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以实时二维和加压探头观察,彩色血流显示和频谱多普勒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及栓塞的程度。结果 左下肢血栓42例,右下肢血栓17例,双下肢血栓1例。完全性栓塞95部位,不完全性栓塞23部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无创、准确、高度敏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5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栓部位为72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为63处,检出率为8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检查具有特异性强、无创、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可以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提供一种方法。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观察血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以及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结果 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急性血栓16例(占50%),亚急性血栓4例(占12.5%),慢性血栓12例(占37.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下肢深静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态,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刘琳 《中原医刊》2007,34(4):35-3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临床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8例(97条病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及上行性静脉造影检查。结果 彩超共检出阳性患者84例(91条病肢)。超声诊断敏感性为95.3%,准确性为97.2%;下肢深静脉各段均可形成血栓。以股静脉段患病率最高29.7%;左下肢患病例数明显多于右下肢,两者之比2.3:1。结论 急慢性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各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及可重复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春梅  钟毓东  陈琴  张乃平 《西部医学》2010,22(10):1913-1914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DFI诊断的62例下肢DVT患者在不同病变期的声像图特点。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变血管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频谱多普勒均有差异显著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做为首选检查方法,并可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赵平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80-881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急性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两侧下肢深静脉及伴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动脉血流速度的测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患侧股、腘静脉内径明显较健侧增宽(P〈0.01),两侧股、胭动脉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3,患侧股、腘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较健侧增快(P〈0.01),而两侧的舒张期反向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深静脉内径增宽,而其伴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是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间接征象,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1643-1644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疑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德国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结果:18例患者经过超声检测17例作出明确诊断(94.44%,17/18),右侧为6例,左侧为11例,二维图像显示急性期的血栓多呈实质性低回声,内膜回声尚均匀,血流充盈缺损,并形成“轨道征”或“轮廓征”。大部分彩色血流充盈缺损,血流变细、边缘不整、流速明显减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故可做为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的有效随诊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12例临床疑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例临床疑诊病例,彩超明确检出深静脉血栓83例,其中中央型25例,周围型40例,混合型1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图像清晰直观,能明确栓塞的部位及测定栓塞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38例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行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数字成像顺行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能够明显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超声图像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的1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者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68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29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其中完全性血栓梗阻65例,不完全性血栓梗阻48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的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大小、形成部位以及血栓形成后对血管腔梗阻的程度.结果 52例患者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42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其中完全性梗阻38例,不完全梗阻14例.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任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82-83,F0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90例病例,以实时二维和加压探头观察,彩色血流显示(CDFI)和频谱多普勒(PW)检测,观察静脉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及栓塞程度。结果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90例,其中双下肢血栓8例,左下肢血栓67例,右下肢血栓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及手术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价值,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图像特征、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更好的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确诊有赖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现对我院2006年5月~2007年2月间3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多谱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的价值.结果 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其中左下肢血栓27例,右下肢血栓13例,双下肢血栓2例.结论 虽然彩色多谱勒不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唯一检查方法,但是彩色多谱勒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创、准确、高度敏感、简便易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已是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霞  刘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966-968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年间68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特别是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患者的诊治并提出早期诊断体会。结果: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栓子脱落引起的肺栓塞。结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预后,为治疗争取时间。结合静脉超声和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大大减少静脉造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系统,对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进行诊断检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下肢深静脉的检查与诊断,确保患者诊断结果.结果: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13例患者为左下肢血栓形成,6例患者为右下肢血栓形成,3例患者为双下肢血栓形成,通过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病史22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均被诊断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对确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证据,很好地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45例、53条病肢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中央型20例,周围型15例,混合型10例,以股静脉段患病率最高(43%),左下肢患病例数明显多于右下肢,左、右之比为2.6: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51例下肢进行彩超检查。结果:CDFI可清晰显示下肢深静脉的解剖图像,检出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82.4%),其他疾病9例(17.6%)。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为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声像特征,检出敏感性高,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3年7月以来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CDFI)对临床疑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21例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认为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判定有重要的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部位及超声特点。方法 用GE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管壁、管腔以及血栓的形态类型、管腔阻塞情况、血栓部位大小及显示管腔血流充填缺盈情况等。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Ⅱ型(中央型)明显多于Ⅰ 型和Ⅲ型,左右侧病肢之比为3.4:1,左下肢明显多于右下肢。结论 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肢上行性静脉造影的方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有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与下肢上行性静脉造影的结果相符合,准确率为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快捷、图像显示直观,且可以了解静脉血管的血流状态及血管内的病变情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