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跟腱外伤病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人体跟腱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分析14例有跟腱病变病例,归纳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兽根据MRI图像诊断跟腱完全撕裂6例,磁共振特征性表现为跟腱肌腱不规则增粗,跟腱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跟腱肌腱断端交错改变,在T2WI、T2wI上其内呈混杂信号;部分撕裂8例,MRI表现为跟腱肌腰增粗、宽径/前后径比值变小,在T2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在矢状位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跟腱外伤所致炎性感染2例,MRI表现为肌腱增粗,边缘毛糙、模糊不清,周围软组织肿胀。手术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完全撕裂8例,部分撕裂6例,外伤所致爽性感染1例。结论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跟腱病变,完全可以准确评估损伤撕裂的位置及程度,可以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闭合性跟腱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闭合性跟腱撕裂患者经低场强MRI扫描,MRI采用矢状面T1WI、T2WI、STIR、2D FLASH T2*WI,冠状位T1WI,横断面2D FLASH T2*WI.结果 完全性跟腱损伤29例,MR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交错呈“毛刷”状或回缩呈“杵”状改变,在T1WI、T2W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部分性跟腱损伤8例,MRI表现为肌腱增粗,在T1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住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其中3例完全性跟腱撕裂合并部分性跟腱撕裂,7例跟腱断端间及周围血肿,22例腱周软组织肿胀及腱周积液,25例跟腱前脂肪垫模糊,4例合并骨挫伤.结论 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跟腱撕裂的程度和部位,有利于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MRI是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跟腱外伤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跟腱外伤患者20例,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对特征性表现回顾.结果 本组选取的病例,经MRI检查示,9例跟腱完全性损伤,MRI以跟腱肌腱形态经观察显示极不规整,存在广泛增粗,检测跟腱肌腱束,呈中断状态,T1WI、T2WI在肌腱内表现为混杂性信号为;11例跟腱部分性损伤,MRI以肌腱增粗,肌腱在T1WI、T2WI上,呈局限性高信号,观察肌腱束,呈不规则和毛糙状特征表现.手术病检示,9例为完全性损伤,11例为部分性损伤.敏感度为100%.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可对跟腱图像清晰显示,可观察跟腱肌腱内形态及发生病变的情况,对跟腱损伤程度、范围、位置准确评估,并可对跟腱损伤性质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跟腱外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跟腱外伤患者,均行核磁共振成像数检查,回顾分析58例患者的诊断资料,并分析其跟腱外伤的影像学特征表现。结果 58例经MRI检查后,发现23例跟腱完全性损伤、35例跟腱部分性损伤,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其中跟腱完全性损伤MRI表现特征为:跟腱肌腱出现广泛增粗,且形态极为不规整,可见跟腱肌腱束呈连续性完全中断状态,且肌腱中的T1WI、T2WI为混杂性信号;跟腱部分性损伤的MRI表现特征为:肌腱增粗,肌腱束毛躁且不规则,肌腱中的T1WI、T2WI为局限性高信号。结论对跟腱外伤患者予以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可获取清晰的图像,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跟腱肌腱形态和病变情况,可根据图像显示信息准确评估损伤跟腱的具体位置、损伤范围,准确判断其损伤性质,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跟腱撕裂的MRI表现及低场强MRI对跟腱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36例跟腱撕裂患者的低场强MRI表现,36例患者均有急性踝关节外伤史.结果:低场强MRI诊断跟腱完全撕裂10例、部分撕裂26例,MRI特征表现为跟腱增粗或扭曲,腱束连续性中断或部分中断,跟腱内信号异常,在T1WI、T2WI、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或局限性高信号.结论:低场强MRI能清晰显示跟腱撕裂的部位、程度,对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外伤性跟腱撕裂的磁共振(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20例外伤性跟腱撕裂的MRI表现,MR成像采用SE序列失状面T1WI,T2WI和脂肪抑制成像,横断面T1WI成像。结果撕裂部位在跟腱部上段8例,中段12例,可上下延续;完全性撕裂7例,其中5例连续性完全性中断分离、回抽呈“杵”形改变,2例跟腱断端呈完全交错“毛刷”状;部分性撕裂13例,跟腱部分连续性中断4例,跟腱内片状、条形高信号,跟腱不同程度的增粗,边缘不规则8例;所有病例均有跟腱周围积液或少量出血。结论 MRI是检查外伤性跟腱撕裂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可直接显示跟腱形态和腱内结构变化的信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跟腱断裂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跟腱断裂的MRI表现,MRI采用SE序列矢状面T1WI,T2WI和脂肪抑制成像,横断面T1WI成像.结果 断裂部位在跟腱部上段8例,中段12例,可上下延续;完全性断裂7例其中5例连续性完全性中断分离、回抽呈"杵"形改变,2例跟腱断端呈完全交错"毛刷"状;部分性断裂13例,跟腱部分连续性中断4例,跟腱内片状、条形高信号,跟腱不同程度的增粗,边缘不规则8例;所有病例均有跟腱周围积液或少量出血.结论 MRI是检查跟腱断裂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可直接显示跟腱形态和腱内结构变化的信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志根  黄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92-93,161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隐匿性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隐匿性踝关节损伤而X线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的36例外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6例均表现为隐匿性骨折。