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服用氢氯噻嗪(HCTZ)6周后,按不同α-adducin基因型和CYP11B2基因型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组合患者的血压下降值.结果 α1-adducin基因TT、TG、GG基因型患者收缩压均下降,TT基因型收缩压下降值显著大于TG、GG型(P<0.01);CYPllB2基因CC、CT和TT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亦均下降,但下降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T α-adducin×CC CYP11B2基因型组合患者收缩压下降值与其他基因型组合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醛固酮浓度和TT α-adducin基因型、TT α1adducin×CC CYP11B2基因型组合是影响患者收缩压下降的主要因素.认为α-adducin基因TT α-adducin基因型与HCTZ的降压疗效相关;TT α-adducin×CC CYP11B2基因型组合患者对HCTZ的降压反应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829例高血压病(EH)患者同时服用氢氯噻嗪12·5mg(1次/d),6周后资料完整的785例患者按不同ACE基因型和CYP11B2基因型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基因型组合间血压下降值有无差别。结果服用氢氯噻嗪6周后,ACE基因II、ID、DD型患者收缩压分别下降(5·1±14·8)mmHg(1mmHg=0·133kPa)、(4·8±16·3)mmHg和(9·4±15·7)mmHg,DD型患者下降值大于II、ID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CYP11B2基因TT、TC、CC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分别为(5·8±16·2)mmHg、(5·5±14·9)mmHg和(7·6±16·1)mmH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D+CC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为(10·6±12·3)mmHg,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D基因型和治疗前醛固酮浓度是影响患者坐位收缩压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ACE基因的DD型与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相关,CYP11B2基因CC型、DD+CC型患者对氢氯噻嗪的降压反应可能优于其他基因组合患者。  相似文献   

3.
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u SL  Li DQ  Li HF  Yu Q  Li Y  Zhao HY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0):880-88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8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共6周,用PCR—RFLP方法检测α-内收蛋白基因第10外显子G614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资料完整的7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IT、GT、GG三种基因型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降压疗效。结果含T等位基因患者的△舒张压(DBP)、A平均动脉压(MAP)值大于GG基因型患者的ADBP、A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的△收缩压(SBP)、AMAP值大于GT、GG基因型患者的ASBP、A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的降压有效率高于GT、GG基因型患者的降压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治疗前SBP水平是影响收缩压下降值的主要因素。结论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相关,TT基因型患者的降压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5 18例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服用氢氯噻嗪 12 5mg ,每日 1次 ,共 6周。资料完整的 5 0 4例患者按II、ID、DD三种基因型分组 ,比较不同基因型间的降压疗效。结果 II、ID、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分别为 5 7mmHg(1mmHg =0 133kPa)、5 1mmHg、10 4mmHg ,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大II、ID两型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三组间舒张压下降值、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DD基因型、治疗前醛固酮水平、血钠水平是影响收缩压下降值的主要因素。结论 不同ACE基因型患者对氢氯噻嗪的反应存在差异 ,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α-adducin基因G614T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8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氢氯噻嗪12.5mg,1次/d,6周后资料完整的754例患者按不同ACE基因型和α-adducin基因型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组和组合基因型组血压下降值.结果服用氢氯噻嗪6周后,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大于II、ID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大于GG、GT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GT基因型患者舒张压下降值大于GG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D基因型、TT基因型、DD+TT组合基因型、治疗前醛固酮(Ald)水平是影响患者收缩压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α-adducin基因G614T多态性均与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相关;DD+TT组合基因型对HCTZ的降压反应可能优于其他组合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和α-adducin基因G614T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8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氢氯噻嗪12.5mg,1次/d,6周后资料完整的754例患者按不同ACE基因型和α-adducin基因型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组和组合基因型组血压下降值。结果 服用氢氯噻嗪6周后,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大于II、ID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大于GG、GT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GT基因型患者舒张压下降值大于GG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D基因型、TT基因型、DD TT组合基因型、治疗前醛固酮(Ald)水平是影响患者收缩压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α-adducin基因G614T多态性均与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相关;DD TT组合基因型对HCTZ的降压反应可能优于其他组合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氢氯噻嗪(HCTZ)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HCTZ 6周后,按不同ACE基因型和AT1R基因型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组合患者的血压下降值.