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头碱逆转KBv200细胞多药耐药性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既往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乌头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应.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测定VCR、乌头碱对KBV200细胞毒效应,计算IC 50.并以抑制率低于30%的不同浓度乌头碱与VCR伍用,求IC50值,计算逆转倍数.结果:12.5μg/ml与6.25μg/ml浓度的乌头碱与VCR伍用时,IC50分别为0.2715μg/ml与0.9185μg/ml,逆转倍数分别为8.9倍与2.64倍.结论:乌头碱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三七总皂甙体外逆转K562/VCR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中药中寻找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并初步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敏感细胞)及K562/VCR(耐药细胞)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定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K562及K562/VCR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测定阿霉素(DOX)对两种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计算出耐药倍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NS作用后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测定敏感细胞和三七总皂甙作用的耐药细胞表达多药耐药糖蛋白P-gp(P-170)的阳性率.以上实验均用维拉帕米作为阳性对照.结果:①三七总皂甙在300μg/ml浓度以下时对两细胞基本无毒性,为安全有效的逆转剂量.②阿霉素对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7ng/ml和1141.8ng/ml,耐药倍数为39.7倍.③三七总皂甙能够增强阿霉素(DOX)对K562/VCR的细胞毒作用.④三七总皂甙能够增加耐药细胞K562/VCR细胞内的阿霉素的蓄积浓度.⑤三七总皂甙(200μg/ml)可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gp糖蛋白的量,而未发现维拉帕米的类似作用.结论:三七总皂甙能够部分逆转耐药细胞K562/VCR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蟾酥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CEM/VCR是否具有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实验检测长春新碱(VCR)作用于CEM/VCR细胞和蟾酥处理的CEM/VCR细胞的不同时段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gp、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VCR对蟾酥处理的CEM/VCR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CEM/VCR细胞的抑制率(P0.05或P0.01);蟾酥处理组可将VCR对白血病CEM/VCR细胞作用24、48、72h的IC50值由27.14、16.34、10.01μg/ml分别降至16.89、6.357、2.224μg/ml,其逆转倍数分别为1.61倍,2.57倍,4.50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能下调P-gp、Bcl-2和上调Bax的表达(P0.05或P0.01),凋亡相关蛋白的这种变化蟾酥处理组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蟾酥能够逆转CEM/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gp的表达,增强CEM/VCR细胞对VCR的敏感性;同时还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的表达,促进CEM/VCR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皂苷逆转乳腺癌细胞MCF-7/ADM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从中药中寻找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并初步研究三七总皂苷(PNS) 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S(敏感细胞) 及MCF-7/ADM(耐药细胞) 的影响.方法 以MTT 法测定PNS对MCF-7/S 及MCF-7/ADM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测定阿霉素(DOX) 对两种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计算出耐药倍数;以无细胞毒性的三七总皂苷注射液作为耐药逆转剂用MTT法体外药敏感实验观察其对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逆转作用;用RT-PCR分别测敏感细胞和PNS作用后的耐药细胞表达的MDR1基因的阳性率;用WESTERN测定敏感细胞和PNS作用后的耐药细胞表达多药耐药蛋白P - gp (P - 170) 的阳性率.以上实验均用维拉帕米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①PNS在300μg/ ml 浓度以下时对两细胞基本无毒性,为安全有效的逆转剂量.②阿霉素对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0.62μg/ ml 和25.03 μg/ ml,耐药倍数为40.37倍.③PNS能够增强阿霉素(DOX) 对MCF-7/ADM的细胞毒作用, PNS 50,100,200μg/ ml分别作用于乳腺癌耐药细胞48 h后,耐药细胞株的IC50分别降至17.85,13.80,11.63 μg/ml.④PNS(50,100,200μg/ ml) 均可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 - 1 及其表达的糖蛋白P - gp 的量,且随PNS浓度的增加,下调作用更加明显.而未发现维拉帕米有类似作用.结论 ①高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②三七总皂苷可下调MCF-7/ADM的MDR-1和P-gP;③PNS能够部分逆转耐药细胞MCF-7/ADM的多药耐药性;④三七总皂苷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多药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ASMq)体外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逆转肿瘤耐药性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测定应用ASMq前后5-Fu对Bel/Fu耐药细胞株的IC50,计算其逆转倍数;浓度依赖试验确定ASMq逆转浓度;耐药性的集落形成实验初步确定ASMq逆转Bel/Fu的作用。结果ASMq对Bel/Fu细胞IC50是2000.68μg/mL,其浓度为390μg/mL时对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逆转倍数为7.8,与抗癌药物5-Fu有协同作用,CDI为0.89。集落形成实验从形态上证实ASMq逆转MDR作用,随ASMq浓度的加大集落逐渐变小。结论ASMq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细胞多药耐药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活性成分体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慧珠  杨林  刘淑梅  任雷鸣 《中药材》2001,24(9):655-657
目的:从中药活性成分中筛选肿瘤耐药逆转剂,并对其逆转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结果:钩藤总碱5μg/ml、药根碱2μg/ml、肯定玉红1.25μg/ml对长春新碱在KBv200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6.8、5.1和4倍;姜黄素1.56-12.5μg/ml与长春新碱合用对KB和KBv200细胞均具增敏作用。结论:钩藤总碱、药根碱、靛玉红均可逆转kBv200细胞对长春新碱的耐药性,而姜黄素与长春新碱合用对KB和KBv200细胞均具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7.
