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著名汤方,专为少阳病而设。运用小柴胡汤必须掌握其要点,随证加减,唯柴胡不可更;大柴胡汤证由小柴胡汤证演化而来,是病邪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邪热传入中清之腑所致。用大柴胡汤取其外解少阳和内清相火之腑实的作用。少阳所主的部位在半表半里,外与太阳相连,内与阳明相邻,故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或兼见阳明之证,其病势不一定按规律出现,加之因患者体质、宿疾、误治等因素,都能使病情有不同变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兼变证。  相似文献   

2.
大,小柴胡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著名汤方,专为少阳病而设。动用小柴胡汤必须掌握其要点,随证加减,碓柴胡不可更;大柴胡汤证由小柴胡汤证演化而来,是病邪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邪热传入中清之腑所致。用大柴胡汤取其外解少阳和内清相火之腑实的作用。少阳所主的部位在半表半里,外与太阳相连,内与阳明相邻,帮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或兼见明之证,其病势不一定按规律出现,加之因患者体质、宿疾、误治等因素,都能使病情有  相似文献   

3.
三、少阳病篇 (二)大柴胡汤证是少阳本病,还是少阳兼阳明腑证? 大柴胡汤证的二条原文,出自太阳病篇。因条文中有“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条)及大柴胡汤方中有大黄(注:《伤寒论》大柴胡汤原载无大黄,但根据方后云:“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  相似文献   

4.
基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结合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辨析少阳病。认为《黄帝内经》为《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渊源之一,《黄帝内经》少阳相火病与《伤寒论》少阳病有相似之处,但《黄帝内经》少阳相火病所涉及范围更为广泛,而《伤寒论》对其少阳病的论述更为精详。并且论述了基于五运六气气化理论对少阳病的辨证,提出少阳病分为经证、腑证、热化证、寒化证。天地少阳相火气化异常,可以影响人身少阳经气运行及其所络属脏腑的气化,从而引发少阳病,其病症特点随少阳相火与其余运气因素相临的不同情况而不同。人身少阳相火气化异常,多引动太阴、阳明、少阴等气化异常。少阳病病性多为火热、湿热、实证,亦可兼寒化等证,病位多在少阳经及其所络属之脏腑。少阳病往往经证与腑证并见,易气郁化火,与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少阴君火相搏结,生痰、生饮、生水,亦有少阳寒化证及寒热错杂证存在。  相似文献   

5.
古之学者囿于大柴胡主治少阳不和兼阳明腑实之说,在解读伤寒论和指导临床上存在着困难。从阳明证的表征、发热汗出的病机、张仲景在用大承气、大柴胡汤的规律等方面,阐述阳明病当宜大柴胡汤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蔡炳勤教授立足中医经典,认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伤寒论》"结胸"、"腹痛"、"阳明腑实证"、"痞证"等范畴。蔡炳勤教授将现代医学的病程分期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提出此症分期分型论治的观点:急性反应期治以急下水热浊邪,阻其化浊成毒,方药常选用甘遂末、复方大承气汤等加减;全身感染期治以泄热逐水,佐以清泻三焦、清热凉血、透达膜原,方药常选用大柴胡汤、清胰汤、清瘟败毒饮、柴胡达原饮等;残余感染期治以扶正祛邪,寒热并调,方药常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其临证处方用药体现了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升结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易出现梗阻及肝转移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大肠癌属于中医"肠蕈"范畴,中医药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长其生存期。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杜怀棠教授,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认为大肠癌基本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阻滞,邪毒蕴结肠道,最终形成阳明腑实之证。六经辨证而言,大肠癌当属少阳阳明合病,而肝郁气滞是引起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重要促动因素。因此,杜怀棠教授治疗大肠癌侧重于通降阳明腑气,调和少阳气机,取大柴胡汤通利腑气、调和三焦、畅达情志的功效,随症加减治疗大肠癌,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胃肠道损伤的现代医学治疗效果欠佳。该文从六经辨证角度探讨脓毒症胃肠道损伤的辨治,认为脓毒症胃肠损伤发病机制主要为外邪侵袭,迅速内传,形成表邪未解、里实已成、三焦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即为少阳阳明合病,其治疗当采用和解少阳、通腑泻热、疏利三焦之法,可选大柴胡汤治疗。大柴胡汤适用于脓毒症胃肠损伤的少阳阳明合病的病证特点,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及药理研究亦表明其对多种疾病导致的胃肠损伤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大柴胡汤加减用于脓毒症胃肠损伤的治疗,乃古方新用,可为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胃肠损伤提供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9.
大柴胡汤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功效为和解少阳、通下阳明,主治少阳病未解,邪入阳明经化热之证。该文对大柴胡汤的方证特点、配伍规律及核心药对进行了精当阐释,并选录了笔者临证中使用大柴胡汤治疗三叉神经痛、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性胃炎、慢性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等5个病案的治验实录。在临床实践中,大柴胡汤不仅可用治多种急性胆道疾患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凡是病机属于肝胆肠胃不和、气血凝结不利者,均可考虑使用,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0.
大柴胡汤始见于《伤寒论论》,本方是治疗表证未除,里证较急,乃表里两解,下中之和剂。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哎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邪在少阳法当和解,阳明腑实,应当攻下。故仲景立大柴胡方以解两经之邪。  相似文献   

