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院是"二甲"综合性医院,口腔科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尤其是经血液,唾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因此要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切断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传播,增加安全感.切实加强口腔门诊管理,促进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口腔诊疗操作大多在患者口腔内进行,操作中牙科器械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组织接触频繁,许多经血源传播的疾病均可通过黏有血液、唾液牙科器械进行传播,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加强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尤为必要。在绍  相似文献   

3.
口腔诊疗中院内感染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即指病人入院后或医院职工在医院内感染疾病。 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口腔疾病的治疗操作绝大部分在口腔内进行,诊治时常接触唾液和血液。病员中可能存在着传染性大的HIV、HBV、HBsAg等阳性患者,极有可能通过被污染工作人员的手、器械、义齿及模型,  相似文献   

4.
郑华  刘哲  吴韫慧 《现代保健》2009,(33):211-211
口腔检查与治疗操作通常是在患者口腔内部进行,在操作中诊治器械与患者口腔软组织、血液及唾液频繁接触,有数据显示80%以上的患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伴有牙龈出血。因此,如果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极易引起医院感染,其中最大危害就是造成乙肝、艾滋病等以血液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传播。若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将导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加强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管理,已经成为口腔门诊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5.
加强口腔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唾液可直接污染诊疗器械、设备、材料及医护人员的手,使用牙钻、洁牙机等高速旋转的诊疗器时,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可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我院加强对口腔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其措施:(1)修订完善《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1200例,问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尤其是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对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0例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59例,发生率为13.25%;感染172例次,其中感染1次116例,感染2次25例,感染3次2例;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率约为13.25%,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率最高,达21.13%,其次是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感染率为17.97%,其余依次为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8.72%,其次是血液型感染占15.70%;年龄、住院时间、是否使用化疗药物以及是否进行侵入性治疗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有关,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使用化疗药物及进行侵入性治疗者感染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7.
口腔诊疗中感染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科疾病的诊疗、操作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和血液,感染病原菌的机会很大,如果不彻底消毒极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口腔科在诊疗工作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8.
口腔科以人流量大、诊疗过程复杂、繁忙、琐碎的工作特性,使医院感染管理难度增加.而口腔科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不仅要做到维护患者的安全利益,更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发生,提高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1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 1.1环境因素 口腔诊室人流量大,诊室内不通风或空调的使用导致室内空气流通差,人员走动、交流频繁极易传播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高速手机、超声洁牙的使用造成带菌的气雾弥散在空气中;诊疗过程中飞溅的唾液、血液残留在物体表面易引起接触传播;暴露在空气中的口腔检查盘等滋生细菌.  相似文献   

9.
门诊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之一,许多经血液传播疾病都可通过沾有血液、唾液的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的手传播,造成交叉感染,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妇科单病种付费疾病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医院感染对单病种付费的影响。方法回顾调查某院妇科2006年10月-2007年4月符合单病种付费疾病的107例患者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妇科单病种付费疾病中进行开腹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均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并且子宫肌瘤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超过半数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费用,分别占亏损总额的51.6%和52.5%,主要为术后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所致。医院感染患者较非医院感染患者的费用平均高出2461元。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降低单病种付费疾病费用,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费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浓度的不同,将职业性铅接触工人分为高接触组和低接触组,并对血压、血脂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高接触组收缩压高于低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和脉压差的升高程度高于低接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接触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低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低接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长期职业性铅接触可导致作业人员血压升高和甘油三酯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Blood volume has two components: red cell volume, which can be measured with reasonable precision, and plasma volume, which is more difficult to measure accurately. Measurement of blood loss is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d topical issues concerning blood replacement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高能量类食品摄入量显著增加,造成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由于"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且相互影响,造成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研究根据2008年某单位职工的体检结果,分析该群体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检出情况.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腰围水平对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2010年江苏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调查数据,根据四分位数将腰围分为4个水平,分析不同腰围水平的血压、血糖、血脂分布情况及相应慢性病的患病情况,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腰围水平的慢性病患病风险。结果 SBP、DBP、FBG、TC、HDL-C、LDL-C、TG的水平均随腰围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粗患病率也均随腰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腰围是上述指标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危险比(OR)随腰围水平的升高而持续增大。结论腰围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倡导在健康体重前提下保持尽可能低的腰围水平,有助于控制慢病流行。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blood bank blood is usually screened for dangerous pathogens, the presence of toxic metals in blood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Population blood lead levels have been decl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occasional high outliers in 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can be found--even when mean levels of blood lead are low. We sampled 999 consecutive blood bank bags from the King/Drew Medical Center, used between December 1999 and February 2000. The geometric mean blood lead level was 1.0 microg/dl (0.048 micromol/l), but 0.5% of the samples had lead levels that exceeded 10 microg/dl, and 2 samples had lead levels that exceeded 30 microg/dl. The 2 samples with the highest lead levels could have presented an additional risk to infants if they were used for blood replacement. Therefore, even in countries with generally low population blood lead levels, blood bank blood should be screened for lead concentration prior to use with infants.  相似文献   

17.
18.
职业压力对高校教师血脂、血糖、血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职业压力对高校教师健康的影响,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本市接受健康检查的60岁以下的高校教师1 751人进行职业压力调查和健康检查,另选高校专职行政人员258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强度高于行政人员.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4.72%、5.65%、13.59%,均高于行政人员,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且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 职业压力是引起高校教师血脂、血糖、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高校教师采取干预措施,缓解职业压力,预防疫病,保护健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问题进行血型血清学方法分析,归纳解决方案。方法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受血者的抗凝标本进行正反定型联合对照试验。通过对唾液中A、B、H血型物质进行测定,表明抗原存在于红细胞上,而红细胞表面的弱抗原经过吸收放散试验证明其存在,受血者ABO血型结合临床诊断予以确认。结果 1号、2号为自身溶血性贫血的2例患者;3号为B型含冷型自抗体患者;4号为A×B亚型;5号为肠道革兰阴性菌污染A型血液后产生类B抗原患者;6号为A2亚型含抗-A1患者;7号为体内含有抗-M的患者;8号为多发性骨髓瘤所致的球蛋白紊乱患者4例;9号为白血病抗体减弱患者4例;10号、11号为白血病急性发作期抗原减弱患者4例;12号、13号为2例老年患者;14号、15号为2例新生儿,因出生不满三个月,未形成同种抗体,因此,无需测定唾液A、B、H血型物质以及行吸收放散试验。结论为确保输血安全性及有效性,输血前应对血型正确鉴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