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5例产后乳汁郁积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75例采用中药舒肝通乳汤结合推按手法、中药熏敷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舒肝通乳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7%,对照组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乳汁郁积症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散结通乳方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乳房胀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肝活血,散结、通乳类中药配伍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产后乳胀效果。方法:将产后乳胀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传统的方法(热敷、按摩、挤奶)的基础上加散结通乳方(柴胡、当归、王不留行、木通、漏芦)口服及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乳房胀痛、乳胀消退及24h乳汁排出量情况。结果:改善乳房疼痛、乳房硬度的效果及24h乳汁排出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散结通乳方口服加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加传统方法中西医结合处理产后乳房肿胀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观察组50例用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治疗,对照组仅予通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乳汁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乳房胀痛的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按摩联合通乳颗粒能够增加乳汁分泌量、缓解乳房胀痛,是治疗产后缺乳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洪丽 《四川中医》2008,26(4):91-9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通乳散结汤,配合微波、人工手法排乳治疗乳汁郁滞的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通乳牧结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配合微波、人工手法排乳治疗乳汁郁滞症100例.结果:痊愈率98%.结论:中医内外合治乳汁郁滞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乳方联合乳房按摩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40例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通乳方口服联合乳房按摩1次,对照组只予乳房按摩1次,比较2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及排空乳汁后乳房硬度,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缓解乳房胀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乳房硬度比较无差异。结论通乳方联合乳房按摩能有效缓解产后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92例产后乳汁分泌过少、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取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房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泌乳量评分和乳房胀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乳汁不足、乳房胀痛的产妇,采用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方法进行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产后乳腺管阻塞多由继发性乳汁郁积、不经常哺乳、不完全吸空乳房以及乳房局部受压等原因所引起。我院自1999年 1月起采用自拟通乳汤治疗产后乳腺管阻塞不通所致的乳房胀痛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 本组共 86例 ,年龄 2 6~ 30岁 ,均为初产妇 ,症状皆发生于产后 2~ 5 d。治疗方法 自拟通乳汤组方如下 :青皮 6 g,莱菔子 6 g,白芍 6 g,柴胡 6 g,水煎代茶饮 ,同时让新生儿吸吮。结果 本组乳房胀痛的症状均为口服该药 0 .5~ 6 h缓解 ,乳汁排出通畅 ,且乳汁分泌未见减少。讨论 《傅青主女科》中说 :“少壮之妇于生产之后 ,或闻嫌谇 ,…  相似文献   

8.
齐惠莉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820-2821
乳汁郁积症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多由于哺乳期哺乳不当或其他原因致使乳络阻塞,乳腺导管不畅,排乳受阻,最终使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郁积于乳房,出现乳房胀痛、结块,如治疗不及时将引发急性乳腺炎。笔者自2007-01~2010-12采用按摩结合柴胡散结汤治疗了56例产后乳汁郁积症患者,获得理想的冶疗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指点穴徒手通乳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缺乳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的乳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选穴,点穴操作。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24 h、≤48 h通乳时间占比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在≤72 h、> 72 h通乳时间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达标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060,P <0.05)。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手指点穴按摩可有效促进产妇通乳,有效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情况,可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乳散结汤配合乳腺治疗仪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口服通乳散结汤,外用乳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7.76%,对照组治愈率为77.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乳散结汤内服配合乳腺治疗仪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吴曰平 《新中医》2014,46(8):113-114
目的:观察增乳汤内服联合食疗干预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13例产后乳汁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按摩、拍打乳房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通乳颗粒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增乳汤内服联合食疗干预进行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乳汁不足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乳汤是补中兼通的有效方剂,组方以健脾化源为主,佐以通经下乳,配合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乳汁不足,突显出中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乳汤加电滋波照射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产后乳汁淤积症患者采用通乳汤内服加电磁波照射,并辅以按摩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通乳汤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10):1282-1283
目的:观察补益通乳汤对剖宫产术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第1天口服补益通乳汤50mL,每日2次,5d1疗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促进乳汁分泌的药物,观察补益通乳汤对泌乳启动,乳房胀满感时间,产后日吸吮次数,产后自评奶水量,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及血清催乳素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催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益通乳汤可通过对人体内分泌及神经的双向调节而提高催乳素水平,达到促进泌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点穴按摩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乳汁淤积的产妇81例,随机分为点穴按摩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产妇单纯行乳房按摩治疗,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按需哺乳;并告知产妇调整心理与情绪,注意充分的睡眠与休息,并告知家属调理产妇营养,每日要满足产妇营养需求,以更好的泌乳。点穴按摩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次按摩前先点穴操作,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时间,产妇通乳后48小时内泌乳量、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经过乳房按摩点穴的产妇平均24小时内乳汁分泌增多,对照组产妇治疗72小时后才有乳汁分泌的产妇占观察对象的46.34%。乳房点穴按摩组产妇48小时乳汁充足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χ2=32.55,P0.001)。点穴按摩组产妇产后72小时乳房胀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u=8.751,P0.05)。结论:产后乳房点穴按摩可促进产妇产后泌乳,有助于减轻产妇乳汁淤积的状况,并增加产妇乳汁的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配合拔罐法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自然分娩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配合拔罐法治疗。比较2组产妇产后72 h乳房胀痛发生情况,产后72 h乳房硬度,产后72 h乳汁充盈情况。结果产妇产后72 h乳房胀痛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72 h乳房硬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产后72 h乳汁充盈状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拔罐法能有效改善产后乳房胀痛的情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通乳散结汤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自拟通乳散结汤口服,对照组予青霉素钠盐静滴,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结论:自拟通乳散结汤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宝莲 《光明中医》2014,(5):989-990
目的观察自拟方通乳汤配合推拿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进行分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中药配合推拿按摩,对照组51例为单纯中药治疗,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21〈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产后缺乳,中药配合推拿按摩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初产妇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产后出现乳房胀痛的初产妇82例采用方便采样的方法分成按摩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热敷和吸吮,按摩组除热敷和吸吮外再给予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按摩组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保持乳腺管通畅,消除或减轻乳房胀痛,增强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母婴双方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楼英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25-2626
目的:观察用多年临床经验方益气养血汤内服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产后乳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临床上就诊的产后乳少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穴位按摩联合通乳颗粒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穴位按摩的基础上给予多年经验方益气养血汤内服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组患者改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汤是功可益气养血、通络下乳的有效方剂,其组方谨遵"虚当补之,盛当疏之"的治则,寓通于补,通补兼施,临床配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后患者的乳汁分泌,凸显出中医药论治产后病的优势与特色,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芷生乳汤(自拟)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葛芷生乳汤配合穴位按摩,对照组口服生乳汁。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芷生乳汤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