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调查青岛市医务人员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运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于2014年1—6月对青岛市74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能人员生活质量总分(57.60±5.45)高于医生(55.84±7.23,P0.05)、护士(55.59±6.60,P0.01)及医技人员(55.43±6.13,P0.05),中高层管理者(59.76±5.11)高于无职务者(55.40±6.27,P0.01)及基层管理人员(56.26±7.43,P0.01),工龄20年者(57.64±5.74)高于工龄10年者(55.33±6.41,P0.01)。较高职务、男性、医生、高主观支持度、低抑郁得分及低去人格化水平对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青岛市医务人员不同亚群体其生活质量水平不同,人口学因素、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水平等是影响医务人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压力对医务人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1—6月对青岛市4家综合性医院748名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压力量表(OSI-2)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调查。结果 1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总分(57.35±15.03)高于二级医院(54.55±19.31)(P0.05),医生及护理人员(55.97±17.07、57.37±18.16)高于职能人员(51.70±15.7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职务及基层管理者生活质量总分(55.40±6.27、56.26±7.43)低于中高层管理者(59.76±5.11)(P0.01),医生及护理人员(55.84±7.23、55.50±6.60)低于职能人员(57.60±4.4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中、重度职业压力组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低于无压力组和轻压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职业压力量表中组织气氛因子对生活质量问卷中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得分及总分有反向预测作用,管理角色对心理、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有反向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因子对物质生活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务人员职业压力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低,且对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影响较大。主要的职业压力来源于组织氛围、管理角色及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温州市医务人员二胎产后职业压力与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为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和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6月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对温州市158例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二级医院69例、三级医院89例。采用职业压力量表(OSL-2)调查医务人员职业压力,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调查医务人员生活质量状况。并对两者进行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压力评分明显高于二级医院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医务人员生活质量评分低于二级医院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编制、职务医务人员职业压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生、护士职业压力评分明显高于职能人员,护士职业压力明显高于医技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职能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压力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r=-0.75,P=0.00)。中重度职业压力者心理、躯体、社会功能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低于无职业压力、轻度职业压力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职业压力者心理和社会功能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低于无压力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理角色与组织气氛对医务人员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具有反向预测作用(P0.05);组织气氛对医务人员躯体功能具有反向预测作用(P0.05);工作负荷对医务人员物质生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温州市医务人员二胎产后职业压力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且职业压力对医务人员躯体和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较大,组织氛围和管理角色及工作负荷是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所以医院管理者要重视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氛围,合理安排工作和人力资源,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同时管理者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多给予医务人员关心和照顾,同时政府应合理进行编制管理,提高合同人员的待遇,拓宽其晋升渠道,最大程度减轻其职业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青岛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1—6月对青岛市551名医务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结果除人际敏感外,医务人员SCL-90总分(148.27±60.61)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129.96±38.76)(P0.01)。除精神病性因子外,护士总分(154.68±59.21)及各因子得分高于职能人员(134.56±50.53)(P0.01),医生的抑郁(1.68±0.76)、敌意(1.67±0.84)得分高于职能人员(1.47±0.57、1.46±0.58)(P0.05)。无职务者(149.14±59.35)及基层管理人员(155.24±69.17)的总分高于中高层管理者(121.20±40.27)(P0.01)。积极应对方式、高社会支持度、较高职称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高职业倦怠水平则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青岛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职业倦怠、职称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广东省东莞市抽取的4所镇区二级医院的381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马斯勒职业倦怠问卷(MBI-HSS)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17.06±10.30)、(4.83±3.18)和(33.6±29.81)分,其中医生的得分分别为(17.10±11.76)、(5.26±4.76)和(32.82±10.96)分,与护士的(17.01±10.90)、(4.44±3.79)和(34.32±10.6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分别为(68.76±12.43)、(64.88±13.35)、(63.97±10.51)和(65.44±11.91)分;医生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维度得分以及经济状况、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进食功能、性功能、精神紧张度、负性情感、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因子得分均高于护士(P<0.05);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中情感衰竭得分与生活质量中总体生活质量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5个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中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躯体功能维度的运动与感觉功能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5个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工作倦怠中成就感维度得分与总体生活质量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5个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生活质量中物质生活维度及其生活环境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主要影响其社会功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岛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青岛市随机抽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2所,共计900名医务人员,统一发放一般资料问卷(GCS)、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MS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对761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共调查761人,其中男178人,女583人;医生213人,护理371人,医技76人,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员101人;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38.62±9.72)岁。