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型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25例慢性阑尾炎和2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微型切口阑尾切除术,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微型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6.9±11.2)min,平均住院时间(3.8±1.7)d;5例患者因阑尾暴露困难而改为常规切口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术后24h内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全组患者无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伤口愈合美观。结论 微型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伤口美观,患者满意,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李某,女,49岁,工程师。1986年8月24日初诊。述头痛、头晕,头顶部流脓水不止一年余。患者于1985年6月25日因患脑膜瘤,在北京某大医院行脑瘤切除术,术后左半身偏瘫,伤口未愈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5月余,全身症状好转,但伤口仍流水不止,难以愈合。脑部X线拍片诊断:脑瘤术后并发骨髓炎;经清创、抗菌等治疗50余天,伤口仍不愈合,伴有恶心、呕吐,视力减退等症。后又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患者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康复等指标及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及术后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推进术后康复进程,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44岁,于2018年3月3日因"左臂骨折术后窦道不愈伴疼痛2月余"前来就诊。现病史:2017年10月19日因"左侧肱骨外上髁骨折、左侧肱骨内侧髁撕脱骨折、左侧桡骨头骨折"在南京市某医院行"左侧肱骨外上髁切开复位内固定+内侧副韧带重建术"。10月27日出院时石膏托固定左肘于屈曲位并悬吊制动,左肘部切口轻度疼痛,无红肿渗出,左手指、左腕运动、感觉正常。11月3日拆线,伤口愈合Ⅰ/乙,予两日换药1次,后伤口逐渐愈合。12月30日患者感  相似文献   

5.
程××,男,57岁。1989年2月3日入院,病案号163750。患者于一年前因化脓性阑尾炎,在某医院行阑尾炎切除术、术后经常突发脘腹绞痛,经胃肠钡透摄片,诊为肠粘连。曾  相似文献   

6.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临床少见,国内文献未见报道,多数病例病程长,症状多变且无特征,体征轻,常不易明确诊断,以致延误治疗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劳动。我院于198o年4月~1998年4月收治10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3例,溃疡病、胃大部切除术后2例,子宫肌瘤手术切除术后3例,腹部挫伤1例,慢性腹痛1例。2典型病例患者,女,28岁,主因阑尾炎术后阵发性腹痛5年,于1989年4月26日入院。缘于5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经过顺利,术后半年始脐周阵发性疼痛,无放射,常于饥饿或行走时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总结我院256例经右下腹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結果:256例均治愈,切口愈合好,术后疼痛轻,术后5 d即拆线,平均3-5d出院,8-15d恢复正常活动。結论:经右下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小,利于切口愈合,术后疼痛轻,拆线时间短,早期可恢复正常活动,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和早期坏疸性阑尾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常多种疾病并存,其术后伤口愈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科曾出现2例切口裂开患者。就其治疗略述体会。例1:患者,女性,72岁。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上腹正中切口。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年。术后咳嗽,于第4天发现切口裂开。2次手术减张缝合,并给予口服上喷药物治疗,术后12天拆线出院。例2:患者,男性,71岁。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上腹正中切口。无既往病史。术后8天发现切口裂开。2次手术行减张缝合,并间断被充鲜血、白蛋白,术后12天拆线出院。讨讨:老年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都存在着严重营养不良,其吸收功能差…  相似文献   

9.
一、外科术后伤口久不愈合张××,女,55岁,家庭妇女,1975年4月因患左肩胛下纤维瘤入院,住院号:33388。入院行手术切除。术后4个月伤口不能愈合。于8月22日就诊中医。症见形体素虚,面色萎黄,精神萎顿。左肩胛下伤口长约10厘米,内有一窦道,流稀灰色分泌物。自述术后已120余天,曾行第二次手术(清创),但至今仍未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VSD应用于血管外科下肢感染性伤口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该科收治10例下肢感染性伤口患者行VSD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包括引流管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肢体活动指导、心理护理。结果 10例患者经治疗感染控制,4例足部溃疡患者愈合良好,2例因下肢血管再闭塞考虑手术费用问题行截肢术,1例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经医生紧急手术止血,3例带机出院,15 d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VSD应用于下肢感染性伤口的治疗,减少换药次数,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护理人员应掌握VSD引流技术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摘要 患者瞿某某,男,38岁。因"肛周反复流脓2年"于2009年4月10日入我院。患者自述于2007年元月份因肛周左侧肿痛在广东省某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伤口未愈并反复流出少量脓液,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病历摘要陈××,男,48岁。1977年8月3日入院。主诉:左足外伤伤口感染反复不愈8个月。1977年1月因工作不慎被压伤左足,曾经桂林市某医院进行清创缝合等治疗,伤口未能愈合,于同年4月转柳州市某职工医院,经多次植皮无效而转来我院。诊见:左足皮  相似文献   

