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日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个社会问题。老年性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给医学及社会带来的难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一词最早于 1885年由Pronmer首先提出。其定义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 (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的绝对减少 ,从而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的一组疾病[1] 。而1999年 10月 2 2日通过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 )》 ,中 ,将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定义为 :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 (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 ,皮质骨多孔、变薄 )为特…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1984~2005年间收治29例PT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1例。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呕吐、黄疸、消瘦、腹部包块等为本组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6例,均发现病灶。胃镜检查18例,9例发现病灶。B超检查20例,12例发现包块。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7例,6例确诊。CT检查5例,4例确诊。全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1年。良性肿瘤均存活,恶性肿瘤死亡儿例,2年内死亡10例,5年死亡1例,10例生存,最长1例20年。结论 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呕吐是十二指肠肿瘤的最常见症状。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癌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而施行胆囊切除术 ,究其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 1995~ 1998年间收治 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例 ,均男性 ,年龄 54~ 72岁。除 1例以肠梗阻表现入院外 ,均腹痛、腹胀、恶心就诊。B超发现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 ,2例术前胃镜无异常发现。术后 2 0天到 3月内临床症状不缓解而就诊 ,经胃镜、纤维十二指肠镜结合消化道 X线造影 ,取病检证实胃癌2例 ,十二指肠降段癌 1例 ,结肠癌 1例。2 讨 论胃肠道癌与结石性胆囊炎是不同性质的两类疾病。出现胃肠道癌误诊结石性胆囊炎而施行胆囊切除术的原因 ,…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1].  相似文献   
5.
腕踝针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2007年8月笔者采用腕踝针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三横突综合征,亦称腰三横突周围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也是引起腰痛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居各种腰痛病之首位,好发于长期从事用力弯腰工作的农村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农村的中、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最为多见.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不堪,不能弯腰,不能久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抱膝滚腰锻炼对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腰痛与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150侧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抱膝滚腰锻炼组与结合组(每组50例)。3组女/男构成比分别为16/34、13/37和15/35;平均年龄分别为(58.8±10.2)岁,(60.1±8.2)岁与(59.9±11.4)岁;平均病程分别为(16.3±14.9)个月,(17.1±15.3)个月与(19.8±17.2)个月。3组分别采用美洛昔康片口服、抱膝滚腰锻炼以及上两种方法结合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3周后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腰痛指数的变化。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每月腰痛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3用后,3组疗效比较:对照组和抱膝滚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与对照组、抱膝滚腰锻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OD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结合组的VAS疼痛评分与ODI指数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访期间,后两组患者平均每月的腰痛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抱膝滚腰锻炼操作简单、无花费,是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比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恢复椎间隙高度、维持脊柱矢状位稳定及提高融合率方面的明显优势,椎体间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需要稳定的腰椎疾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微创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腰椎间盘镜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微创途径的腰椎融合技术也逐步涌现。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镜下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所谓微创外科技术通常是指在影像系统帮助下通过管道化技术进行外科手术的技术。与胸腔镜、腹腔镜等其他腔镜技术的发展相比 ,脊柱内窥镜技术起步较晚 ,发展较慢。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光纤、显微摄像系统及手术器械的发展 ,使脊柱内窥镜技术随之发展起来。国外学者在应用内窥镜技术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 1982年 Schroiber首次在内窥镜下进行髓核摘除术并称之为椎间盘镜。此后 Kam bin[1 ] 报告了经后外侧椎间隙途径关节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arthroscopic mi-crodiscectorm y,AMD) ;1991…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镜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明确椎间盘镜术的减压原则。方法:经首次腰椎间盘镜手术后需再次手术的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28~52岁,平均34.5岁。再手术方式:腰椎间盘镜手术2例,开窗减压术4例,环形减压术4例,半椎板切除术1例,术后对再手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定位错误2例,游离髓核遗漏1例,同侧髓核再脱出1例,对侧再突出2例,仅摘除髓核而未解除侧隐窝狭窄5例。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3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可1例。结论:腰椎间盘镜手术应遵循"以神经根为中心减压"的原则,术后复发的原因与适应证选择不当、定位错误及手术技巧有关,再次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