工作满意度方面:三级医院(74.97±12.41)高于二级医院(72.70±12.26)(P0.05);医生(71.18±11.57)、护理(74.30±13.00)、医技人员(73.01±11.00)均明显低于其他职业人员(79.40±11.52),医生(71.18±11.57)还明显低于行政管理(77.32±9.82)和护理人员(74.30±13.00)(P均0.01);行政管理(77.32±9.82)得分最高,其中儿科工作满意度(70.79±9.71)最低(P0.05或P0.01)。生活质量方面:医生(55.84±7.23)、护理(55.59±6.60)、医技人员(55.43±6.13)均低于其他人员(58.01±5.11)(P均0.05);急诊科(52.57±9.01)明显低于除临床外的所有其他科室(56.04±5.98;57.03±5.68;57.41±6.38)(P0.05或P0.01);10年以下工龄者(55.38±6.74)低于20年以上工龄者(57.01±6.14)(P0.05)。工作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多项因子相关,工作满意度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群体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特点各不相同,两者相关性强,需制定个体化方案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包括系统健康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及责任到人等方面,并以系统健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法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影响,为国内职业防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基层医院医务人员510名,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有临床一线医师各100名,护士各95名,医技人员各60名。对对照组进行常规职业防护教育,对干预组施加综合干预,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综合知识得分情况及职业防护行为执行率。结果干预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综合知识总得分和行为执行率分别为(91.97±6.00)%和(97.26±2.62)%,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护士和医技人员的化学性和生物性防护知识得分高于医师(P<0.05),社会心理性防护知识低于医师(P<0.05);干预组中各专业医务人员综合知识总分、各维度分值及行为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任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系统健康教育为核心,同时完善职业防护规章管理制度,落实职业防护责任,加强监督管理,能明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综合知识水平和行为执行力,此综合干预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天津市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天津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415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各维度中情感衰竭总分为25.19±9.98,去人格化总分为10.70±4.65,个人成就感总分为29.72±9.62,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9.85±8.19,属中等水平,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9.53±3.17,主观支持得分为22.22±5.14,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7.60±2.69。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与情感耗竭维度及去人格化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均有影响(P0.01)。结论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与社会支持之间联系紧密,应加强对儿科护士支持系统的构建,提高儿科护士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降低对工作的倦怠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护人员社会支持,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泰州市内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707名医护人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医护人员疫情下的社会支持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16%。694例医护人员社会支持量表总分(35.20±7.33)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年龄大、职称高、家庭人均收入高、已婚的医护人员,其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维度、客观支持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人员(P<0.05);无新冠肺炎恐惧感、无自觉无用感、睡眠质量高的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维度、客观支持维度、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高于其他人群(P<0.05)。医务人员低水平社会支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已婚(OR=0.25,95%CI:0.10~0.62)、睡眠质量高(OR=0.34,95%CI:0.11~1.00)是低水平社会支持的保护因素;自觉无用感(OR=2.59,95%CI:0.93~7.19)是低水平社会支持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得到了应有的社会支持,应着重关注未婚/离异、睡眠质量差、自觉无用感较强的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以满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银川市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及工作能力现状,探讨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指数量表(MBI)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银川市10所医院的52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职业倦怠与护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医生在消极怠慢及成就感方面的得分高于护士(P<0.01和P<0.05),而两者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职业倦怠得分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国营医院医生的情绪耗竭程度高于私立医院的医生(P<0.05),而其成就感低于私立医院的医生(P<0.01),其工作能力得分也低于私立医院的医生(P<0.01);国营医院护士的成就感得分低于私立医院护士(P<0.05),其工作能力得分也低于私立医院的护士,而在情绪耗竭及消极怠慢方面得分国营和私立医院护士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其各因子均与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13~-0.494,P<0.01),即随着职业倦怠程度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随之降低。进一步经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耗竭、成就感、睡眠状况、工龄及工作班类型因素进入了工作能力评分的回归方程中,提示这些因素对医务人员工作能力评分影响较大。结论不同医院、不同职业类型的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有所不同,且已影响到其工作能力状态。通过增进医护人员的成就感、调整职业倦怠程度因素及改善睡眠状态可提高其工作能力状态,为保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分析结合JCI标准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效果。方法 对医院员工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采用国际公认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HSOPSC)实施调查。结果 本次共计发放400分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92份。问卷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3,各条目得分和其所属维度总得分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总体积极反应率为56.52%,其中人员配置、事件的报告频率以及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受是需要改进的维度;专科、本科学历的人员总分高于硕士学历的人员(P<0.05);在“科室内团队合作”维度中,工龄<1年的人员得分高于工龄≥21年的人员(P<0.05);在员工岗位方面,护理人员总分高于医生、医技、行政后勤人员(P<0.05)。结论 结合JCI标准更利于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意    刘诚信  陈晓莉    刘露  叶磊    刘恒志  陈雪峰  姚舜 《现代预防医学》2020,(16):2933-2938
