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钟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782-1782
目的:观察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肌电位及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作为治疗组,30例传统针刺法作为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面部肌电位检测及穴位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痊愈率为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痊愈率为33.33%。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对顽固性面神经麻痹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面部影响。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组40例。治疗组采取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进行治疗,而常规组则采取传统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穴位微循环参数和面部肌电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0例,在额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无病理电位表现的病例数分别为20例、22例、25例;常规组40例,在额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无病理电位表现的病例数分别为11例、13例、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健侧阳白穴、地仓穴和颊车穴的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P0.05)。与常规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健侧阳白穴、地仓穴和颊车穴的微循环血流量增高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缪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病理电位、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面部交叉平刺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归类的方式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比组采取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研究组采取面部交叉平刺法联合穴位注射、面部拔罐疗法综合治疗,将疗效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5%(43/45),明显高于对比组的77.78%(35/45),P0.05。结论:面部交叉平刺法联合穴位注射、面部拔罐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有效缩短病程,改善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刘雅静 《新中医》2007,39(5):51-52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面部穴位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经筋刺法治疗(主穴:阳白、颧髂、颊车),每天针刺1次,3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进行面部穴位(阳白、颧髂、颊车)微循环参数的检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2%;阳白、颊车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及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颧谬穴微循环血流量、血流速度、血细胞浓度相对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并进行面部穴位微循环血流量观察。结果治疗愈显率94%,治疗后面部穴位微循环血流量明显提高。结论“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肯定,该法能够明显改善面部微循环血流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叩刺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应用针刺结合叩刺拔罐疗法,对照组40例应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2%,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针刺结合叩刺拔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面部粉刺清除术治疗女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刺络拔罐法分二个阶段辨证分型选穴治疗,配合面部粉刺清除术,每隔3 d治疗1次,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568例中痊愈455例,显效70例,有效38例,无效5例,痊愈率为80.11%,总显效率为92.43%.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面部粉刺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透刺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面神经功能(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9%(26/31),对照组为61.3%(1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评分、面神经麻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透刺法结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结合刺络拔罐治疗Hunt综合征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经筋刺法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普通针灸治疗,时间为30 d,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2组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结合刺络拔罐治疗Hunt综合征所致面瘫疗效优于普通针灸刺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局部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辩证分析内服中药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采用刺络拔罐合内服中药治疗,起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点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和穴位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和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加刺络拔罐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颈椎病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电针加刺络拔罐)、对照组(单纯刺络拔罐),每组90例,观察两组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4.4%,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92.2%,两组临床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有病例和痊愈病例平均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加刺络拔罐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痊愈率优于单纯剌络拔罐治疗,且能减少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自血疗法加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粉刺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的44例顽固性粉刺患者,在未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实施穴位自血加刺络拔罐疗法,辅予健康指导,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约42 d,2个疗程之间间隔15 d。结果 2个疗程总有效率90.9%,无效率9.1%。结论穴位自血加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粉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雅静  王舒 《吉林中医药》2008,28(3):198-199
目的:观察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肌电图检测.结果:总有效率88.47%,痊愈率53.85%.治疗前后对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敏热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对其采用敏热灸联合刺络拔罐方法进行治疗,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35例,占70%,显效10例,占20%;好转4例,占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敏热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刺络拔罐患侧阳白、地仓等穴,隔日1次,共治疗20次。结果:总有效率93.3%,治愈率56.7%。结论:刺络拔罐疗法对顽固性面瘫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缪刺法加生物全息胚针刺治疗早期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乃据缪刺法及生物全息胚理论取穴.结果:75例治疗30次后,痊愈62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早期面神经炎配合缪刺法加生物全息胚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椎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采用大椎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93.33%,痊愈率为65%.结论:大椎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其机制可经神经体液的调节,使患者的脑脊液生成减少和回流增多,稳定了受损伤的脑细胞膜,舒缓脑血管的压力,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采用口服中药配合穴位刺络拔罐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2例(44%),好转23例(46%),未愈5例(10%),总有效率90%。结论:中药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顽固性面瘫80例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法,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顽固性面瘫实施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