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型(B)肝炎和(或)丙型(C)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中NF-κBp65、IκB-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B型肝炎相关性HCC,20例C型肝炎相关性HCC,15例BC混合型肝炎相关性HCC,21例癌旁组织以及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NF-κ Bp65、IκB-a的表达.结果 NF-κ Bp65在B、C、B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29/48)、85.0%(17/20)和93.3%(14/15),C组、BC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κB-a在肝炎相关性HCC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18/83)和57.1%(12/21),差异有显著性(P<0.05).NF-κ Bp65、IκB-a在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无表达.结论 NF-κ Bp65高表达而IκB-a低表达在肝炎相关性HCC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癌组织FHIT和Survivin表达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e,FHIT)基因和生存素(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CC 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FHIT蛋白、Survivin蛋白和FHIT mRNA、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FHIT mRNA、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4,χ2=15.74,P均<0.05),FHIT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3.45,χ2=7.55,P均<0.05),FHIT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2.52,χ2=5.42,P均<0.05).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Survivin mRNA、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不同,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9,χ2=28.44,P均<0.05),Survivin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 10.25,χ2=12.50,P均<0.05),Survivin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21.19,χ2=19.47,P< 0.05).结论:FHIT、Surviv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密切,呈负相关;FHIT、Survivin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HCC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80例胃癌及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er-2/neu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er-2/neu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和3.3%(P<0.05),Her-2/neu的过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NF-κBp65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和11.4%(P<0.05),NF-κBp65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neu和NF-κBp65表达,对指导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基因及其抑制基因IκBα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RT-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及其正常粘膜上皮、癌旁粘膜上皮中NF-κBp65基因、IκBα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中p65mRNA、IκBα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上皮(P<0.01),p65蛋白、IκBα蛋白胞浆表达或胞核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上皮(P<0.01)。癌旁粘膜中,NF-κBp65蛋白、IκBα蛋白在癌旁正常上皮中的胞浆或胞核阳性率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上皮、原位癌和浸润癌(P均<0.05)。结论:NF-κBp65、IκBα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和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宫颈癌组织、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PKB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p-PK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74.5%)明显高于CIN组(52.8%)和正常宫颈组(15.0%)(P<0.05),p-PKB蛋白的表达随宫颈癌分化程度下降、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NF-κBp65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9.0%)明显高于CIN组(30.6%)和正常宫颈组(16.7%)(P<0.05),NF-κBp65蛋白的表达随宫颈癌分化程度下降、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p-PKB、NF-κBp65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PKB蛋白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下游NF-κBp65蛋白,促进宫颈癌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乙型 (B)肝炎和 (或 )丙型 (C)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 (HCC)中 NF- κBp6 5、IκB- 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8例 B型肝炎相关性 HCC,2 0例 C型肝炎相关性 HCC,15例 BC混合型肝炎相关性 HCC,2 1例癌旁组织以及 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 NF- κ Bp6 5、IκB- a的表达。结果  NF- κ Bp6 5在 B、C、B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0 .4 % (2 9/ 4 8)、85 .0 % (17/ 2 0 )和 93.3% (14 / 15 ) ,C组、BC组均高于 B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5 ) ;IκB- a在肝炎相关性 HCC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1.7% (18/ 83)和 5 7.1% (12 / 2 1)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NF- κ Bp6 5、IκB- a在 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无表达。结论  NF- κ Bp6 5高表达而 IκB- a低表达在肝炎相关性 HCC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杰  郭建昇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6):1168-1171