目的 评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疫情中,四川省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四川省援鄂一线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包括婚姻状况、职业、是否有小孩、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是否有过灾害或疫情救援经历或培训演练、认为自己感染风险的高低等,使用Connor - Davidson 心理韧性量表(Connor -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 - RI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医务人员的心理韧性和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心理支持的程度,以及对支持的利用情况。运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 = 0.05。结果 共纳入253位医务人员,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总分(68.25±15.25)分,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总分(F = 3.979,P = 0.020)、力量维度得分(F = 3.781,P = 0.024)、坚韧维度得分(F = 4.130,P = 0.017)与职称相关,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总分(F = 2.791,P = 0.041)、力量维度得分(F = 2.693,P = 0.047)、坚韧维度得分(F = 2.824,P = 0.039)与认为自己感染风险的高低程度相关,力量维度得分与工作年限相关(F = 3.419,P = 0.034),有过灾害或疫情救援经历或培训演练的医护人员坚韧维度得分高于未接受过的医护人员(t = 1.969,P = 0.0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总分(41.25±8.55)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F = 3.392,P = 0.019)、客观支持得分(F = 2.921,P = 0.035)、主观支持得分(F = 3.341,P = 0.020)与年龄相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F = 9.045,P<0.001)、客观支持得分(F = 10.996,P<0.001)、主观支持得分(F = 7.227,P = 0.001)与婚姻状况相关,社会支持总分(F = 3.544,P = 0.030)、主观支持分(F = 4.193,P = 0.016)与工作年限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疫情中,四川省援鄂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韧性与职称、认为自己感染风险程度有关;社会支持度与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有关。受研究设计限制,上述结论还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晨交班科室培训方式对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的培训效果。方法 2016年7月11—22日某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利用晨交班时间,进入新建的8个临床科室和1个检验室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培训前、当场培训后和培训三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需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共239名,其中医生85名(35.6%),护士150名(62.8%),技师4名(1.7%)。医务人员最想了解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为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85.6%);医务人员最想获取医院感染知识的渠道为感控专职人员进入科室培训(87.1%)。医院感染知识总知晓率培训前、当场培训后、培训三个月后分别为45.1%、96.7%、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培训三个月后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手卫生时机、隔离措施具体项目及医疗废物分类的认知率均低于当场培训后(均P0.00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平均得分当场培训后和培训三个月后均高于培训前(P0.00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平均得分培训三个月后较当场培训后下降(P0.001)。结论利用晨交班时间进入临床科室进行培训可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认知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某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医务人员在抗疫过程中的心理应对能力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传染性疾病时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阜阳市三区五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在2020年2月25—29日参与抗疫的一线医务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医务人员进行焦虑和抑郁测评调查,比较分析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 426名医务人员,其中有194名发生焦虑,发生率为13.60%;女性焦虑发生率高于男性(15.48% VS 8.55%,P=0.001),护士(15.59%)和医技人员(15.09%)焦虑发生率高于医生(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医务人员中有395名发生抑郁,发生率为27.70%,女性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29.13% VS 23.83%,P=0.038),护士(29.25%)抑郁发生率高于医生(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 426名医务人员SAS评分为(39.20±9.42)分,SDS评分为(42.57±11.78)分。其中女性SAS和SDS评分均高于男性;护士和医技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专及以下学历医务人员SDS评分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初级职称医务人员SDS评分均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参与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医疗机构应注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体系的建立和医务人员应对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评价现状,分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思路。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261名医生和758名患者/家属为调研对象,利用PDRQ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 3.0和SPSS 21.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评价的认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科室和从业年限的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看病方式的患者/家属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家属客观行为及满意度分别对医患评价有较大影响。人格特质中的利他性、适应性以及社交性与医患关系评价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改善患者/家属行为及感受,提高其满意度,重视医患双方人格特质和心理变化,有助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普外科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2所三甲医院普外科的94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及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初级职称护士在工作量维度的评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P<0.05),高级职称护士在工作环境维度的评分高于初级、中级职称护士(P<0.05);量表中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安全、社会形象等相关条目的评分较低。结论 职称的高低、工作家庭难平衡、工作缺乏安全感、社会的不正确认知以及管理层的不重视影响普外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提示管理者们应健全护理管理体制,协调护士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重视个人职业发展,促进护理工作环境安全,以此提高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护技团队合作在减少门诊不合理注射医嘱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起,通过成立医护技多学科团队合作小组,组织护士学习不合理注射医嘱,采用标准化沟通方式向医技小组成员报告不合理注射医嘱,落实多学科联合改进措施及质量控制,降低不合理注射医嘱的发生。结果 门诊不合理注射医嘱的发生率由改进前的1.039‰下降至改进后的0.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技多学科团队合作实践可减少门诊不合理注射医嘱,保证了医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试点地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薪酬构成及薪酬结构,为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意见与建议。方法:通过机构调查,在抽取泸州、绵阳、南充和宜宾市试点公立医院中15 633名医务人员作研究对象,采用秩和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医务人员年均收入为124 072元,同比增长14.86%;年均收入中浮动收入占74.08%;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年均收入无明显差异(P>0.05),在调整其他变量后,不同用工性质的收入差距缩小,护士的收入与医生的差距缩小,技师(士)的收入高于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公益性为导向,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收入水平、调整薪酬构成、拉开不同岗位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