鸦胆子油乳剂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乳剂能否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初步探讨鸦胆子油乳剂逆转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对K562/ADM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和MDRmRNA的表达。结果:加入无毒剂量的鸦胆子油乳剂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由81.5μg/ml降至14.0μg/ml,增敏倍数为5.83;加鸦胆子油乳剂后,K562/ADM细胞MDRmRNA表达下降。结论:鸦胆子油乳剂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是它下调了MDR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中黄酮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探讨本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方法: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细胞株(K562/ADM)为细胞系,通过MTT实验观察黄芩苷、京尼平苷对K562/ADM细胞ADM的敏感性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逆转倍数,并对细胞内ADM浓度变化进行测定。结果:黄芩苷、京尼平苷均能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黄芩苷、京尼平苷的IC50值分别为5.06,6.74 mg.L-1。黄芩苷、京尼平苷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95,1.46倍。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K562/ADM细胞经黄芩苷(50 mg.L-1)、京尼平苷(100 mg.L-1)作用后,细胞内ADM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其中黄芩苷组提高到3.6%,京尼平苷组提高到1.7%。结论:黄连解毒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其含有的黄芩苷、京尼平苷有关。  相似文献   

9.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注射液能否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初步探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逆转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对K562/ADM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加入无毒剂量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由41.50 μg/mL降至30.34 μg/mL,逆转倍数为1.37;加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后,K562/ADM细胞凋亡比例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是它下调了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麝黄消瘤汤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细胞膜转运蛋白(P-gp)表达以及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逆转人肝癌细胞系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制备麝黄消瘤汤含药兔血清,配制成15%、20%、25%、30%等不同浓度,培养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测定麝黄消瘤汤含药兔血清干预前后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半数致死量,计算耐药倍数及逆转耐药倍数;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表达,以RT-PCR技术检测MDR1mRNA表达。结果:Bel-7402ADR细胞的耐药倍数约为93.5倍。加入20%含药血清后,其IC50降低为9.3μg/ml,由此计算出麝黄消瘤汤含药血清对Bel-7402ADR细胞的增敏倍数为8.3倍;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均可降低Bcl-7402细胞的P-gp阳性细胞率,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麝黄消瘤汤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中MDR基因的表达,且以20%含药血清浓度对MDR的抑制效果最突出,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具有时间依赖关系。结论:麝黄消瘤汤能通过提高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降低细胞膜转运蛋白的表达,下调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逆转K562/ADM细胞多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具有钙拮抗作用的中药川芎嗪对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用异搏定作阳性对照 ,观察川芎嗪 10 μg/m L 剂量下对多药耐药细胞株 K5 6 2 /A D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结果 :川芎嗪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能使 K5 6 2 /ADM对阿霉素和长春新碱的 IC5 0 降低 ,使细胞内阿霉素和柔红霉素的浓度升高 ,但对细胞表面的糖蛋白 P-170却没有影响。结论 :川芎嗪具有逆转白血病细胞株 K5 6 2 /ADM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素下调ERCC1蛋白表达与其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株多药耐药的相互关系,阐明大黄素逆转细胞耐药与ERCC1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及敏感细胞株MCF-7进行药敏试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ERCC1蛋白的表达。结果:MCF-7/Adr对阿霉素和顺铂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1和11倍,在加入10g/mL大黄素后,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2.86和1.79。