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3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出院时焦虑白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采用13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评价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27.5±5.1)分1和SDS评分[(25.4±2.8)分]均较治疗前的SAS评分[(66.3±10.6)分]和SDS评分[(53.1±6.4)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27.5±5.1)分]和SDS评分[(25.4±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53.2±11.2)分1和SDS评分[(50.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以及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满意度为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96例甲状腺行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24.84±2.32)、(28.62±2.90)分]比对照组[(34.75±3.53)、(37.83±3.87)分]低,术后0级疼痛患者[28例(58.33%)]多于对照组[11例(22.92%)],出现并发症[8例(18.67%)]少于对照组[23例(4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焦虑及疼痛不适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同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影响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科门诊手术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外科门诊手术的2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137)和实验组(n=1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分析舒适护理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术中和术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中、术后收缩压[(149.43±12.11)mmHg、(127.36±11.34)mm Hg](1 mm Hg=0.133 kPa)及术中心率[(86.4±3.5)次/min]明显高于实验组[114.25±10.17)mmHg、(103.48±9.74)mm Hg,(70.2±4.3)次/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SAS及SDS评分[(28.5±4.5)、(20.8±3.6)分]与对照组[(30.3±3.2)、(22.6±2.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的SAS及SDS评分[SAS:(49.2±5.3)、(31.7±3.5)分;SDS:(50.2±3.8)、(31.3±2.8)分]均低于对照组[SAS:(61.4±2.5)、(34.4±2.8)分;SDS:(60.4±3.1)、(33.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术中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不仅可以缓解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为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远萍 《湖南医学》2014,(4):662-664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强化心理干预对缓解负性情绪及改善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价负性情绪,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测评干预前后患者性功能状态。【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SAS (34.38±11.26)分、SDS (34.21±8.76)分评分显著降低,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40.73±11.52)分、(49.73±8.88)分( P <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FSF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子宫全切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负性心理,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综合护理对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AIDS)患者,根据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两组分别给予普通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以问卷调查方式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心情指数(SAS)评分以及自尊评价(SES)评分,对比患者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S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36.6+4.2)分]和SDS[(32.8±3.2)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2.3±4.3)、(39.4±3.9)分1,SES评分[(44.4±4.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8.5±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QOLI评分方面,观察组躯体功能[(51.37±7.99)分]、心理功能[(58.14±7.84)分]、社会功能[(57.82±6.81)分]、物质生活状态[(12.64±3.19)分]与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15.57±2.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5.21±7.47)、(46.34±6.14)、(47.15±7.43)、(12.15±3.11)、(13.01±2.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AIDS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此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翟小荣  王艳 《当代医学》2016,(14):87-8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8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足叶乙苷加顺铂方案化疗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化疗疗效情况和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以评价心理护理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治疗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41±4.83)分vs(58.95±5.04)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40±3.41)分vs(63.87±4.4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9.41±4.83)分vs(41.40±3.41)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8.95±5.04)分vs(63.87±4.48)分](P<0.01);治疗前2组患者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50±4.81)分vs (59.24±4.75)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67±4.02)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8.50±4.81)分vs(44.67±4.02)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9.24±4.75)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评分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观察组患者化疗急性毒性反应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4)。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化疗疗效,降低化疗毒性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R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均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心理状态评分及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SAS(37.82±6.14)分、SDS (39.24±6.50)分,均比对照组(45.43±7.14)分、(46.52±7.42)分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76.85±7.11)分、(77.98±6.88)分、(78.95±7.14)分、(78.47±7.23)分均比对照组(62.23±6.74)分、(61.95±6.88)分、(63.85±6.74)分、(62.95±6.78)分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RE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临产妇共14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各项评分情况、各产程时间及分娩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等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为(1.47±1.04)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7±0.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52±0.36)、(5.23±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为(8.86±1.02)h,显著少于对照组[(13.87±1.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后SDS、SAS、HAMD分别为(41.28±1.37)、(40.06±2.24)、(4.35±0.0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61±1.87)、(51.75±5.49)、(8.65±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降低分娩中危险情况的发生率,保障分娩顺利进行,提升分娩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引进心理行为干预对其心理状况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行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护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均进行焦虑测评量表(SAS)和抑郁测评量表(SDS)的评测,对比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干预后第4周末,研究组SAS评分为(44.6±7.3)分,对照组SAS评分为(47.3±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评分为(39.3±6.8)分,对照组SDS评分为(43.1±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等级为优20例(58.8%),差2例(5.88%),对照组护理满意等级为优14例(41.2%)。差6例(17.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安全感、满足感及尊重感分别为94.1%、91.2%及88.2%,对照组安全感、满足感及尊重感分别为58.8%、55.9%及1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理行为干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提高心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利于病情的预后康复,临床效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护理干预,比较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心率( HR)及视觉模拟评分( VAS)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及者SBP、DBP、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当天早晨两组SAS及SDS评分较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 P<0.05);手术中,研究组SBP、DBP及HR与入院时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SBP、DBP 及HR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6h疼痛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12h、24h及48h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8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426.43±54.25)m、NYHA心功能(2.15±0.32)级、QRS时限(117.53±20.24)ms、LVEF(58.38±6.17)%、LVEDD(63.15±7.38)mm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MLHFQ评分值(34.63±10.27)分、SAS评分值(32.84±5.62)分、SDS评分值(35.39±6.59)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理状况,并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行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及对症护理,干预组于检查全过程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两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为(12.56±2.14)min,对照组患者肠镜到达回肠末端的时间为(16.38±2.72)min,干预组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满意度达97.0%(32/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满意度达72.7%(24/33),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焦虑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术后干预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冠心病术后行常规护理,术后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 d术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9.32±6.84)、(47.04±8.44)分,术后3 d为(44.23±8.02)、(42.97±8.33)分,术后5 d为(40.32±8.72)、(37.02±8.52)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术前12 h和出院前12 h心率分别为(77.52±6.22)、(67.52±6.64)次/min,收缩压分别为(123.42±11.73)、(118.63±8.97)mm Hg,舒张压分别为(81.64±7.76)、(75.24±6.11)mm Hg,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明显安慰和稳定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凌丽娟  刘平  张杏  吴娟 《实用全科医学》2014,(3):477-478,48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2011年6月—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收治的226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每组1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情绪状态、疼痛程度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SDS和HAMA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为(31.2±10.8)分,SDS为(30.3±11.2)分,HAMA评分为(7.7±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睡眠、情绪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0±0.4VS.3.7±0.2,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满意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5%,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疼痛,改善睡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彭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89-90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均经头颅CT或MR确诊,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综合性护理)和对照组(随机对症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干预8周后的SAS评分达(42.82±5.64)分,SDS评分达(36.93±3.1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49.13±7.16)分及SDS评分(42.12±5.28)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无效仅3例,对照组无效8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疗效,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周琪琳 《中外医疗》2013,(25):160-160,162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咽异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5.1±9.6)分、(45.3±8.7)分均少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6±8.7)分、(53.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效果佳,对缩短、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