片率 61.0%;乙级片674张,乙级片率29.1%;丙级片188张,丙级片率8.1%;废片42张,废片率1.8%.结论 通过分析影像质量下降的成因,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影像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0.
秦好朴  孙吉林  张明  徐晓 《四川医学》2018,39(7):822-824
目的对比手动曝光控制与自动曝光控制在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并行胸部X线摄影患儿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手控组与自控组,每组68例,手控组采取手动曝光控制,自控组采取自动曝光控制,比较两组患儿胸部DR的影像质量,并统计两种曝光控制方法的辐射剂量及摄影成功率。结果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手控组患儿胸部影像甲级片65例,乙级片3例,甲级片率95.59%,废片率0;自控组甲级片54例,乙级片9例,甲级片率79.41%,废片率7.35%。手控组甲级片率明显高于自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控组患儿辐射剂量(6.0±0.7)Gy,平均曝光时间(2.57±0.41)ms,手控组平均曝光时间及辐射剂量明显小于自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胸部DR摄影采取手动曝光控制模式能够显著提高DR图像甲级片率,并且患儿整体辐射剂量降低,摄影成功率较高,废片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CR与DR系统的临床应用与成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波  陈康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76-76,78
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uted radiograhy,CR)与数字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hy,DR)成像结果及其在临床摄影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CR、DR胶片共1809张。并按评片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分类(甲级,乙级和丙级),统计各级片所占比率,比较CR与DR的废片率。结果:DR的合格率为99.78%,其中优质片率为96.32%,废片率为0.22%。CR的合格率为98.91%,其中优质片率为91.67%,废片率为1.09%。DR优质片率明显高于CR。结论:DR在临床工作中明显优于C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数字化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数字化胃肠机的特有功能的应用 ,对照片的清晰度、对比度、废片率 ,疾病漏诊率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数字胃肠的清晰度、对比度极大提高 ,废片率、漏诊率下降。结论 :数字化胃肠较传统胃肠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计算机X线摄影与普通X线摄影在骨骼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CR骨骼影像与普通骨骼片各100例患者的图片质量实施分析比较,分别统计甲、乙、丙级及废片率,并将骨骼之间的细微结构显示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CR甲级片率为85.00%,乙级片率为10.00%,丙级片率为5.00%,没有废片率。普通X线骨骼片的甲级片率为40.00%,乙级片率为40.00%,丙级片率为15.00%,废片率为5%。结论应用CR影像诊断的图质量显著优于普通X线,并且具有成像快捷、便于放射诊断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数字X线透视摄影系统在静脉尿路造影(i V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行静脉尿路造影患者,运用随机分组原则,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多功能数字化透视系统造影,观察组患者接受数字X线透视摄影系统造影。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62.22%(P0.05);观察组患者丙级片、废片少于对照组,甲级片、乙级片较对照组更多(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行静脉尿路造影患者,应用数字X线透视摄影系统,有利于客观、清晰地显示泌尿系统结构,获得高质量图像,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覃延 《当代医学》2011,17(19):16-17
目的研究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在床旁骨骼系统摄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骨骼系统摄影片各120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照片质量:移动DR甲级片率79.2%,乙级片率20.8%,废片率0。移动CR甲级片率65.8%,乙级片率31.7%,废片率2.5%。(2)骨厚实组织结构显示:DR明显优于CR。结论移动DR操作方便,成像快速,有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高千伏X线胸片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改进办法。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全部住院患者体检胸部CR影像2320例,由高年资诊断医师和主管技师按照天津市放射质控中心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2 320例胸片中甲级片1 416张,甲级片率61.0%;乙级片674张,乙级片率29.1%;丙级片188张,丙级片率8.1%;废片42张,废片率1.8%。结论通过分析影像质量下降的成因,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影像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7.
数字摄影系统中CR与DR的图像比较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阐明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CR)与数字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成像结果的优劣及其在临床摄影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近期CR、DR胶片共2 109张.依据X线片的评片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和分类(甲级,乙级和丙级),并统计其类片所占比率.通过统计软件SPSS 13.0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CR与DR的不合格率(废片率).结果 DR的合格率为99.72%,其中优质片率为96.20%,废片率为0.28%.CR的合格率为98.84%,其中优质片率为91.94%,废片率为1.16%.优质片率DR明显高于CR(χ2=17.268 5,P<0.01),废片率明显低于CR(χ2=5.871 2,P<0.05).结论 DR在临床工作中优于CR.虽然CR和DR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并存,DR最终会取代C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R系统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静脉肾盂造影CR片931份.着重从CR系统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技术的应用方法,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931份静脉肾盂造影CR片中,1份因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导致乙级片甚至废片产生,6份因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造成影像不清晰,经过图像处理后达到乙级片.7份因摆体位不标准至使图像轻微跑偏.采用放大后漫游处理,达到标准要求.结论 CR系统应用在静脉肾盂造影诊断技术中,可提高影像质量,降低废片率.多幅图像打印在一张胶片上,有利于对比分析和诊断,明显降低放射科运营成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计算机X摄影在新生儿床旁胸片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计算机X摄影和传统X线摄影新生儿床旁胸片各200份,由3位主管技师对照片进行分析,统计甲、乙、丙及废片率。结果 计算机X摄影照片甲级片率为52.5%,乙级片率35.0%,丙级片率12.0%,废片率0.5%;传统X线摄影照片甲级片率为41.0%,乙级片率42.5%,丙级片率15.0%,废片率1.5%。结论 计算机X摄影新生儿床旁胸片质量好于传统X摄影,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文峰  赵新建  刘洪 《农垦医学》2011,33(5):420-422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投照技术在胸片摄影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对822例胸部做DR摄影的患者进行影像分析.结果:共摄片1 053张,其中甲级片870张;乙级片183张,无丙级片和废片.甲级片率占82.62%;乙级片率占17.38%.结论:胸片数字化摄影实现了无废片记录,尤其是胸部各部位的细微结构,通过窗宽窗位的调整,放大缩小,黑白翻转等处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