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ICU工作的46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同期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隐蔽性观察并记录ICU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次数,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手部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观察洗手合格率,并采集手部标本进行微生物学鉴定。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6份,回收有效率为100%,ICU医护人员的总体认知率为84.58%,其中洗手揉搓时间与六步洗手法正确步骤的认知率最低。ICU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较差,尤以穿脱隔离衣后,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切口前、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转移至清洁部位时、直接接触患者前洗手依从性低于20%,现场抽查ICU医护人员进行ATP荧光检测,其中正确执行手卫生37次、合格率为94.59%,不正确执行手卫生24次、合格率仅为12.50%,共随机抽取采样标本234例,其中未洗手标本49例,卫生手标本185例,共检出病原菌158株,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42%、大肠埃希菌占22.78%。结论当前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应采取多项积极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度,强化洗手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医院21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26份,收回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96.90%;护士的正确认识率为59.18%,医师和医技人员分别为16.13%和7.14%;在手卫生基本概念认知上,护士的认知明显好于医师、医技人员;医护人员对洗手指征认知不够理想,对手卫生认知存在误区,接触患者后、操作后等的洗手认知率明显比接触患者前、操作前要高;而工作繁忙、洗手设备不足、洗手设备太远、对皮肤刺激,易引起皮肤干燥等是影响手卫生执行的主要原因。结论配置完善的手卫生单位是保证手卫生落实基础,注重手卫生的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和依从性,是促进落实手卫生规范的关键,加强手卫生监督力度,把手卫生列入医院持续质量改进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及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9年6-12月在医院实习的临床护生感染知识及其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率为40.81%;实习中期对医院感染概念知晓率为48.98%;医院感染易感因素中各类引流管引发感染知晓率为45.92%;接触患者前洗手率为22.45%;连续为不同患者治疗之间洗手率为35.71%;工作中手上有伤口时戴手套人数为43.88%。结论学校及教学医院应重视护生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加强护生入院后的早期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生对手卫生认识及对洗手的依从性,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人工肝治疗病人的陪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以保障病患及自身安全。方法:自设问卷调查表,了解50名陪护人员的手清洁卫生行为,指导正确洗手并对洗手前后手部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结果:调查中36%陪护人员认为洗手的用途不确切,高达48%人员洗手不使用洗护用品。陪护人员手部培养出两种及以上细菌占78%。结论:人工肝治疗病人其陪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亟待改善,需树立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了解住院部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依从性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改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表,在2014年5—6月对102名住院部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护理人员102人,问卷回收率100%,其中在职75人、实习27人,全部为女性,掌握六步洗手法的占60.78%,掌握洗手特征的占61.76%,掌握手卫生有关知识的占57.84%。少部分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还不清楚,91.18%的护士担心反复洗手会伤害皮肤,成为影响手卫生执行情况的最主要因素,下班前洗手依从率为96.07%,而直接接触患者前仅有46.07%的护理人员洗手。结论应重视对住院部护理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和培训,增强管理、控制、监测的力度,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老年病房护工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及执行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对策,提高护工手卫生执行率及洗手方法的正确率.方法 通过对老年病房护工进行手卫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执行率及洗手方法的正确率.结果 干预前、后护工手卫生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护工执行率分别为接触患者前为10.5%、71.1%,接触患者后为44.7%、84.2%,护理不同患者之间为18.4%、81.6%,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为63.2%、100.0%;处理完大小便后为60.5%、100.0%;洗手、洗手和方法的正确率由干预前的23.6%、18.4%和13.2%,提高到干预后的78.9%、73.6%和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对老年病房护工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对策,提高护工手卫生依从性,减少老年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陪护家属手卫生培训对介入诊疗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降低患者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180例在医院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陪护家属,按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名,对照组陪护家属只进行常规住院须知培训,观察组陪护家属接受常规住院须知培训和手卫生培训,比较两组陪护家属的手卫生知识、手部平均带菌量、洗手依从性及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结果对照组陪护家属洗手方法、洗手指征、洗手重要性及总分得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陪护家属的洗手次数和正确洗手次数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的手部平均带菌量(22.85±6.24)CFU/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3.62±89.73)CFU/cm2,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陪护家属进行手卫生培训可以增加其手卫生知识、洗手依从性,降低手部平均带菌量,降低介入治疗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行为教育对基层医院母婴同室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母婴同室陪护人员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人,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陪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洗手方法正确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陪护人员抱新生儿前、给新生儿喂奶前、给新生儿换尿片后、护理产妇后、接触病房周围环境后的洗手执行率分别为85.12%、82.69%、77.91%、63.53%、52.