目的:探讨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80例胃癌及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er-2/neu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er-2/neu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和3.3%(P〈0.05),Her-2/neu的过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NF-κBp65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和11.4%(P〈0.05),NF-κBp65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neu和NF-κBp65表达,对指导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石蜡标本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以CD34为标记志测定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NF-κBp65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8%(25/38)、36.7%(11/30)和0,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为46.7%(7/1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χ2=5.707,P=0.0157;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与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0,P=0.1688。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化(χ2=5.788,P=0.0176)、手术病理分期(χ2=4.677,P=0.0330)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有关(χ2=4.799,P=0.0302)。NF-κBp65蛋白表达阳性患者MVD值为53.6±19.3,阴性表达患者为41.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9,P=0.0278。结论NF-κBp65是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关的癌蛋白,可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检测50例HCC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AP-1和NF-κB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H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AP-1(c-Jun/c-Fbs)和NF-κB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Jun和c-Fos蛋白的表达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NF-B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HCC组织中AP1(c-Jun/c-Fos)和NF-κB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6和0.538,P值均<0.01.结论:AP-1、NF-κB与HCC的发生有关,且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NF-κB可能通过上调AP-1的表达和活性而促进HCC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κB p65在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因子 κBp65(p65)、IκB a(inhibitoryκB α)在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83例肝炎相关性HCC组织石蜡标本中P65、IkB a蛋白; 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4例冰冻肝炎相关性HCC组织、配对癌旁组织、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P65、IkB a的蛋白,并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免疫印迹结果具有一致性(P>0. 05);P65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 71. 8% (84 /117)高于癌旁组织 20. 5% (24 /117) (P<0. 01),正常组织不表达;IkB a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25. 6%,低于癌旁组织 55. 5% (65 /117) (P<0. 05),正常组织无表达;P65在C型肝炎相关性HCC(C HCC)和B、C混合型肝炎相关性HCC(BC HCC)中的阳性表达率 83. 9% ( 26 /31 )、89. 4% (17 /19),分别高于B型肝炎相关性HCC(B HCC) 61. 2% (41 /67) (P<0. 05);同时免疫印迹法证明,P65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增加、而IkB a表达减少。HCC中P65蛋白阳性与其组织学类型、组织分级、包膜状况、AFP值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P65蛋白阳性在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 05),并且P65蛋白阳性与肿块大小有关(P<0. 05)。结论:肝炎相关性HCC中P65被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TAT3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H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HCC组织及其癌周肝组织,11例肝硬化组织和11例正常肝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检测 VEGFR2、EGFR分别在27、42例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蛋白在HCC组织的阳性、强阳性表达分别为23和9例,其阳性表达率在HCC组织中显著高于癌周肝组织,癌周肝组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肝硬化组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STAT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R2和EGF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TAT3蛋白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基因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中NF-κBmRNA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NF-κBp65、NF-κBp50mRNA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食管癌细胞系EC109、EC1、EC18和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NECA6-E6E7和NECA6-E6E7-hTERT均出现NF-κBp65、NF-κBp50mRNA的表达。在癌旁组织中,NF-κBp65和NF-κBp50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0%(6/20)和25%(5/20),在食管癌组织中分别为65%(13/20)和55%(11/20),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表达率呈上升趋势。结论:NF-κB基因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PTTG和EZH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和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2,EZH2)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50例、肝硬化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PTTG、EZH2蛋白的表达。[结果]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PTTG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00%(35/50)、90.00%(27/30)、0(0/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P<0.05),且PTTG蛋白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HCC中的表达(χ2=4.30,P<0.05);HCC、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的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8.00%(44/50)、46.67%(14/30)、30.00%(3/10),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P<0.05),且EZH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16.07,χ2=14.07,P<0.05)。[结论]PTTG和EZH2异常表达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在HCC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海  孙林辉  杨彦  崔明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5):451-453,463
