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了解居民饮用桶装水卫生状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及整群抽样方法对居民桶装饮用水细菌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居民对饮水机消毒重视不够,从未消毒占到66.7%;细菌总数超标严重,桶装水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2.1%,最高超标15.3倍。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细菌总数合格率为57.7%,最高超标12.9倍;桶装矿泉水弱碱性偏多,耗氧量合格率100%,亚硝酸盐合格率偏低,为80.7%。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主要卫生问题是电导率及亚硝酸盐超标,其电导率均值是桶装矿泉水1.9倍,亚硝酸盐是桶装矿泉水5.3倍,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呈弱碱性偏多,耗氧量合格率76.9%。结论桶装饮用水存在许多卫生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充市销售的熟肉制品中亚硝酸钠含量残留情况,防止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发生。方法在南充市随机抽取零售摊点、专卖店、超市、餐厅4类制销单位共150家,采集500份熟肉制品,按GB/T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结果 500份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162份,超标率为32.40%,最大值1 431.9 mg/kg。零售摊点熟肉制品超标(42.54%)高于其他制售单位,散装熟肉制品超标(39.99%)高于定型包装,乡镇熟肉制品超标(43.28%)高于城市(25.08%)。结论亚硝酸盐在南充市售熟肉制品加工中使用较多,特别是乡镇上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宜宾地区食品中亚硝酸盐和二氧化硫的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9-2010年在宜宾市主要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采集各类样品,依据GB/T5009.33-2003和GB/T5009.34-2003对亚硝酸盐和二氧化硫进行检测.结果 43份样品中,有10份样品亚硝酸盐超标,超标率为23.3%,主要是酱卤肉超标,含量在0.037 ~0.270g/kg,最高超标9倍.46份样品中有8份样品二氧化硫超标,超标率为17.8%,主要是竹笋超标,含量在2.13 ~6.76g/kg,最高超标16.9倍.结论 在宜宾市部分食品中亚硝酸盐、二氧化硫污染仍相当严重,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盐,作为肉灌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在生产企业中得以广泛使用,但是亚硝酸盐用量过多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甚至是致癌作用,为掌握我市肉灌企业生产的肉灌制品亚硝酸盐超标原因,本文就我市肉灌企业1995-1998年生产的产品亚硝酸盐超标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血燕门     
新闻回顾 2011年8月16日,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三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达100%. 亚硝酸盐具有很强毒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此次抽检中,燕窝行业几遭覆巢之祸.据悉,这类问题血燕多来自于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熟猪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 2012年从全省18个地市随机采集16种1 368份熟猪肉样品,用国标法GB/T5009.33分析熟猪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 熟猪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为82.75 mg/kg;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判定,亚硝酸盐超标的熟猪肉制品为409份,总超标率为29.90%,其中猪肚的亚硝酸盐超标率最高为71.43%,其后依次为猪大肠58.33%、猪皮57.89%、猪心42.11%、猪头肉37.24%;城市熟猪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超标率为35.40%,高于农村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超标率26.73%;以路边摊位等环节采集到的熟猪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超标率最高为44.16%;2012年熟猪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超标率与2010年基本持平。结论 河南省熟猪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情况比较严重,监管部门应针对相关环节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市售酱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水平,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兰州、白银、通渭三地选择居民消费量大的超市、农贸市场、零售商店进行酱腌菜的随机抽样,样品包括定型包装与散装,对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采用GB 5009.33—2016中的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测定。结果三市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兰州地区合格率明显低于其他两地。本调查共监测酱腌菜198份,其中187份样品亚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标准,11份超标,总合格率为94.4%。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达41.3 mg/kg,为国家标准的2.1倍,散装酱腌菜超标情况高于定型包装,农贸市场销售商品超标率高于超市及零售商店。结论市售酱腌菜中亚硝酸盐整体情况较好,但仍有超标现象,尤以农贸市场散装酱腌菜超标情况最为突出,建议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8.
对齐齐哈尔市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齐齐哈尔市区地产的105份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检出范围为0.03~4.15g/kg,总检出率为100%,总超标率为46.7%,最高超标12.83倍。检出亚硝酸盐残留量酱囱肉类高于灌肠类。其中灌肠类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国营企业高于集体企业,酱囱肉类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个体高于集体企业。由此可见,该市肉制品加工业使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问题较严重,以示加强肉制品加工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与改革肉制品加工中发色工艺的必要性、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不少消费者在吃的问题上犯了难,从添加剂到瘦肉精,从地沟油到“一滴香”,从亚硝酸盐超标的鸡腿到农药残留过多的蔬果……老百姓们不禁想问,究竟什么才可以吃?究竟该怎么吃才能放心?我们可以听听食品安全专家、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培根教授的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9日,本中心接到南汇区朝阳水厂电话,称其供水范围内上海某乳业公司怀疑自来水中亚硝酸盐超标,引起其生产的牛奶亚硝酸盐超标。为确认事故发生原因,我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流通领域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状况,分析残留量超标的主要原因,为以后的监督检查工作提出参考性建议。方法不定期随机抽样,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现场进行监测。结果共检测各类熟肉制品275份,亚硝酸盐残留量合格率为62.91%。结论张家口市流通领域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情况仍然很严重,应加强对熟肉制品食品从业人员的科学加工意识、卫生知识培训和资格认证及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宝安区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状况,评估因熟肉制品亚硝酸盐超标而引发中毒的风险程度。方法采用多阶段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采集250份熟肉样品。样品亚硝酸盐残留量按GB/T 5009.33-2008规定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依据GB 2760-2007规定的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 mg/kg的标准进行判定。结果亚硝酸盐检出率为52.4%,检出值小于10 mg/kg(含未检出者)占总样品数的92.8%。共检测出3份超标,超标率为1.2%。结论宝安区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发生中毒事件的风险低。  相似文献   