其中一处骨折8例,二处骨折22例,三处及以上骨折6例,表现为斑片状T1WI低或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高或稍高信号或等信号,STIR均表现为高信号,边界欠清;伴跟腱部分撕裂8例,表现为跟腱增粗,跟腱前缘浅凹消失,其内可见点片状高信号影;内侧副韧带部分撕裂2例,外侧副韧带部分撕裂6例,表现为韧带内出现信号增高或韧带周围软组织肿胀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改变。结论MRI能准确诊断隐匿性骨折,并可发现韧带、肌腱损伤,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跟腱断裂的MRI表现,MRI采用SE序列矢状面T1WI,T2WI和脂肪抑制成像,横断面T1WI成像。结果断裂部位在跟腱部上段8例,中段12例,可上下延续;完全性断裂7例其中5例连续性完全性中断分离、回抽呈“杵”形改变,2例跟腱断端呈完全交错“毛刷”状;部分性断裂13例,跟腱部分连续性中断4例,跟腱内片状、条形高信号,跟腱不同程度的增粗,边缘不规则8例;所有病例均有跟腱周围积液或少量出血。结论MRI是检查跟腱断裂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可直接显示跟腱形态和腱内结构变化的信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在跟腱撕裂中的诊断价值,包括部分撕裂、完全撕裂。方法分析25例有急性外伤病史的踝关节,经手术证实跟腱完全撕裂的14例,将其手术结果与MRI表现对照,手术结果与MRI表现一致。结果 25例患者MRI均有异常表现,18例诊断跟腱完全撕裂,7例部分撕裂,表现为跟腱内信号增高、增粗、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跟腱撕裂的部位和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高频超声及MRI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最佳依据。方法对73例临床怀疑为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进行超声及MRI检查,归纳总结二者的图像特征及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手术确诊陈旧性跟腱完全断裂44例,部分断裂9例。超声诊断完全断裂40例,部分断裂3例。MRI诊断完全断裂43例,部分断裂8例。超声与MRI诊断陈旧性跟腱完全断裂无明显差别,而对于陈旧性跟腱部分断裂,超声诊断价值低于MRI。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陈旧性跟腱断裂的首选筛查方式,术前结合MRI检查更有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岳莉  苏畅  吴迪 《中国民康医学》2013,(2):11+85-11,8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应用及其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高频超声诊断的跟腱断裂并结合临床及手术对比分析,总结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声像图特征,明确高频超声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25例患者中,完全性跟腱断裂13例,不完全性跟腱断裂11例,跟腱挫裂伤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96%。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高频超声对27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患侧及健侧跟腱进行纵向、横向扫查和动态探测,分析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7例患者中,24例患者超声诊断为跟腱完全断裂,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回声连续性中断,断端间可见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3例患者超声诊断跟腱部分断裂,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部分纤维中断.术中所见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跟腱的结构变化,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腓骨长肌腱移位重建跟腱的术式,并在临床应用于20例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跳跃伤12例,砸伤4例,踏空伤及自发伤各2例。均为陈旧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1天~3个月。全部患者均为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完全性断裂4例,不完全性断裂16例。结果:临床应用20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获随访18~24个月,无再断裂发生,无皮肤坏死等手术并发症。按照Am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14例,良6例,优良率100%,跟腱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骨长肌腱移位修复跟腱对于陈旧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跟腱断裂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跟腱断裂伤术后的声像图特征,重点观察跟腱包膜、连续性、内部回声及周边软组织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连续性完整119例,部分再断裂17例,完全再断裂11例;合并感染4例;合并粘连10例;异物残留4例。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评价跟腱断裂伤术后愈合情况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鲜跟腱断裂急诊手术的优点。方法收集2006-01~2010-12间,采取新鲜跟腱断裂急诊手术治疗41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按Amer-lindholm评定法全优,并胜任其工作。结论新鲜跟腱断裂急诊手术,手术方式简单,最大程度保留肌腱功能,减少病残。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跟腱断裂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 1983~ 1998年收治的 3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缺乏对此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未进行仔细的专科体检 ,是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治疗方法较多 ,其中采取Bunnell氏抽出钢丝缝合术治疗的 15例 ,较屈膝跖屈石膏固定、直接缝合术、自体筋膜条修补术和肌膜瓣翻转修补术治疗效果好。结论 :Thompson试验对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诊断意义 ,Bunnell氏抽出钢丝逢合术是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跟腱撕裂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跟腱撕裂的MRI表现及临床症状。结果部分性跟腱撕裂4例,完全性跟腱撕裂11例。跟腱撕裂位于跟腱-跟骨附着部位上方2.5~10.7cm,平均(4.9±1.8)cm。主要MRI表现为跟腱增粗或扭曲变形、腱内信号增高、跟腱纤维束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跟腱撕裂的程度、位置等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