目的 探讨Pokemon和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20例癌旁乳腺组织Pokemon蛋白和NF-κBp65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1.2%、4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核NF-κBp65阳性率分别为57.7%、35.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核Pokemo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细胞核NF-κB65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乳腺癌细胞核Pokemon蛋白高表达与NF-κBp65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okemon和NF-κBp65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Pokemon可能是NF-κBp65的1个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并初步探讨Survivin与NF-κBp65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眼睑基底细胞癌及28例正常眼睑组织中Survivin与NF-κBp65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及有无复发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Survivin定位于胞浆或胞膜,而NF-κBp65定位于胞核或胞浆.Survivin在眼睑基底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82.5%(52/63),在正常眼睑组织中为46.4%(13/2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NF-κBp 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81.0%(51/63),在正常眼睑组织中为39.3%(11/2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Survivin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原发组阳性表达率为74.4%(29/39),在复发组为95.8%(23/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原发组阳性表达率为71.8%(28/39),在复发组为95.8%(23/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与NF-κBp65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因素均无关(P>0.05).63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Survivin和NF-κBp65共同表达阳性为46例,Survivin阳性NF-κBp65阴性6例,Sur-vivin阴性NF-κBp65阳性5例,Survivin和NF-κBp65共同表达阴性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相关性(P<0.01).结论:Survivin与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复发组的表达高于原发组,提示两者可能参与眼中基底细胞癌的复发过程,有可能成为基底细胞癌复发的预测因子;Survivin与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在基底细胞癌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HCC中NF-κB和nm23-H1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10例)、肝血管瘤旁正常肝组织(11例)作对照,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F-κB蛋白在41例HCC组织中阳性28例,表达率为68.3%;41例相应癌旁肝组织中有5例表达,阳性率12.2%,10例肝硬变组织中1例表达,11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HCC与非癌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1);NF-κB的表达与HCC的临床病理特点无显著相关性。nm23-H1蛋白在41例HCC组织中14例为阳性染色,27例为阴性染色。nm23-H1阴性表达与肝被膜浸润和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χ^2=4.16,χ^2=4.19,P均〈0.05)。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可望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点。nm23-H1在HCC中的阴性表达与HCC的恶性生物学特征相关,可能表明肿瘤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p2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cyclin D1、p27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NF-κBp65和cyclin D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p27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P<0.01).NF-κBp65表达与NSCLC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27表达与瘤体大小、肿瘤分化密切相关(P<0.05).NF-κBp65与cyclin D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yclin D1与02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NF-κBp65与p27的表达无相关性(P>O.05).结论:NF-κB、cyclin D1、p27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三种蛋白的表达可以间接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核转录因子与β-连环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F-κBp65和β-cat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法对41例肝癌,30例肝硬化,18例正常肝组织进行染色;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NF-κB、β-cat在肝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肝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血中AFP水平有关.结论:NF-κB、β-cat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对肝癌的转移、复发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探讨PTEN、NF-κBp65和Cyclin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PTEN、NF-κBp65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5%(31/73),明显低于它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18/20)(P<0.01);NF-κBp65和CyclinD1在胃腺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9%(43/73)和60.3%(44/73),明显高于它们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4/20)和25%(5/20)(P<0 01);②PTEN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或P<0.05);NF-κBp65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胃腺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或P<0.01);CyclinD1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关系;③胃腺癌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与NF-κBp65和CyclinD1均呈负相关(P<0.05,P<0.01),NF-κBp65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PTEN、NF-κBp65和CyclinD1基因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联合检测PTEN、NF-κBp65和CyclinD1,可能有助于对胃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胃腺癌的预后分析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脂联素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20例大肠腺瘤和42例大肠正常黏膜对照组织中脂联素与NF-κBp65的表达情况,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脂联素在大肠癌组的表达明显低于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黏膜〔(15.35±3.81)vs(38.71±6.80)vs(43.03±4.89),P<0.05〕,并随大肠癌的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的转移、TNM分期的进展而下降;大肠癌组织中NF-κBp6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黏膜〔(15.70±2.36)vs(27.15±6.11)vs(34.43±2.36),P<0.05〕,其表达随大肠癌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进展而增高;大肠癌组织脂联素表达强度与NF-κBp65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881,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脂联素低表达,NF-κBp65高表达,脂联素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