结果 ACE基因DD、ID、II基因型患者收缩压均下降,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显著大于ID、II型患者(P<0.05);AT1R基因AC(CC)和AA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D AC(CC)基因型组合患者收缩压亦下降,与其他基因型组合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醛固酮浓度和DD基因型是影响患者收缩压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 ACE基因的DD基因型与HCTZ的降压疗效相关;AT1R基因AC(CC)、DD AC(CC)型组合患者对HCTZ的降压反应可能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NB3C825T基因多态性与坎地沙坦酯及复方坎地沙坦酯(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6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坎地沙坦酯片及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片治疗8周,定期随访取得血压下降数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GNB3基因型。利用协方差分析各基因型与两药物降压疗效的关系。结果服用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复方的病人血压下降值明显高于单独服用坎地沙坦酯的病人血压下降值(P〈0.05)。GNB3825T等位基因在入选的高血压病人中频率为45.16%。与多数国人报道结果一致。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服用两种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在GNB3C825T各基因型高血压患者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NB3C825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坎地沙坦酯及坎地沙坦酯+氢氯噻嗪降压疗效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上皮钠通道在调节机体血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基因变异可影响血压的变化。本研究拟验证上皮钠通道基因变异与高血压、高血压人群服用氢氯噻嗪后的降压效果,及与氢氯噻嗪低血钾及高血糖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两组高血压病例对照人群(分别为1 642例及609例)检测上皮钠通道基因型。并对542例高血压患者给予2周的氢氯噻嗪单药降压治疗,测量基线血钾、血糖等生化指标。经过长期随访,共获得456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平均随访31个月,再次测量血钾、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SCNN1Ars2071244的G等位基因在两组高血压病例对照人群中均与高血压显著相关(OR:1.528,95%CI:1.138~2.051,P=0.005及OR:2.032,95%CI:1.292~3.194,P=0.002)。矫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在两组人群中相关性仍显著(OR:1.429,95%CI:1.042~1.960,P=0.027及OR:1.779,95%CI:1.098~2.884,P=0.019)。氢氯噻嗪服药两周后,携带rs2071244G等位基因的患者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比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具有更显著的降压效果。携带rs2071244G等位基因的患者收缩压下降26.7 mm Hg,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收缩压下降20.1 mm Hg(P=0.026)。携带G等位基因的患者舒张压下降13.2 mm Hg,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舒张压下降9.8 mm Hg(P=0.014)。在高血压人群中,服用氢氯噻嗪之前及服用后随访时,SCNN1Ars2071244不同基因型之间血钾及血糖水平、血钾及血糖变化幅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皮钠通道SCNN1A基因变异rs2071244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更敏感,但与氢氯噻嗪对血钾、血糖的不良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T/C和α内收蛋白(αadducin)基因G614T不同基因多态性组合与氢氯噻嗪(HCTZ)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829例EH患者同时服用HCTZ12.5mg,1次/d,共6周。资料完整的716例患者按ACE、CYP11B2及αadducin不同基因多态性组合,比较不同基因多态性组合患者的降压疗效。结果27种不同多态性组合中,ACEID CYPTT αadducinTG多态性组合在患者中分布频率最高(ACEDD CYPTC αadducinTT)基因多态性组合的患者收缩压下降值最大(17.7±30.5)mmHg,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多态性组合(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ACE基因DD型、αadducin基因TT型、ACEDD CYP11B2TC αadducinTT基因多态性组合等是影响患者收缩压下降值的主要因素。结论不同ACE基因I/D、CYP11B2基因344T/C、αadducin基因G614T多态性组合患者对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存在差异;ACEDD CYP11B2TC αadducinTT基因多态性组合对HCTZ的降压疗效优于其他基因多态性组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给予氢氯噻嗪12.5mg和25mg两种剂量,每日晨起1次口服,观察8周。比较两种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12.5mg组和25mg组氢氯噻嗪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它们的降压幅度、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生化指标:12.5mg和25mg氢氯噻嗪治疗后,患者均出现血清钾下降及血尿酸值增加,但服用25mg氢氯噻嗪对患者影响更明显,且出现血糖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服用12.5mg剂量的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1、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与每日25mg剂量的氢氯噻嗪相比,降压作用相当,但对生化影响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T/C和α-内收蛋白(α-adducin)基因G614T不同基因多态性组合与氢氯噻嗪(HCTZ)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829例EH患者同时服用HCTZ 12.5 mg,1次/d,共6周.资料完整的716例患者按ACE、CYP11B2及α-adducin不同基因多态性组合,比较不同基因多态性组合患者的降压疗效.