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赛肤润治疗阿帕替尼导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8例口服阿帕替尼病人,对发生手足综合征病人使用赛肤润涂抹治疗。[结果]58例病人中有13例(22.41%)出现了手足综合征,其中Ⅰ级10例,Ⅱ级3例,未出现Ⅲ级手足综合征,病人在出现手足综合征期间无一例停药或影响治疗。[结论]通过使用赛肤润涂抹及健康教育可以减轻手足综合征程度,让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赛肤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无创伤,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正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高度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在Ⅲ期临床试验中阿帕替尼治疗出现手足综合征,占27.84%[1~3]。本科有1例卵巢癌肝转移患者,在口服阿帕替尼后第2天出现手足综合征,现将护理工作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本科室收治的45例肿瘤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致手足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预防性护理及分级症状护理。认为对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手足综合征的预防性护理和针对性症状护理是关键,它能保证治疗的连续性,从而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总结2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通过早期预防、症状鉴别、对症分级护理和预防跌倒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手足综合征导致的局部疼痛、感觉麻木乃至跌倒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24例患者如期进行免疫联合靶向的抗肿瘤治疗,2例患者因Ⅲ级手足综合征而终止甲磺酸阿帕替尼,继续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第81医院肿瘤内二科收治的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胃癌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在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压升高8例、蛋白尿5例、胃肠道反应5例、骨髓抑制5例、手足综合征2例、口腔溃疡4例、出血1例等,经积极处理,不良反应均有所缓解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精心、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提高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同时监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结果 32例服用阿帕替尼患者中, 5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0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部分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总体有效率为15.6%,疾病控制率为78.1%。阿帕替尼治疗不良反应:19例(占59.4%)患者发生高血压,11例(占34.4%)患者发生蛋白尿,10例(31.3%)患者发生手足综合征,7例(占21.9%)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4例(占12.5%)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3例(占9.4%)患者发生贫血,2例(占6.3%)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治疗过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耐受性,从而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大量相关文献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发现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疗晚期胃腺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等恶性肿瘤期间常合并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影响该药的治疗效果。认为降低靶向药阿帕替尼不良反应需采取有效的、全面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索拉非尼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不良反应,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经治的26例索拉非尼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药联合服用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予以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6例病人中,1例病人服药3周后出现Ⅲ度皮肤不良反应而停用索拉非尼,余均可耐受。两药联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手足综合征、口腔溃疡。[结论]索拉非尼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和手足综合征,两药联合毒性并未增加,索拉非尼不良反应明显,予以专科护理和积极治疗有助于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的不良反应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并针对患者常见的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不良反应的缓解程度。结果 22例患者中7例(31.82%)发生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比说明书(35.23%)略低,比宋锦添等人报道(43.39%)低,且主要为中轻度,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腹泻发生5例(22.73%),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后,均得以控制。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分别发生7例(31.82%)和9例(40.91%),针对性护理后均得到缓解,未因此导致药物治疗中断。本研究中腹泻(22.73%)、恶心呕吐(31.82%)和食欲不振(40.91%)发生率高于杨泽冉等人报道(23.81%)。手足皮肤反应共发生5例(22.73%),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说明书(27.84%)低,与廖景升等人报道(23.33%)基本一致,且护理后均缓解至1级,患者药物耐受性均较好。结论阿帕替尼联合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手足皮肤反应,及早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症状,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千红  李艳  冯丽娜 《天津护理》2020,28(6):685-687
总结应用阿帕替尼药物靶向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21例晚期胃癌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口服阿帕替尼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种类,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中心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4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根据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治疗相关性高血压将患者分为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13/39)和正常血压组(26/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疾病进展率、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9例可评估疗效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2%,疾病控制率为66.7%;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4.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1.3个月。其中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中位无疾病进展期分别为23.5、6.5个月,正常血压组患者的分别为7.4、3.0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为高血压31.7%,手足综合征29.3%,血小板减少14.6%,出血14.6%,白细胞减少12.2%,蛋白尿7.3%,乏力12.2%,恶心12.2%。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良好,阿帕替尼治疗相关性高血压有可能成为预测阿帕替尼疗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8月~2017年4月在本院肿瘤中心单药使用阿帕替尼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174例的临床资料。发现174例晚期肿瘤患者在口服阿帕替尼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中除因自身疾病原因最终死亡26例,不能耐受不良反应中途停药42例,其中血红蛋白减低67例,白细胞减低58例,乏力57例,血小板减低53例,粘膜反应31例,高血压31例,手足综合征30例,出血13例,蛋白尿11例,声音嘶哑10例,肝损害6例,尿路感染3例,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不良反应均有所缓解并顺利完成治疗。认为重视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为患者争取治疗获益最大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4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蛋白尿、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同时做好用药指导。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药物毒副作用,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娟  李艳 《天津护理》2022,30(5):591-594
总结47例应用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根据症状分级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47例患者中出现高血压17例,蛋白尿9例,骨髓抑制5例,手足综合征13例,皮疹15例,毛细血管增生症3例,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药物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均得到改善,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多程治疗后晚期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53例,每天给予阿帕替尼250,500,850 mg口服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或者不能耐受。随访时间21个月,评估疗效并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本组53例患者均能进行疗效评价。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8.8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56.6%,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free survival,mPFS)为3.6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疲乏等,多数为Ⅰ级或Ⅱ级,多数患者能够能耐受。结论:阿帕替尼对晚期原发肝癌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口服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的皮肤不良反应,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06年8月至2017年1月期间,口服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出现皮肤毒性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足综合征、皮肤干燥、脱屑、斑丘疹、皮肤色素改变、毛发色素减退等是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的常见皮肤不良反应,并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结论早期针对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邹习珍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221-2222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90 d,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结果分析.用药期间加强皮肤、口腔、胃肠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呼吸功能.[结果]本组发生皮疹10例(25%),腹泻9例(22.5%),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 Mesylate)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等适应症的治疗。甲磺酸阿帕替尼与同类药瓦他拉尼(valatinib,PTK787)和舒尼替尼(sunitinib)相比显示出更高的体外和体内活性,且在安全性上更优~([1])。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消化道出血、血压升高、蛋白尿、手足综合征。手足综  相似文献   

19.
陈会军  毛海洲  赵洁  程源  王杰 《临床医学》2020,40(6):115-117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OXA)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生活质量评价表(QLQ-C30)]评分变化,评估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 1)]评估及3个周期内严重不良反应[4. 0版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v4. 0)]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疾病控制率(80. 00%,32/40)、总缓解率(52. 50%,21/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 50%(19/40),40. 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QLQ-C30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 0. 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严重蛋白尿、手足综合征、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OXA化疗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三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3例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1.67%、疾病控制率为8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58%、6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Ⅰ~Ⅱ级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高血压、乏力和手足综合征,Ⅲ~Ⅳ级主要不良反为胃肠道反应、高血压;两组Ⅰ~Ⅱ级和Ⅲ~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三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利于提高疗效,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