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1%、28.71%、41.33%、20.22%、22.22%,洗手方法正确率试验组为6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两组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洗手方法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宣传及行为教育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 了解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 ,对医院30个临床科室的120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执行率的调查.结果 81.7%的医务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89.2%的医务人员认为洗手可减少医院感染,2.5%的医务人员认为手卫生对临床治疗结果 无影响;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30.8%,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为4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执行率低;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生手卫生认知及依从性现状.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269名临床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生手卫生知识认知正确率为57.5%,自评洗手依从率为88.3%,执行某项诊疗行为后洗手依从率高于执行诊疗行为前.临床实习生不正确的干手方式占43.5%,影响洗手的因素多为洗手意识差、洗手干手设施不到位、工作太忙等.96.7%的临床实习生愿意接受医院开展的手卫生知识培训.结论 实习生手卫生认知水平及依从性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护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手卫生月活动”促进手卫生依从性的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开展“手卫生月活动”后某地区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手卫生设施改善,各类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及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提高情况。方法组织专家对开展“手卫生月活动”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相关项目进行督查,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手卫生月活动”开展前后比较,重点科室标准洗手图的张贴由37.95%上升至93.37%(x^2=113.07,P=0.00),非手触式水笼头的改造由21.08%上升至60.84%(x^2=54.25,P=0.00),速干手消毒剂的配备由15.66%上升至56.63%(x^2=60.34,P=0.00),防二次污染的干手方法由9.04%上升至45.18%(x^2=54.88,P=0.00),医生与护士正确洗手率分别由17.39%、19.57%上升至89.13%、93.48%(分别x^2=69.57,P=0.00;x^2=78.10,P:0.00),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手卫生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手卫生设施的改善,将手卫生知识培训普及到包括工勤人员在内的不同层次人员,提高了手卫生意识与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防护行为现状,以及陪护人员防护知识水平。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3-6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呼吸科、血液科、骨科非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陪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及自行设计的防控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研究人员直接观察结果显示,佩戴口罩执行率为84.62%(176/208),佩戴口罩正确率为50.57%(89/176)。手卫生执行率为75.00%(156/208),正确率为22.44%(35/156)。病房通风执行率达100%,90.38%的陪护人员能够做到每日2次病房通风。防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显示,陪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认识的正确率最高,达98.08%;仅50.48%的陪护人员认为75%乙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46.15%的陪护人员认为自己体温升高有必要告知医护人员;有8名被调查陪护人员认为可以和认识的亲朋好友聚众聊天。结论 陪护人员防护行为执行正确率较低,病区应重视对陪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与行为的教育,以提高其防护执行正确率,从而避免医院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颁布后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手卫生设施;现场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21.5%;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相比较,两者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28.7%,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12.8%,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比医生要好,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乡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比较低,医院手卫生设施差。结论乡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相对比较低;意识不强,手卫生执行率低,医院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应重视手卫生规范的实施,通过加强培训,宣传教育,改善手卫生设施,以进一步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对医院检验科窗口工作人员手卫生落实情况实地考察,对检验科手卫生设施的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提供等实地勘察.结果 检验科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多为自我保护,所提供的手卫生设施不足,窗口实际工作量大,难以做到符合手卫生要求.结论 应加强检验科人员手卫生知识宣传培训,改善检验科手卫生设施,强化管理,提高检验科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探索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盲法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并检测其手部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44.49%,其中护士(47.24%)高于医师(39.90%),实习生最低(35.29%);从科室类别看,以儿科手卫生执行率最高为51.40%,妇产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口腔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依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手卫生指南》及《手卫生实施方案》,制订系统、循序渐进的口腔专科医院手卫生促进方案,分5个步骤进行:全院戒备、基线调查、实施改进、跟踪调查和回顾分析。对比手卫生促进活动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通过手卫生促进活动,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平均得分由之前的58.33分提高至77.40分,提升了32.69%;平均手卫生依从率由24.28%(59/243)上升至49.81%(133/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31,P=0.000);5个手卫生时刻的手卫生状况也有较大改善。结论手卫生促进活动对口腔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学实习生手卫生认知及依从性现状,探讨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833名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生手卫生知识认知正确率为50.4%;洗手依从率为89.8%;执行某项诊疗行为后洗手依从率高于执行诊疗行为前;不同性别、专业对实习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生不正确的干手方式占37.3%;96.0%的实习生愿意接受医院开展的手卫生知识培训.结论 实习生手卫生认知水平及依从性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护意识教育,改善洗手、干手物品和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