结果27种不同多态性组合中,ACE-ID CYP-TT α-adducin-TG多态性组合在患者中分布频率最高(ACE-DD CYP-TC α-adducin-TT)基因多态性组合的患者收缩压下降值最大(17.7±30.5)mm Hg,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多态性组合(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ACE基因DD型、α-adducin基因-TT型、ACE-DD十CYP11B2-TC α-adducin-TT基因多态性组合等是影响患者收缩压下降值的主要因素.结论不同ACE基因I/D、CYP11B2基因-344T/C、α-adducin基因G614T多态性组合患者对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存在差异;ACE-DD CYP11B2-TC α-adducin-TT基因多态性组合对HCTZ的降压疗效优于其他基因多态性组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不同高血压病(EH)患者群体及个体间对氢氯噻嗪呈现不同的降压反应。可能与遗传有关;基于血管紧张素I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EH的发病密切相关。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们观察了氢氯噻嗪对不同ATIR基因型EH患者的降压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伲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单用以及与氢氯噻嗪、螺内酯联合用药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中心门诊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伲福达与氢氯噻嗪、螺内酯联合用药和伲福达单独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其他降压以外的益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伲福达联合氢氯噻嗪、螺内酯应用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内收蛋白(α-adduc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3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和184例血压正常者(NE)的α-adducin基因Gly460Trp多态性。并测定各组人群的诊室血压、24h血压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其中72例应用氢氯噻嗪降压4周,测定用药前后的血压指标。结果:EH组和NE组的α-adducin基因Gly460Trp多态性的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各项血压指标差异也无显著性。但含T等位基因者使用氢氯噻嗪治疗4周后血压下降值明显大于不含T等位基因者(P<0·05)。结论:α-adducin基因Cly460Trp多态性与北京汉族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无关。但可能是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张国欣 《山东医药》2009,49(49):48-4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25mg口服,B组给予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12.5mg口服,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血压、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8.9%、84.4%,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6.7%、64..4%,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钾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生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通过动态血压监测选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和替米沙坦合用氢氯噻嗪组,治疗4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日间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夜间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夜间血压下降更为明显。结论两组治疗后均可以使血压的昼夜节律由非杓型转为杓型,替米沙坦合用氢氯噻嗪对夜间血压的降压作用更大,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给予氯沙坦钾50mg每日一次,同时合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一次,均晨顿服,疗程共4周.并记录ABPM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前后血压显著下降(P<0.05),总有效率为87%,白天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致相同,保持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论 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对轻中度高血压是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氢氯噻嗪片用于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对比。方法选取110例Ⅱ、Ⅲ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55例)和氢氯噻嗪组(55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早上1次,厄贝沙坦片150 mg,早上1次;氢氯噻嗪组给予氢氯噻嗪片25 mg,早上1次,厄贝沙坦片150 mg,早上1次,观察纳入时和治疗14 d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比氢氯噻嗪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08,P=0.016)。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氢氯噻嗪片均能降低Ⅱ、Ⅲ级老年高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氢氯噻嗪片作用持续时间长,起效快,降压平稳,容易达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关系及氢氯噻嗪对血浆醛固酮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6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11B2基因型同时测定其血浆ALD浓度,然后均服用HCTZ 12.5 mg/d,6周后资料完整的659例患者按TT、CT、CC 3种基因型分组,观察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浆ALD浓度的变化.结果 CC基因型患者基线血浆ALD浓度为(173.96±57.08)pg/mL,高于TT、CT型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服6周HCTZ后3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均增高,增高幅度分别为(90.71±88.57)pg/mL,(65.45±73.71)pg/mL,(58.17±98.97)pg/mL.TT、CT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有统计学差异,CC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ΔALD在3组基因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C基因与患者血浆ALD浓度高与其他两型;服HCTZ后血浆ALD水平上升,CC基因型患者上升幅度小于TT、CT基因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