11.
柴胡温胆汤乃经方与时方合用的代表方之一,临床运用范围较广泛。林兴栋教授结合岭南地域特点,采用加味柴胡温胆汤(主要由柴胡、黄芩、法半夏、陈皮、竹茹、炒枳壳、茯苓、炙甘草、白芍、桂枝、醋香附、黑枣、生姜等组成)治疗失眠患者。加味柴胡温胆汤治疗失眠的适用情况如下:失眠患者病位在少阳阳明,涉及脾、胃、胆、三焦者;基本病机为气郁痰凝;病理因素乃痰湿为患;证候属虚实夹杂,里虚为主。加味柴胡温胆汤治疗失眠可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中斡少阳,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成人stil l病验案1例。[方法]中药治疗从和解少阳、清热透毒入手,辨证为少阳证,方以小柴胡汤、青蒿鳖甲汤化裁,和解枢机,清热化湿;针刺治疗急性期以泄热祛风为法,稳定期施补益中气之则。中药为主,辅以针刺共奏清热祛湿,调理气机之效。[结果]患者好转出院,随访病情痊愈。[结论]中药配合针刺可有效治疗成人stil 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验案分析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特点与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瀚堂典藏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古今验案,用频次法计数文献中各验案的主要症状及用药情况,用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其方证特点和用药配伍规律.结果 共纳入236篇文献,获得古代验案9个、现代文献验案...  相似文献   

14.
对阳明病篇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点击,提出了的自己的看法。认为“胃家实”实指肠府燥屎阻结之证;阳明病始时之“恶寒”当为太阳病之表现,只不过阳明里热偏盛,邪气很快化热入里,故“二日自罢”,至于其“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只是说明六经病证皆可传于阳明,但对“无所复传”则当活看,关键是视胃气的强弱;219条白虎汤非治三阳合病之证,而是治三阳合病太少之邪统归阳明之证,“若自汗出”是其辨证之眼目;阳明病篇之用小柴胡汤、桂枝汤、麻黄汤都是建立在合病、并病的基础上,是邪虽由太、少传至阳明,但太、少之邪未罢,是时若阳邪病证不甚,则可先从太、少论治,此符合表里同病先表后里的治则,非为阳明病而用柴、桂、麻黄之剂;对于蒽陈蒿汤,方中之大黄重在伍茵陈、栀子以清利湿热,非为通府,临床使用无须强调其大便秘结。  相似文献   

15.
精索静脉曲张为泌尿男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阴囊坠痛,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崔学教教授认为,精索静脉曲张的形成主要缘于先天不足及后天耗损,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与肝、脾、肾及心、肺相关。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以补中益气汤合槐榆煎化裁而成的“芪槐强精汤”为基础方(主要由黄芪、升麻、柴胡、槐花、丹参、菟丝子、桑椹、巴戟天、熟地黄、陈皮等组成)辨证加减治疗,治疗过程中重视“通瘀血”与“通滞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倒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30例。二组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后,均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禁食水、胃肠减压、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镇痛、抑酸治疗、抑制胰酶活性等。治疗组经胃管注入中药复方大柴胡汤。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二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第三天、第七天时A—PACHE-Ⅱ评分等。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3d、7d时APACHE-Ⅱ评分均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经胃管注入复方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从《内经》有关理论出发,阐述少阳在输转卫阳之气中的"枢机"作用。认为少阳病寒热往来的发生机理为:邪郁少阳,正邪相争,少阳经气郁滞,升发不畅,其输转阳气之机不利,阳气不能畅达于体表,则太阳经气偏寒于外而见恶寒;少阳相火内郁,加之正邪相争则导致发热,随正邪分争胜负而见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同时揭示了少阳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寇秘榔  谭令  白雪  钟琪  陈晨  赵琰  屈会化 《中医学报》2021,36(3):559-562
口酸证属饮食积滞者,应调和脾胃以消化积食,予半夏泻心汤合消食导滞之品治疗;口苦证属少阳枢机不利者,应和解少阳、疏利气机,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口甜证属湿热蕴脾者,应健脾益气、清利湿热,予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口辣证属肺热上逆者,应清肺胃伏火,予半夏泻心汤加清热养阴之品治疗;口咸证属肾液上泛者,予补肾益精,善用当归、熟地黄等药治疗;口黏腻证属脾虚湿盛者,应和中燥湿,予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口臭证属湿热中阻者,应清利湿热,兼补阴液,予平胃散合甘露饮加减治疗;口淡证属外毒、湿热者,应调和营卫、和解少阳,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少阳病腑证的存在,不论在中医理论的系统性上还是在三阳病原文的论述中都是肯定的,《伤寒论》以病位体征明示了少阳病腑证的特征。大柴胡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伤寒论》具体论述的少阳病腑证,由于胃气强弱的不同。二证之间有着偏虚偏实,偏热偏寒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