13.
86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3月~2008 年9月对86 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 组(n=43)和特殊护理组B组(n=43).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B 组采用限制探视,术后早活动,早进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伤口愈合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B 组在伤口愈合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明显好于A 组(P<0.05),结论:限制探视,空气消毒,早期活动,早进食有利于阑尾炎术后恢复和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61岁。因 2 0年前自行坠楼后出现下肢瘫痪及会阴部失去知觉 ,大小便均需用力按住会阴部方可排便 ,近 2年出现会阴部破溃及感染 ,逐渐加重 ,出现会阴裂口增大而就诊。妇科检查 :会阴裂口长 4 cm,深约 2 cm,表面呈灰白色 ,质硬 ,有陈旧性瘢痕组织形成。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冲洗会阴等术前准备后 ,行缝合术。切除瘢痕组织 ,按解剖层次常规缝合 ,术后伤口换药 ,9天拆线 ,12天伤口自行裂开 ,清创后 ,行第 2次缝合术 ,并加用减张缝合 ,术后 14天拆除伤口缝线 ,术后 17天拆除减张缝合线 ,伤口愈合好 ,出院后随访半年伤口无异常。讨论 :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小儿阑尾炎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30例,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15)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n=15)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良好率为93.3%,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阑尾炎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腹型癫痫     
<正> 刘某,女,34岁。因下腹痛伴阵发性抽搐20天于1991年1月23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因罹急性阑尾炎而在某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前术中惊恐不已,术后心烦失眠。近20天来腹痛腹泻交作,日发数次,发则脐周绞痛,大便溏泻,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随之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历10余分钟即苏醒,发作过后自觉头晕脑胀、神疲乏力。10天前在某院做脑电图检查诊断为腹型癫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愈阑尾术后肠粘连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粘连多发于炎症性疾病或腹腔手术之后,由于腹浆膜损伤,纤维素渗出,淤血不去,新血不能及时供应组织而导致。现代医学在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长针强刺激治愈阑尾术后肠粘连1例,体会颇深,现报告如下; 患者徐某,男,59岁,农民,素体虚弱,于1981年4月因患急性阑尾炎在新疆某军区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顺利,10日后出院。出院月余,出现阑尾处隐痛,或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失气后痛减,大便干燥,夜间少寐等症,中西医经多方治疗,均未奏效。1983年春又到新疆某军区医院行肠粘连剥离术,术后痛减出院。当年秋季复发,上述症状加重,阑尾处剧痛,夜间痛甚难眠,经治好转。此后,每年春秋季节复发,且逐渐加重。 1987年秋,笔者应邀出诊,见患者疼痛战栗,坐卧不宁,痛而拒按,面色青紫,舌质淡而边尖有淤点,脉沉涩有力。腹部检查:右下腹部有两次术后刀痕,成条索状结节,按之疼痛。其下可触及鹅卵大小的包块,质软,推之可移,肠鸣音亢进。即用5寸26号毫针强刺激中脘,3.5寸毫针强刺激阿是穴(痛性结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6年1月,共197例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手术后出现的32例伤口愈合不良,行伤口换药、清创引流、营养支持等处理,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及时有效处理,32例伤口均乙级愈合,痊愈后出院。结论:充分认识脊柱侧凸后路手术伤口愈合问题,一旦手术伤口发生愈合不良迹象,应及时果断清创处理。  相似文献   

19.
魏品康  孙大志 《中医杂志》2004,45(3):208-209
1 病历摘要 患者,贺某某,住院号219955,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加重2年"于2002年8月2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和7月因自发性左侧气胸发作2次,先后行人工气胸器抽气减压、胸腔闭式引流、肺大泡去顶折叠及肺纤维膜剥脱术,术后恢复好,左肺基本张开,伤口愈合并出院.  相似文献   

20.
<正>1病案举例患者,男,51岁。就诊时间:2016年8月16日。因"原发性肝癌术后4月余,腹胀水肿10余天"就诊。病史:患者四年前确诊原发性肝癌,并于山东某省级三甲医院行3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1次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良好。今年初出现右上腹不适,于2016年4月13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排除手术禁忌,于2016年4月17日在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