MCF-7/Adr分别经10g/mL和20g/mL大黄素处理后第2、4、6、10天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大黄素20g/mL浓度下作用更明显。结论:大黄素可以通过下调ERCC1的表达水平而逆转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并与大黄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现代技术观察藤梨根提取物能否降低耐药细胞株miR-21基因的表达水平逆转食管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方法用MTT法检测藤梨根提取物(RAE)无明显细胞毒剂量,并用无细胞毒性的剂量进行逆转耐药试验;将加RAE与不加RAE所得两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分别计算出各组的抑制一半时抑制剂的浓度也就是IC50,计算逆转倍数=对照组IC50/实验组IC50。结果对照组的90%miR-21基因呈高水平表达,只有10%呈低水平表达;实验组的10个样本中有20%miR-21基因呈高水平表达,其余80%呈低水平表达。应用统计学系统分析后显示miR-21基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表达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剂量浓度为10μg/ml时,使用藤梨根提取物对其作用48h以后,实验用细胞对顺铂的耐药达到了部分逆转,其倍数为1.68。且实验的基因测定显示:目的基因miR-21的表达的水平下调,可能是其实现逆转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乌头碱是温阳散寒代表中药附子、乌头的主要成分之一[1].现代研究表明,乌头碱具有抑制肿瘤与抗肿瘤转移、缓解癌性疼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等作用[2~5].研究中发现,乌头碱能够增加长春新碱对KBv2f00细胞敏感性,推测机制与乌头碱能够抗耐药有关[6].KBv200细胞株具有Pgp蛋白高表达的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证实乌头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应,我们在体外细胞培养过程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经乌头碱作用后的KBv200细胞Pgp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体外逆转K562/ADR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刺五加体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S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DR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中药在肿瘤化疗中扶正增效作用的可能途径.方法:以MTT法测定刺五加对K562/S(敏感株)和K562/ADR(耐药株)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测定柔红霉素(DNR)对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测定细胞在不同浓度刺五加作用后DNR的细胞毒性变化;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药物(DNR)浓度的变化,结果:①刺五加在25μg/ml~200μg/ml~浓度之间对562/S和K562/ADR细胞均无明显的毒性,当浓度大于200μg/ml细胞毒性呈增加的趋势,因此选择50μg/ml、100μg/ml、200μg/ml为实验浓度进行以下实验.②DNR对K562/S和K562/AD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87μg/ml和8.36μg/ml,K562/ADR耐药细胞的耐药倍数为96倍.③K562/ADR细胞在50μg/ml、10μg/ml、200μg/ml、200μg/ml刺五加作用24h后可增加DNR对其的细胞毒作用,IC50下降分别为6.874μg/ml,4.028μg/ml及1.978μg/ml.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P<0.01);逆转倍数分别为1.22倍、2.08倍、4.23倍.3种浓度的刺五加对K562/S敏感细胞的DNRIC50,也有一定影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刺五加(100μg/ml和200μg/ml)可提高K562/ADR细胞内DNR的含量,从对照组的0.286μg/ml蛋白分别提高到1.045μg/mg蛋白和1.712μg/mg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K562/S细胞无显著影响,且耐药细胞株内DNR的含量亦未恢复到敏感细胞的水平(2.895μg/mg蛋白,P<0.05).结论:高浓度刺五加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对抗肿瘤化疗有扶正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提取物A2与肿瘤多药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SPCA1/ADM,通过MTT法测定细胞耐药性及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性的逆转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糖蛋白(-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用荧光法测定细胞内ADM的积累。结果:A2本身具有抑癌作用,且其无或低细胞毒浓度(50μg/ml、100μg/ml)可增加SPCA1/ADM对阿霉素的敏感性29.5倍及40.5倍。10μg/mlA2 异搏定(Verapamil,VLP)10μg/ml,使SPCA1/ADM的敏感性收29.5倍增至45.5倍。提示两者有协同作用。A2可抑制P-gp的表达,并明显增加SPCA1/ADM细胞中浓度来逆转SPCA1/ADM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西黄丸对三阴乳腺癌耐药株MDA-MB-231/ADM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西黄丸作用于MDA-MB-231、MDA-MB-231/ADM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生长抑制率低于20%的药物浓度作为非细胞毒性浓度;MTT法检测非细胞毒性浓度西黄丸对MDA-MB-231/ADM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计算耐药倍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西黄丸对MDA-MB-231/ADM细胞P-gp、P-Akt、AKt、PTEN蛋白的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西黄丸干预后的MDA-MB-231/ADM细胞耐药基因的表达。