13.
2011—2012年大连市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连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方法按照《大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11—2012年采集的160份熟肉制品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结果亚硝酸盐检出率为59.4%,超标率为6.2%,最大值121.7me,/kg;10份超标样品为6份酱卤肉制品与4份熏烤肉制品;散装样品检出率为70.5%,定型包装检出率为38.2%,两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硝酸盐在熟肉制品加工中使用较为普遍,在农贸市场上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的监测和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亚硝酸盐在市售熟肉制品中的污染情况和健康风险.方法 分析2008年上海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污染监测资料,结合膳食摄入数据,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膳食暴露值估算,以亚硝酸盐的ADI值为参考对本市居民通过肉制品摄入的亚硝酸盐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估.结果 上海市售熟肉制品亚硝酸盐超标率为2.75%,平均检出值为0.008 g/kg;其中散装酱卤肉类超标较严重,总体超标率为3.48%,牛羊肉制品超标较多,超标率分别为7.47%和4.88%.普通居民通过熟肉制品每日摄入亚硝酸盐量大于0.07 mg/kg·bw(ADI)的概率为4.81%.结论 上海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既有导致极少数人急性中毒的风险,也有导致部分人群(约4.8%)受到亚硝酸盐的慢性毒害的风险,应大力宣传有关亚硝酸盐的知识,加强监管和抽检力度.  相似文献   

15.
熟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为此,于1999年1~3月份对肉制品生产企业管理和使用亚硝酸盐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 亚硝酸盐的管理与使用情况 调查中发现,企业对所购进的亚硝酸盐出入库无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对肉制品生产时所添加的亚硝酸盐不进行严格称量,有的配料员用手抓,用勺子随意添加,有些企业亚硝酸盐的保管与使用人更换频繁。12 生产过程中不按工艺规范使用亚硝酸盐 企业为能在夏季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加大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使用量。部分企业为追求高产量,缩短原料肉与亚硝酸…  相似文献   

16.
胡红梅  刘兆荣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69-2070
目的调查山东省博兴县水源水质变化规律,解决供水中出现的源水恶化导致的水质超标问题。方法常规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法》GB5750—85进行水质检验。结果3—5月份水质开始出现恶化,浊度升高,6-10月份以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等超标为特点,11月到次年2月水质稳定良好。结论水质变化的周期特征与水库蓄水状况及污染物,气候及气温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腌制时间和温度对肉灌制品原料肉中亚硝盐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腌制时间和温度对肉灌制品原料肉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温度越高(10℃—23℃)时间越长(0—60h)亚硝酸盐残留量越低(P<0.05方差分析)。亚硝酸盐添加量小于最大允许使用量,若腌制温度和时间不合理,亦可导致成品肠中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加格达奇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检测了加格达奇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结果共检测各类熟肉制品622份,亚硝酸盐残留量合格率为70.42%。结论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情况仍然很严重,应加强对熟内制品加工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和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晋州市管洽村杨某一家三口因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谗嘴鸡引起食用者恶心、呕吐、心悸、头昏、口指紫绀症状,被及时送医院急救。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认这是一起亚硝酸盐超标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治疗痊愈。这起食物中毒事故提醒我们要对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岛市食品加工企业的卫生状况,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方法]对2001~2003年青岛市10类食品行业监督检查及抽样检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督检查食品加工企业368户(次),部分企业存在卫生问题。检测10类食品1990份样品,不合格的182份,其中微生物指标超标92份,均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理化指标超标90份,为人工合成色素、汞、过氧化苯甲酰、亚硝酸盐超标。[结论]青岛市食品加工企业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应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