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对枢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原则、治疗指征以及康复方法作一文献综述,为枢椎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78—05/2004—03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angman’s fractures,Recovery of Func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枢椎骨折、脊髓不全损伤、功能恢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枢椎骨折的损伤机制、分类、诊断、康复方法等方面的文章。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临床实验。②观察对比研究。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Meta分析。③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2篇关于枢椎骨折的文献,1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4篇系同一研究、综述和Meta分析等文献资料综合:18篇文献包括1163例患者,分别对枢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原则、治疗指征以及康复方法作了评估结论:一些新的内固定器材的应用及康复方法在不断完善、对恢复枢椎骨折患者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保存寰枢椎关节运动功能,以及对合并脊髓不全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局部解剖的病理变化及其分类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8-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Hangma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Hangman骨折”,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局部解剖的病理变化或分类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收集到122篇相关文献,4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0篇文献是由于内容陈旧或重复。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包括颈椎过度伸展牵张外力、颈椎过度伸展加轴向压缩外力、颈椎过度伸展加旋转外力、过伸后屈曲反弹外力。枢椎是上下颈椎的移行椎体,本质上它是椎体向后外侧的延伸并与上关节突相连。Hangman骨折分类方法包括Pepin和Hawkins的分类法、Francis分类法、Effendi分类法、Edwards和Levine分类法等。结论Hangman骨折为双侧枢椎椎弓骨折,C2-3椎体间可发生半脱位。枢椎向前移位与韧带和椎间盘破裂程度有关,椎体前移位扩大了椎管和椎间孔容积,这可能就是神经损伤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局部解剖的病理变化及其分类作一综述。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8-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Hangman”,并限定文章语育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同为“Hangman骨折”,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局部解剖的病理变化或分类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收集到122篇相关文献,4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0篇文献是由于内容陈旧或重复。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包括颈椎过度伸展牵张外力、颈椎过度伸展加轴向压缩外力、颈椎过度伸展加旋转外力、过仲后屈曲反弹外力。枢椎是上下颈椎的移行椎体,本质上它是椎体向后外侧的延伸并与上关节突相连。Hangman骨折分类方法包括Pepin和Hawkins的分类法、Francis分类法、Effendi分类法、Edwards和Levine分类法等。结论 Hangman骨折为双侧枢椎椎弓骨折,G2-3椎体间可发生半脱位。枢椎向前移位与韧带和椎间盘破裂程度有关,椎体前移位扩大了椎管和椎间孔容积,这可能就是神经损伤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文章对采用传统疗法、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方式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2/2007-0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ies,surgery,transplants,gene cur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传统疗法、细胞移植或基因治疗等方式修复脊髓损伤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8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2篇文献中,分别涉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细胞移植、基因治疗脊髓损伤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资料综合:脊髓损伤采取手术治疗可解除脊髓压迫和(或)通过体内固定维持脊柱稳定性;药物、高压氧等非手术治疗是通过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或再生;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可刺激神经细胞再生。脊髓损伤后的修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是损伤后脊髓中的环境不利于修复的发生和发展。结论: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是脊髓损伤修复的重要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了一定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运动创伤。前交叉韧带形态学特点、损伤机制、手术重建、损伤康复的运动疗法以及运动疗法的基本程序等方面对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有直接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EntrezPubmed和CNKI1974-022004-07间关于前交叉韧带相关文献,检索词:前交叉韧带损伤(injureofanteriorcruciateligament)。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重建的时机、材料和方法等。②有关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的运动疗法。排除标准:文献中有重复研究、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未排除文章中资料是否应用了随机、对照和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57篇相关文献,36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1篇文献,其中10篇系重复研究,5篇为综述,6篇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查方法。资料综合:28篇文献中,7篇文献讨论前交叉韧带的形态特点,6篇实验性文章分析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9篇通过临床或动物实验,研究不同手术重建的时机、材料和方法等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6篇文献报道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运动治疗方法。结论:为实现前交叉韧带的功能重建,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关键是掌握好不同的适应症,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胫骨穹隆部骨折关节面破损较大,治疗不当,将影响关节功能恢复,致残率较高。针对近几年来有关胫骨穹隆部骨折的损伤原因、机制、骨折分型、功能重建和术后康复治疗、功能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Medline1979-01/2001-12胫骨穹隆部骨折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Pilonfracture,thefractureofthelowerendof“thetibialintotheanklejoint”,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www.zglckf.com2000-01/2004-08的胫骨穹隆部骨折的相关文献,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胫骨穹隆部骨折,Pilon骨折”。资料选择:对已获取的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上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文献,对文章中资料的随机、对照及盲法情况未做限制,但文章必须是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进行全文查找。