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据报道,在我国已婚夫妇中约有10%~15%的人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孕不育,其中30%~40%与免疫性抗体有关。免疫性不孕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128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和抗卵巢抗体(AOAb)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与女性不孕不育的关系,为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子抗体(ACAb)和抗卵巢抗体(AO-Ab)在不孕不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AsAb、EMAb、ACAb和AOAb。结果AsAb阳性率为29.7%,EMAb阳性率为16.3%,ACAb阳性率为15.2%,AOAb阳性率为14.1%。结论AsAb、EMAb、ACAb和AOAb和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女性不孕不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不孕不育症妇女常规检查的项目。  相似文献   

3.
生殖免疫检测在不孕不育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随着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免疫因素在不孕不育中起的作用逐渐被重视,本文总结了本院531例不孕不育病人抽血检测抗精于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的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为基层医务人员筛查不孕不育的原因及进行相应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育龄妇女的不孕者约占10%左右,其中30%是由于免疫因素造成的。本文通过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抗精子抗体(AsAb)各亚型(IgM、IgA、IgG)的检测,初步探讨抗精子抗体各亚型在不孕不育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孕不育妇女的甲状腺抗体水平,通过测定不孕不育女性血清中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水平,并与10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用以判断甲状腺抗体水平与临床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100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和100名正常健康血清进行a-TG、a-TPO的测定。结果 100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中ATA总阳性率为25%,与正常对照组抗甲状腺抗体(ATA)总阳性率19%相比差异显著,其中抗甲状腺抗体导致反复流产率为16%。结论妇女不孕不育可能与甲状腺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作为不孕不育病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不孕不育症是目前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临床妇科常见病。引起不孕的因素很多,其中免疫性不孕是常见原因[1]。本文通过联合检测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并以正常生育妇女作为对照,探讨其与不孕不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孕不育妇女血清中ASAb、EMAb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不育中所占比例。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AS-Ab、EMAb。结果 AsAb阳性率为24.5%,EMAb为8.5%。结论 ASAb、EMAb和不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女性不孕不育妇女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8.
自然流产的免疫学因素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探讨自然流产与免疫学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对612例自然流产妇女进行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测定.结果流产组132例HCGAb阳性,阳性率为21.5%;150例EMAb阳性,阳性率为24.5%;184例ACA阳性,阳性率为30.1%;63.2%的患者体内有两种以上抗体并存,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是造成自然流产的不可忽视的免疫学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血清瘦素(leptin)、AsAb、EmAb(均为IgG抗体)及其临床意义,为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临床选择32例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患者应用放免法和ELISA进行血清leptin、AsAb、EmAb三项技术统计分析并与35名正常健康妇女作比较。结果:32例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妇女组(P〈0.01),而AsAb、EmAb两项阳性者占78.1%,EmAb阳性者占21.9%。结论:leptin水平低下和免疫因素为女性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然流产者的免疫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造成自然流产的免疫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401例自然流产妇女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cCGAb)的检测。结果 流产组106例ASAb阳性,阳性率为26.4%;96例AOAb阳性,阳性率为23.9%;102例EMAb阳性,阳笥率为25.4%,92例hCGAb阳性,阳性率为22.9%。60.6%的患者体内有两种以上的抗体并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 ASAb、AOAb、EMAb和hCGAb是造成自然流产的不容忽视的免疫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精子抗体(AsAb)、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水平与女性不孕不育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20例不孕不育患者及12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对照组)血液EmAb、AsAb蛋白表达水平,应用胶体金方法测定两组血清中UU及CT水平。结果不孕不育组血清中EmAb、AsAb、UU、CT阳性率分别为81.67%、76.67%、68.33%、70.83%高于对照组6.67%、4.17%、10.00%、6.67%,与单一检测相比,血清及宫颈粘液中EmAb、AsAb、UU及CT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灵敏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hb、Ashb、UU及CT水平与女性不孕不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女性不孕不育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联合检测的方法可提高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院不孕不育症门诊376例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精液常规检查。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性激素测定。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检测,共检出异常结果142项,这对了解本地区不孕不育症的发病情况。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403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金标斑点渗滤法检测403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中AsAb,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不孕不育组AsAb总阳性检出率为27.30%(110/403),女性不孕患者阳性率为27.84%(93/334),男性不育患者阳性率为24.64%(17/69),不孕不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Ab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检测血清AsAb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生殖道支原体与女性不孕不育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女性不孕不育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和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um antibody,AEMAb)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分别对108例原发性和96例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UU,MH检测;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AEMAb。结果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不育组UU,MH感染率及AEM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67=。不孕组中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A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女性不孕不育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AEMAb的产生有密切关系,为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男性不育症的原因非常复杂。近年已证明,免疫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精子有较强的抗原性,能刺激自身、同种生殖道局部产生特异性抗体。现已揭示,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ntibodyASAb)是不育的重要免疫因素1.2。为进一步探讨免疫不育的机制,我们检测了150例ASAb阳性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男性免疫不育患者150例,来自1999年3月~2000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中医科和妇产科门诊患者均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种准确可靠的免疫珠试验(IBT)检测312例不孕不育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女性196例,男性116例,随机选20例怀孕妇女作对照。结果: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发生率女性20%;男性5%。怀孕妇女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对免疫珠粘附 子部位、免疫珠结合精子百分率及重复性作了分析,试验表明,该试验不仅能检出精子表面附着免疫珠蛋白类型且易 精子表面抗体作定性、定量定位分析。  相似文献   

17.
760例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患者的免疫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760例继发性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联合测定血清中的AsAb,EmAb,AoAb,HCGAb,ATAb,及ACA。结果 760例继发性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中有398例(占52.36%)患者呈不同程度结果阳性,分别为:AsAb;187例(占24.60%) ,EmAb;160例(占21.05%),AoAb;50例(占6.57%),HCGAb;85例(占11.18%),ATAb;52例(占6.84%)。及ACA,107例(占14.07%);其中169例(占22.23%)仅单项阳性;另有168例(占22.10%)表现多项阳性。结论 免疫性原因是大部分不明原因继发性不孕不育和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一整套免疫因素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定量法对120对不孕不育夫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UU、C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不孕不育夫妇血清中AsAb和EMAb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AsAb和EMAb阳性率。结果120对不孕不育患夫妇中,男性:UU感染率为25.8%、CT感染率为24.2%,UU与CT混合感染率为10.0%,与对照组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UU感染率为33.3%。CT感染率为26.7%,UU与CT混合感染率为11.7%,与对照组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孕不育夫妇感染组中,AsAb阳性率为32.3%,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EMAb阳性率为10.8%,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UU、CT感染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AsAb、EMAb的产生与生殖道UU、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反复自然流产与免疫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反复自然流产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检测了从2007年6月~2008年12月来我院优生优育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血清中AsAb、ACA和EMAb,并以正常育龄妇女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岁,因"反复皮疹伴瘙痒半年,呕吐腹泻1周"于2010年10月15日入院。半年前因"上感"静滴抗生素后出现皮疹,伴口干、眼干、脱发。1月余前皮疹及瘙痒感加重,在本院风湿科住院。查免疫指标示抗核抗体(ANA)1∶1000(+),抗SSA抗体(+),抗SSB抗体(+),IgM0.32g/L,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