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良 《新中医》2009,(4):53-54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以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3例以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对照组为93.9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月,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7例,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GERC疗效确切,且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胃康2号。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86.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0.O%;组间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2.45%、58.9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胶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降逆和胃汤加减(基本方:柴胡、枳壳、郁金、威灵仙、大黄、法半夏、旋复花、吴茱萸、蒲公英、黄连)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胃镜检查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5%,对照组分别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加味小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4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国良 《河南中医》2010,30(1):23-24
目的:观察加味小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d,螺杆菌阳性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0.5g/d。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胃镜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并在疗程结束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两组胃镜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2.12%,对照组复发率为38.7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小建中汤可愈合脾胃虚寒型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溃疡面,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丁香降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丁香降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中药组(60例)、西药组(30例),分别给予丁香降气汤和奥关拉唑治疗8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西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中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胃镜复查总有效率84.21%;西药组总有效率81.48%。2组胃镜复查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香降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  相似文献   

6.
赵文  魏明 《新中医》2012,(3):25-27
目的:评价奥瑞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服用奥瑞凝胶,每次30mL,每天3次,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mg,每天2次,疗程为8周。对照组31例:只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mg,每天2次,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指标、胃镜表现、血清胃动素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胃镜疗效治疗组32例,治愈24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31例,治愈18例,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4例。2组治疗后烦躁易怒、大便干结症状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烧心,口苦、口干症状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尸〈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尸〈0.01),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P〉0.05),2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奥瑞凝胶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炎症,且服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该药可以提高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血清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该药联合抑酸剂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促进胃动力、抑酸或抗酸的西药吗丁啉、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四逆术苓汤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综合疗效、症状疗效及纤维胃镜疗效等。结果:近期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2.5%、90.6%,对照组分别50.0%、83.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胃脘胀闷不适或疼痛、胃脘灼热感、嗳气泛酸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护〈0.05)。治疗后,2组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53.6%、36.0%;总有效病例经6月随访,复发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6.9%、20.0%,2组转阴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胃脘胀闷不适或疼痛、胃脘灼热感、嗳气泛酸等症状,并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味方;对照组60例,口服奥关拉唑20mg,每天2次。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胃镜疗效、胃镜下RE分组和积分评价、复发情况比较。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78%,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2药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作用相似。治疗后2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治疗后2组间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2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显著作用。治疗8周后胃镜复查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9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2药在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方面作用显著,总体疗效相近。治疗后2组胃镜RE分级0级明显增多,Ⅲ级为0,表明2药均有显著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促进食管炎的愈合。停药12周后复发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52.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RE疗效显著,虽与奥美拉唑相近,但复发率明显低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胃安汤中药配方颗粒冲服,对照组给予胃安汤传统中药汤剂。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7%,对照组为88.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90.8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与传统中药汤剂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经验方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肝胃不和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的病人采取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通降舒膈汤治疗,对照组予以通降舒膈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及莫沙必利片治疗。1个疗程为28d。分别进行治疗14d、28d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单项主症疗效比较,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的比较。结果:治疗28d时,治疗组痊愈率0.0%,显效率16.7%,有效率80.O%,无效率3.3%;对照组痊愈率0.0%,显效率26.7%,有效率70.0%,无效率3.3%,两组治疗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1.000,P〉0.05)。在单项主症的疗效比较中,治疗14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反流的痊愈率分别为14.3%/52.6%,对照组治疗反流的痊愈率高于中药组(P=0.0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治疗反酸的显效率分别为20.7%/50.0%,中西药组治疗反酸的显效率高于中药组(P=0.027,P〈0.05)。在单项主症的疗效比较中,治疗28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无统计学差别。停药14d时,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7%/43.3%,中西药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47,P〈0.05);停药28d时,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19.2%/51.9%,中西药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21,P〈0.05)。结论: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可在短时间内(14d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胃食管反流病反流、反酸症状,但长时间应用(28d左右)对反流及反酸症状疗效无进一步提高,且停药后部分患者症状反复,复发率较高。中药组早期(14d左右)针对反流、反酸起效稍慢,但长时间应用时(28d左右),疗效逐渐增加,且疗效稳定,停药后复发率较低。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在控制烧心及非心源性胸痛症状方面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9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3粒,3次/d,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2次/d;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用药1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用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疗程结束1年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周后的主要症状显效率分别是86.7%、47.7%,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率分别是93.3%、65.9%,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对照组疗程结束1年后复查胃镜,溃疡复发率分别是6.7%、22.7%,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明显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陈红  郭渝南 《中药材》2003,26(2):151-152
目的:评价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玉屏风散治疗组(66例)、西药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复发情况,并检测血清IgE水平。结果:(1)玉屏风散治疗组痊愈率为27.3%,总有效率为77.3%,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2)玉屏风散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为28.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玉屏风散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不良反应,能降低复发率,并能抑制IgE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潘文斌  梁霞  陈杰  王丽荣 《新中医》2011,(8):115-116
目的:观察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予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l临床疗效、胃镜疗效、Hp根除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合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口服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对照组100例予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复查胃镜,做幽门螺杆菌(Hp)检测,并于治疗后1年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临床愈显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8.00%、97.00%,对照组为68.00%、89.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89.23%(58/65),对照组为93.65%(59/6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28.26%,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蚤休汤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加味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平  樊振 《四川中医》2008,26(8):66-67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以下简称RE)的疗效。方法:将80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味四逆散,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和吗丁啉合用,4周后观察两组证候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的变化、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和胃镜下食管黏膜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RE疗效肯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胃炎康冲剂治疗胃癌前病变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坡  常东 《新中医》2006,38(8):52-53
目的:观察胃炎康冲剂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胃炎康冲剂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维酶素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78%,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显效率为20.59%,总有效率为50.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炎康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3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D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RDQ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在给予兰索拉唑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和胃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配宜 《新中医》2009,(3):47-48
目的:观察和胃法(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以西医三联疗法(胶态次枸橼酸铋、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根治率、胃镜病理检查积分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各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胃镜、病理检查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仅浅表性胃炎积分降低(P〈0.05)。Hp根治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汤心汤加味治疗Hp相关性胃炎属肝胃郁热型,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行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四逆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给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93.9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月,治疗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确切,且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片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6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2周复查胃镜,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并于治疗后1年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0.7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5.3%,对照组21.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