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内人芽囊原虫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于1912年正式命名以来,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肠道酵母菌。近年来,认为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体和灵长类动物肠道内的寄生原虫,1990年何建国等在广州地区从婴儿腹泻粪便标本中检出我国第1例人芽囊原虫,并对该虫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腹泻患者肠道内原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0年7~10月,对开封市医院肠道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3个月~72岁),每份新鲜粪便采用直接涂片法及碘液涂片法同时进行镜检调查。结果共检388人,原虫阳性者89人、阳性率为22.94%。发现隐孢子虫、结肠内阿米巴各10例(各2.58%),溶组织内阿米巴6例  相似文献   

3.
人芽囊原虫(Blaslocystis hominis)于1912年被正式命名以来,长期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肠道酵母菌。近年来,认为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体和灵长类动物肠道内的寄生原虫,1990年何建国等在广州地区从婴儿腹泻粪便标本中检出我国第1例人芽囊原虫,并对该虫进行了体外培养、超微结构观察、临床治疗的体外  相似文献   

4.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的不同形态。方法: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和苏木素染色法对西藏阿里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小学生与腹泻病人肠道内人芽囊原虫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芽囊原虫形态多变,有空泡型、颗粒型、变形型和二分裂法生殖。结论:人芽囊原虫在肠道中可出现多种形态,但以空泡型为最常见占84%,易与结肠内阿米巴和其它非致病阿米巴合并感染,且与患者的腹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的不同形态。方法: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和苏木素染色法对西藏阿里地区和新疆地区的小学生与腹泻病人肠道内人芽囊原虫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芽囊原虫形态多变,有空泡型、颗粒型、变形型和二分裂法生殖。结论:人芽囊原虫在肠道中可出现多种形态,但以空泡型为最常见占84%,易与结肠内阿米巴和其它非致病阿米巴合并感染,且与患者的腹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体酵母菌最近由国外Zierdt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超亚微结构的特点归为肠道寄生原虫。该虫是世界性分布,是引起儿童或免疫缺陷患儿腹泻的重要病原。我们于1988年4月~1992年4月对本地区进行了人体酵母原虫感染的鉴测,并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为预防该病感染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控制腹泻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感染与小儿腹泻滨州医学院(256603)周吉礼穆际兰*徐淑珍**隐孢子虫是寄生于人肠道内的致病性原虫,可引起隐孢子虫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原虫既能感染人,也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表明,该原虫在寄生虫引起的小儿...  相似文献   

8.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且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密切相关的寄生虫。人芽囊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间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流行率和优势基因亚型差异显著。本文对全球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进行综述,旨在为了解人芽囊原虫在全球流行情况和防控人芽囊原虫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且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痛、腹泻)密切相关的寄生虫。人芽囊原虫呈世界性分布,不同国家间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流行率和优势基因亚型差异显著。本文对全球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率、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进行综述,旨在为了解人芽囊原虫在全球流行情况和防控人芽囊原虫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以往的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周查中,均以肠道蠕虫为多,少见肠道原虫的调查。因此,对人群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知之较少。我们于1988~1989年配合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工作,在全省进行了肠道原虫感染情况的抽样调查,现就具有代表性的10个县36个点的资料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人芽囊原虫在腹泻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繁殖方式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调查腹泻患者临床表现 ;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和铁苏木素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其在粪便标本和培养物及动物模型肠内容物中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 结果 健康人群和腹泻人群粪便标本中人芽囊原虫检出率分别为 0 .94% (2 2 13 )和 2 4.73 % (4 6 186) ;人芽囊原虫与其它肠道寄生原虫有合并感染 ;有二分裂、内二芽生殖和裂体增殖 3种繁殖方式。 结论 人芽囊原虫在腹泻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易与结肠内阿米巴和其他非致病阿米巴合并感染 ;以3种无性生殖方式繁殖。  相似文献   

12.
人芽囊原虫在腹泻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繁殖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在腹泻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繁殖方式,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及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调查腹泻患者临床表现;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和铁苏木素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其在粪便标本和培养物及动物模型肠内容物中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结果健康人群和腹泻人群粪便标本中人芽囊原虫检出率分别为0.94%(2/213)和24.73%(46/186);人芽囊原虫与其它肠道寄生原虫有合并感染;有二分裂、内二芽生殖和裂体增殖3种繁殖方式。结论人芽囊原虫在腹泻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易与结肠内阿米巴和其他非致病阿米巴合并感染;以3种无性生殖方式繁殖。  相似文献   