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4篇关于胫骨穹隆部骨折的随机和非随机临床试验,12个实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12篇文献中,6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6篇为知识点较为落后。资料综合:12篇文献中包括实验对象506例,分别对胫骨穹隆部骨折的多种方案进行治疗的评价。结论:为实现胫骨穹隆部骨折的功能重建,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计划、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以及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分步治疗等手段,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目前治疗脊髓损伤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细胞移植治疗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移植的细胞可在损伤部位存活、整合入宿主组织中,分化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且和宿主细胞之间可形成突触样结构,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部分恢复.目的:总结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5-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献,榆索词为"Spinal Cord Inluries,Neural,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吲时计算机榆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01/2007-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干细胞移植",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移植干细胞后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的再生与修复等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66篇相关文献,3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5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31篇文献中,23篇涉及移植后损伤脊髓神经元和轴突、髓鞘的再生及功能修复的研究,8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①在脊柱骨折中约有16%~40%并发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传统治疗仅限于脊柱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解除脊髓压迫、对症及康复治疗,疗效较差.②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生理及神经发育学研究的不断深人,神经组织或非神经组织移植逐渐应用于脊髓损伤并取得了肯定的成绩.③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植入受损部位后,其释放的营养因子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且再生轴突能快速穿越移植物与宿主组织的边界,重建轴突的连续性.④关于干细胞及营养因子在损伤脊髓修复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对神经再生的不利因素,如髓鞘相关抑制分子和胶质瘢痕形成,免疫排斥等.结论: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理想方案,可恢复损伤大鼠脊髓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Nogo受体和阻断剂的性质,与轴突生长的相互关系,探讨Nogo受体阻断剂在促进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7-01/2006-01关于脊髓损伤与Nogo受体的文章。检索词“spinalcordinjury,Nogo,NgR”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脊髓损伤,Nogo受体”。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脊髓损伤修复与Nogo受体及阻断剂的相互关系。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25篇重复性研究。26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Nogo-66受体1是髓鞘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以及Nogo的共同受体。通过Nogo-66受体1/P75/LINGO-1的受体复合物激活RhoA,导致神经元轴突溃变,抑制功能恢复。NEP1~40等是Nogo-66受体1的受体阻断剂,能够促进轴突生长。结论:Nogo-66受体1阻断剂能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很有希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09有关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cutediseaseZspinalcordinjuryZ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18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44篇,其中39篇系重复同一研究,5篇为Meta分析。资料综合: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除外科手术干预、减少继发性损伤及理想的康复措施外,多种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神经生长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抗凋亡、转基因、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使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主张在脊髓减压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针对病情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机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虽然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现在仍然只处于实验阶段,但必将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实现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相关性实验研究的成功到临床应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组织工程技术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前景广阔,其中组织工程支架和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中的两项重要内容,对有关脊髓种子细胞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7/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pinalcordinjury,regeneration,celltransplan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同时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1999-07/2004-06期间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脊髓损伤,修复,细胞移植”,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较近期及对进一步试验有指导意义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选取对脊髓损伤后进行细胞移植治疗的文献。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③单一样本研究。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综述文献。③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0篇关于细胞移植的文献,其中有17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3篇文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和综述文献。资料综合:将17篇文献中分别对各个种子细胞移植后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综合。结论:作为种子细胞,均能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但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主要有: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许旺细胞和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武警军事训练科目中,单双杠及倒功引起急性颈椎损伤,分析X线及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中,5例被动体位下摄颈椎侧位片,4例摄正侧位片,1例直接CT扫描。