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项背部肌筋膜炎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项背部肌筋膜炎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5例。实验组予以小针刀治疗,参照组则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参照的85.71%,满足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对项背部肌筋膜炎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能够提高质量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可将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邓玉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52-152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针刺组,分别用热敏灸和针刺治疗。结果:热敏灸组治愈率为86.9%,对照组为65.2%。结论:热敏灸治疗对肌筋膜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腰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腰肌筋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均采用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同时行健康宣教.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化改良Oswestry问卷调查表[1-4]进行评分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内治疗前、后得分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得分差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疗程缩短(P<0.01),复发率降低(P<0.01).结论 对腰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缩短疗程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腰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腰肌筋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均采用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同时行健康宣教.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化改良Oswestry问卷调查表[1-4]进行评分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内治疗前、后得分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得分差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疗程缩短(P<0.01),复发率降低(P<0.01).结论 对腰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缩短疗程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项背筋膜炎的运动锻炼方法。方法:2009年4月—2010年5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项背部筋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仰头缩颈扩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唑沙宗片口服,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两组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S评分、颈残障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痊愈37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采用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为防治项背部肌筋膜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而又舒适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项背筋膜炎的运动锻炼方法。方法:2009年4月—2010年5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项背部筋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仰头缩颈扩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唑沙宗片口服,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两组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S评分、颈残障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痊愈37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采用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为防治项背部肌筋膜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而又舒适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温筋通络法治疗肌筋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0例肌筋膜炎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0例和对照组220例。治疗组给予温筋通络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康复理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2.27%,优于对照组的49.55%。治疗组总体疗效、痊愈率、VAS评分改善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痊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筋通络法治疗肌筋膜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松筋针和小针刀两种微创疗法治疗腰臀部慢性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松筋针组、小针刀组和松针针刀组,每组40例,疗效采用VAS评分法评定。结果松筋针组和小针刀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松针针刀组分别与松筋针组、小针刀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筋针和小针刀治疗腰臀部慢性肌筋膜炎均安全、有效,两种针具具有互补性,两者合用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温筋通络综合疗法治疗肌筋膜炎进行成本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方法,选择180例肌筋膜炎患者分别接受温筋通络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和常规康复理疗(对照组),计算并比较两组的成本效果。结果:两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565.2和956.3;在达到相同的愈显率时,治疗组比对照组节省391.1元,费用为对照组的59.1%;以对照组为基准,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1245.3,治疗组每增加1%的愈显率将比对照组节省12.45元;两组的成本效果相对于医疗价格稳定。结论:温筋通络综合疗法治疗肌筋膜炎在疗效、治疗成本等方面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点刺放血治疗小腿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共观察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腿部肌筋膜炎患者81例,其中小针刀结合点刺放血治疗组41例,中医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对此两组疗效。[结果]小针刀结合点刺放血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结合点刺放血治疗小腿部肌筋膜炎可使局部粘连迅速解除,操作简单、痛苦小、见效快、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1.
姜梅  彭天忠 《中医学报》2022,37(1):197-200
目的:观察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法,对照组给予针刺+TD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自2014.5~2015.3期间,收入我院的4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支法择时针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每组21例。结果:治疗组21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高达90.48%;对照组21例患者中,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19%。结论: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的方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不仅经济安全,而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肌筋膜炎患者78例,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30例,显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在患者上背部夹脊处和肩部寻找明显的压痛区,在疼痛明显区域进行埋线治疗。结果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32例,临床治愈24例(75.00%),显效8例(25.00%),总有效率100.00%。结论原始点埋线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彭英  彭兴甫  牟洪宇  易明亮  朱德军  余茜   《四川医学》2017,38(10):1165-116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得宝松联合臭氧注射在跖肌筋膜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跖肌筋膜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3例: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得宝松2.5mg+2%利多卡因1 m L+0.9%生理盐水1m L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得宝松2.5mg+2%利多卡因1m L+0.9%生理盐水1m L充分混匀后注射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跖肌筋膜炎的疗效。结果 66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试验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9.4%,总有效率87.9%,两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跖肌筋膜厚度在治疗后都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得宝松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跖肌筋膜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结合物理康复疗法治疗肌筋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康复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定级(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合物理康复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物理康复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运动损伤性腰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运动损伤性腰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移动功能、行走功能、括约肌控制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移动功能评分、行走功能评分、括约肌控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功能锻炼相比,功能锻炼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运动损伤性腰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独立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肌与骨骼超声在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37例,测量并比较患者患侧、健侧足底筋膜厚度,评价足底筋膜厚度重复性测量信度。结果:患侧、健侧足底筋膜厚度重复性测量信度分别为0.86、0.91,有较好的重复性测量信度,患侧足底筋膜厚度显著厚于健侧足底筋膜厚度(P<0.01)。结论:肌与骨骼超声可有效地测量足底筋膜厚度,为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及电针排剌法配合火罐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 28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采用电针及电针排刺:配合火罐治疗.结果 痊愈25例,有效3例,有效率100%.结论 电针及电针排剌法配合火罐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显著,且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浮针结合针刀(浮针刀)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共有8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平等分,第一组为浮针刀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针刀治疗,第二组为针灸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中,没有按要求完成治疗的,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其他全部完成治疗,3个疗程且进行了比较。结果浮针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针灸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9.7%,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刀临床效果很好,对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优于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