结果:西黄丸对MDA-MB-231及MDA-MB-231/ADM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并选取4mg/ml和6mg/ml作为西黄丸的非细胞毒性浓度;非细胞毒性浓度的西黄丸联合ADM作用于MDA-MB-231/ADM细胞后,能明显降低ADM对MDA-MB-231/ADM的IC50值,西黄丸在4mg/ml和6mg/ml浓度下,逆转倍数分别为1.82和2.19倍;Western-blot结果显示,西黄丸能降低MDA-MB-231/ADM细胞中P-gp蛋白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AKt蛋白表达,增高PTEN蛋白水平表达,总Ak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不明显。RT-PCR结果显示,西黄丸能明显降低耐药基因P-gp及MRP1的表达。结论:西黄丸能有效逆转三阴乳腺癌多药耐药株MDA-MB-231/ADM的耐药性,从而增强耐药株对化疗药物ADM的敏感性,与化疗药物ADM联用后具有化疗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对耐长春新碱结肠癌HCT8/VCR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2.5~80 mg·L-1)的金丝桃苷及不同质量浓度(1.25~40 mg·L-1)的长春新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CT8和HCT8/VCR细胞48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各组细胞金丝桃苷和长春新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金丝桃苷抑制率为5%的药物浓度;采用非毒性剂量金丝桃苷分别与不同质量浓度(1.25~40 mg·L-1)的长春新碱联合作用HCT8/VCR细胞,检测长春新碱的IC50,计算逆转倍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金丝桃苷非细胞毒性剂量为0.82mg·L-1。0.82 mg·L-1金丝桃苷可使长春新碱对HCT8/VCR细胞的IC50从65.97 mg·L-1下降至9.94 mg·L-1,逆转倍数为6.63;与单独用长春新碱组比较,长春新碱与金丝桃苷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9蛋白活性均显著提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发现,与单独用长春新碱组及金丝桃苷组比较,长春新碱与金丝桃苷联合用药组低荧光强度相对细胞数所占比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长春新碱与金丝桃苷联合应用后可增强Caspase-3,Caspase-9蛋白活性,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提高HCT8/VCR细胞的凋亡率,从而产生耐药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参皂苷Rh_2抗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VCR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人参皂苷Rh2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MDR)细胞K562/VCR生长、凋亡的作用和逆转耐药的情况,探索该药在抗人白血病MDR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人参皂苷Rh2与K562、K562/VCR细胞共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分析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将其与K562/VCR细胞于37℃孵育30 min后,采用An-nexin V和PI双染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其对K562/VCR细胞摄取柔红霉素(DNR)能力及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在DNR与K562/VCR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人参皂苷Rh2,孵育48 h后观察人参皂苷Rh2对K562/VCR细胞耐药的逆转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h2可明显抑制K562和K562/VCR细胞的生长,并呈量效关系,人参皂苷Rh2对K562和K562/VC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4.5、59.4μg/mL。K562/VCR经人参皂苷Rh2在37℃作用30 min后,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随人参皂苷Rh2质量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人参皂苷Rh2300μg/mL,Annexin V+细胞(51.5±6.9)%]。K562细胞经长春新碱(VCR)诱导耐药后,P-gp表达率明显提高(从4.28%到93.80%),DNR摄取率减少,25μg/mL以上质量浓度的人参皂苷Rh2即可明显提高K562/VCR对DNR的摄取,但P-gp的表达无明显改变。同时,它可明显提高DNR对K562/VCR的杀伤率,50μg/mL人参皂苷Rh2可使K562/VCR对DNR的敏感性提高到原来的6.30倍。结论人参皂苷Rh2能抑制K562/VCR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还可以逆转K562/VCR的耐药,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吴茱萸次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吴茱萸次碱在不同的时间点对S180肉瘤细胞、H22肝癌细胞、人源Hep G2肝癌细胞的抑制情况。结果:吴茱萸次碱在浓度为64、32、16、8、4μg/ml时,对S180肉瘤细胞、H22肝癌细胞、人源Hep G2肝癌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作用极其显著。吴茱萸次碱作用细胞24h时,对三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4.10、24.81和28.07μg/ml,对H22的IC50值最小(24.81μg/ml),生长抑制作用最好;作用48h时,对三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35、20.62和27.81μg/ml,对S180的IC50值最小(19.35μg/ml),抑制作用相对最好;作用72h时,对三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35、17.74和14.52μg/ml,对Hep G2的IC50值最小(14.52μg/ml),抑制作用最好。结论 :吴茱萸次碱对三种肿瘤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