结果:10例经X线和CT扫描,颈6椎骨折5例,伴轻度滑脱,1例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寰椎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3例。结果:X线检查能详细了解颈椎曲度、序列、利于观察椎体半脱位。单纯楔状骨折,两侧小关节脱位,CT扫描诊断不困难,扫描可清晰显示颈椎三柱解剖结构和骨折线走向,尤其对于X线片难以发现颈椎后柱结构的骨折,碎骨片的移位及小关节骨折、椎管狭窄、脊髓是否受损,评估颈椎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选择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36.5岁。骨折部位:胸8 1例,胸9 2例,胸10 4例,胸11 8例,胸12 7例,腰1 10例,腰2 4例,腰3 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8例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伤椎高度恢复达90%以上,外形正常;CT复查示椎管内有效矢状径恢复满意,椎管前方无明显骨性压迫,伤椎椎体骨愈合良好。术后1、12个月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节段少、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矫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MRI对兔椎体骨折及其愈合过程的评判价值。方法:选年龄、体重均相近的健康成年雌性青紫兰兔21只,手术制成椎体骨折后,分别在骨折后的24小时、72小时、1周、2周、4周、6周、8周观察其愈合的X线、MRI表现,并与其病理学改变对照分析。结果:随着骨折的修复,在平片上,骨折椎体内的低密度骨折线逐渐被带状致密影所代替,骨折椎体密度增高最终恢复为等密度;在MRI上,逐渐由长T1、长T2信号恢复为等T1等T2信号。结论:平片可通过对兔骨折椎体密度的分析评判其愈合的程度;MRI的信号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兔椎体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4.
T_(3~12)胸椎松质骨冲击力学特性:青年与老年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质疏松、骨重建、骨再造、胸椎骨折固定器选择等都需要了解青年和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的冲击力学特性.以往的研究多以单独青年尸体或单独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为观察对象,而有关青年和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冲击力学特性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对正常国人青年和老年新鲜尸体胸椎松骨进行冲击实验,分析胸椎松质骨的冲击力学性质,确定老年尸体松质骨和青年尸体胸椎松质骨是否具有不同的冲击力学性质.方法:实验标本取自4具正常国人男性新鲜尸体,年龄分别为20,25,70,75岁,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人死亡后1 h之内解剖取出死者胸椎T_(3~12)标本,将标本沿纵向切成长40 mm,宽6 mm,高6 mm的试样,每组各20个.以能量释放的方法对2组试样进行冲击实验,在室温28℃的温度场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试验机测量度盘自动显示试样的冲击功,根据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出每个试样的冲击韧性,观察各试样的宏观断口形貌.结果与结论:青年组胸椎松质骨冲击功、冲击韧性均显著大于老年组(P<0.05).胸椎松质骨冲击实验断口多数为粉碎性断口,少数为横断口或斜断口.宏观观察青年组腰椎松质骨骨小梁排列细密,老年组腰椎松质骨骨小梁排列稀疏,孔隙较大,呈现出老年骨质疏松的表现形式.提示青年组脊柱胸椎松质骨和老年组脊柱胸椎松质骨具有不同的冲击力学特性,老年组试样由于骨质疏松导致冲击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发现骨水泥渗漏大多与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椎体静脉回流相关。目的:分析胸腰段椎体血管分布规律,为施行椎体成形治疗时预防骨水泥渗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0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T11椎体骨折组30例,T12椎体骨折组17例,L1椎体骨折组25例,L2椎体骨折组28例,术前CT检查观察及测量椎体血管沟角度分布、安全区位置、血管沟所处于椎体内的位置。结果与结论:各组椎体血管沟角度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椎体间血管沟走向及安全区范围相对恒定。各组椎体平均高度、椎弓根平均高度和血管沟平面占椎体的平均高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椎弓根位于椎体的上2/3,血管沟所在位置相对恒定于椎弓根的上2/3。提示胸腰段椎体都有相对恒定的安全区范围,椎体成形治疗时改善穿刺角度且穿刺至安全区可减少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扫描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所有患者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 5mm。结果 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 :椎体向心性爆裂 ,椎体高度减低 ,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 ,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 ,椎板骨折 ,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 /或椎体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 ,对胸腰段爆裂骨折的诊断 ,评价脊髓的损伤及选择治疗方法上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腰椎X线片测定局部骨密度,结合骨代谢指标预测脆性骨折的危险性。方法测定不同年龄组的胸椎X线片的骨密度和25-OHD3和血清骨钙素(BGP),计算出骨折阈值。结果结合骨折阈值将骨折危险性分为4度,度数高者脆性骨折危险性大。结论腰椎X线片加骨代谢测定是预测脆性骨折的简单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脊椎骨折碎骨片可进入椎管造成神经功能损伤,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并与脊髓受损的范围有关.早期影像学的分析可评价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初步评价患者的治疗手段和预后.目的探讨MRI对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功能预后评估价值,为早期康复介入干预提供依据.设计以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回顾性研究.单位河南省鹤壁矿务局总医院的影像科,两所大学医院的放射线科.对象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MRI行脊椎检查者125例,对诊断为良性椎体压缩骨折且临床资料完整者107例(123个椎体),外伤组65例(71个椎体),骨质疏松组42例(52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07例(123个椎体)由急性外伤或原发性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椎体的MRI征象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盲法评价,根据变形椎体前后高度差别及形状将椎体压缩定位"楔形"、"扁形"2种,并观察有或无骨碎片及典型的骨折线.结果变形椎体内完全保留骨髓信号并混有高信号,椎体后上角突向椎管;T1椎体终板下带状低信号;椎体前后缘外形正常或略凹陷、边缘光滑;椎体静脉显示清晰是骨质疏松压缩的MRI表现.椎体较为均匀的低信号并部分保留骨髓信号、椎体变形明显、椎旁血肿、有骨折线或多伴脊髓水肿、囊变是外伤性压缩的MRI表现.椎体强化是骨折修复期的重要表现,是判定新鲜、陈旧骨折的一个参考标准.结论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及骨折时间的判定可通过MRI进行鉴别,并可初步评价患者的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大黄液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便秘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大黄液保留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 6 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大黄液保留灌肠 ,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 3% ,对照组为 80 0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大黄液灌肠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骨折32例的经验。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32例腰椎骨折,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疗效满意。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确切、固定可靠,重建了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是基层治疗腰椎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