13.
HIV/AIDS合并肠道寄生虫感染可加速疾病进程,是HIV感染者长期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HIV/AIDS合并肠道原虫感染仍是一个被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其危害性往往被低估。本文就HIV/AIDS合并常见肠道原虫,如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和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感染情况进行综述,以了解全球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HIV/AIDS合并肠道原虫感染状况,为HIV/AIDS合并肠道原虫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急性感染性腹泻仍然是全球范围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尤高。根据WHO的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7.5~10亿人次患急性感染性腹泻。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原虫或肠道寄生虫等,在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所见的急性感柴性腹泻病原体以细菌最多见,病毒次之,再次为阿米巴原虫,肠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最少见。在细菌性急性感染性腹泻中,则以志贺氏菌为最常见,大肠埃希菌和空  相似文献   

15.
许炽熛 《传染病信息》2007,20(4):209-213
腹泻的原因很多,尤以细菌性感染最为多见,此外,寄生虫性腹泻也比较常见。本文所指的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是指寄生于肠道或邻近脏器内,以腹泻及相关症状为其或某一阶段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病。1常见寄生虫性腹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1.1原虫性感染1.1.1肠阿米巴病此病在我国南方尤为多见,在  相似文献   

16.
替硝唑是继甲硝唑后研制的硝基咪唑类抗原虫及厌氧菌药物。临床研究显示该药对胃幽门螺旋菌感染 [1 ] ,阴道细菌性感染患者 [2 ] 不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而且副作用轻微。我院近几年应用替硝唑对门诊儿童常见肠道原虫感染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材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92例肠道原虫感染者中 ,男性 5 4例 ,女性 38例。年龄 6~ 14岁。病程 3d~ 3年。其中腹痛腹泻 6 2例 (6 7.39% ) ,厌食偏食 72例 (78.2 6 % ) ,较消瘦 5 4例 (5 8.70 % )。面色较黄或较苍白 31例 (33.70 % ) ,毛发细黄光泽较差 2 8例(30 .43% )。全部患者均经常规直接涂片碘液染…  相似文献   

17.
腹泻是肠道原虫感染的典型症状,以贾第鞭毛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最常见。nita-zoxanide是一种广谱抗微生物制剂,本研究以随机、双盲并设安慰剂对照的方法研究该药治疗贾第鞭毛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腹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地区人芽囊原虫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型分布,为人芽囊原虫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昆明市4家哨点医院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样本1 121份,非腹泻人群粪便样本319份,使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提取粪便基因组并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查,对可疑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进行确诊,并通过进化树构建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人芽囊原虫在全年龄组腹泻病例中检出率为4.2%;在女性腹泻人群中的检出率高于男性腹泻人群中的检出率(5.5%,2.9%;P=0.027,OR=1.98,95%CI=1.07-3.67);在不同年龄组腹泻人群中,人芽囊原虫的检出率没有差异(χ2=3.933,P=0.950);但具有明显季节分布特征(χ2=11.8,P<0.05);人芽囊原虫的检出率在城区、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腹泻人群中没有差异(χ2=2.427,P=0.297)。在腹泻人群和非腹泻人群中,人芽囊原虫I型基因型都占绝对优势。结论 人芽囊原虫依旧是西南城市地区感染人群的常见肠道寄生虫之一,感染主要以I型基因型为主,其致病性和基因型分布需持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肠道原虫病是人体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安徽省肠道原虫病种类多样,流行范围广。 2014 ~2015 年的全省人体寄生虫感染调查显示,安徽省人体肠道原虫病的总体感染率约为 0. 46% ,按全省人口总数推算感染者人数接近 30 万。 目前安徽省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已经超过除钩虫以外的其它肠道蠕虫的感染率总和,成为我省仅次于钩虫病的主要肠道寄生虫病。 本文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对安徽省肠道原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肠道原虫检测 碘液染色涂片法》(WS/ T 634-2018)是我国采用碘液染色涂片法对肠道原虫检测的第一个系统性技术标准。本标准于2018 年9 月26 日发布,2019 年4 月1 日实施。本文对标准的制定背景、编制过程与方法、主要内容、实施与宣贯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碘液染色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