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0.59%降至活动后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留置针使用质量、确保输液品质有持续改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PVC)针期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为主题,进行现状及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后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验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VC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4.6%降至改善后的2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优化了PVC的操作流程,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也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胺碘酮致静脉炎"为活动主题,进行了现况调查,通过鱼骨图分析胺碘酮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发生率由62.90%降为29.5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丽  段建瑞 《全科护理》2012,10(7):631-632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26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采取防护措施。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82.54%,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凯丽  费丽  李占肖 《全科护理》2016,(21):2239-224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后制订活动目标与计划,进行要因分析,针对分析出的要因采取改进措施,包括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改善吞咽功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圈组成员的工作能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7.7%降至15.8%;圈组成员在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工作愉悦感、品管圈手法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圈组成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喜疗妥对小儿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为临床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预防研究:将60例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采用3M透明贴固定,不进行其他预防,观察组穿刺成功后使用3M透明贴固定,并在穿刺点上沿静脉走向一定范围内涂抹喜辽妥乳膏,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治疗研究:将输注甘露醇时发生静脉炎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喜疗妥涂抹,比较其治疗效果,观察时间为1d~5d,5d后无效者更改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3.33%、治愈率为63.33%,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20.00%,治愈率为93.33%,有效率为100.0%,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疗妥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小儿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结果: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9.32%,降至活动后23.64%。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圈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肠外营养致静脉炎发生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肠外营养静脉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圈员对实施胃肠外营养的患者进行现状调查,掌握静脉炎发生情况,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并讨论,找出发生静脉炎的要因,按品管圈的步骤进行护理。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肠外营养患者静脉炎发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圈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护患沟通能力,而且提高了护士保护静脉的意识,有效降低了肠外营养致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虎杖膏对静脉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防护作用。[方法]将9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输注20%甘露醇后给予虎杖膏外敷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虎杖膏可有效预防静脉输注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的PDA漏扫率。[方法]开展以"降低输液过程中的PDA漏扫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活动程序,针对导致护理人员输液过程中PDA漏扫率高的原因进行要因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漏扫率由活动前13.53%降至活动后3.12%,目标达成率为108.44%,进步率为76.94%,且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品管手法、积极性、沟通配合、凝聚力、自信心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PDA的漏扫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6年7月我科自发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通过要因解析,找出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要因,针对要因拟订对策并予以实施。[结果]品管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了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手册,提高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健康宣教质量,降低了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病人满意度,为临床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患者围术期静脉炎发生率。方法通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的建立,确定"降低肿瘤患者围术期静脉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及实施对策,比较QCC活动前后肿瘤患者围术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肿瘤患者围术期静脉炎发生率由47%下降到20%。结论影响肿瘤患者围术期静脉炎发生的因素较多,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分析其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护理措施,有效的降低肿瘤患者围术期静脉炎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及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选定主题,对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进行现状调查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82.14%降至改善后的21.43%,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的发生率,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病房退药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科室住院病房退药发生情况,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制定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住院病房退药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病房退药率由4.02%下降至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04.68%,进步率为77.8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住院病房的退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6.67%降至6.2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同时圈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100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原因,统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刘娟  刘永芳  包新华  车军双 《护理研究》2006,20(20):1813-1814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对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外科需输注甘露醇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输注甘露醇同时局部给予中药热敷,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疼痛程度、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明显延迟,且疼痛程度轻,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中药热敷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推迟静脉炎发生时间,减轻疼痛强度,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今福生防治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应用甘露醇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每次在输注甘露醇前喷涂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用于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发生静脉炎后也喷涂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用于治疗静脉炎;对照组输注甘露醇前未做特殊处理,如输注后发生静脉炎则用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病人致疼痛发生情况、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输液部位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可减少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减轻疼痛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液镇痛磁疗仪预防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静脉输注20%甘露醇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病人在静脉输注20%甘露醇的同时局部应用输液镇痛磁疗仪,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输注20%甘露醇,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及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局部疼痛、肿胀、麻木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静脉输注20%甘露醇的同时局部应用输液镇痛磁疗仪治疗,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或消除局部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对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外科需输注甘露醇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输注甘露醇同时局部给予中药热敷,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疼痛程度、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明显延迟,且疼痛程度轻.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中药热敷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推迟静脉炎发生时间,减轻疼痛强度,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