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结果 两组在住院天数、心律失常、心绞痛、便秘和焦虑等方面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早期康复活动可以促进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五级法早期活动动的康复的探讨。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03~2007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采用五级法早期活动与传统护理活动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五级法早期活动比传统护理活动方式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救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王杰  张小满  杜艳艳  邵军 《当代护士》2023,(12):125-127
总结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早期心包炎的护理经验。以本科收治的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早期心包炎为例,总结了此类患者的康复及护理要点,包括胸痛的护理、容量管理、心理护理、心律失常护理、呼吸锻炼等,通过精细化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68例患者治愈61例,死亡7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能早期发现并积极救治才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倪梦琦  曹媛媛  刘婷  殷敏 《妇幼护理》2023,3(16):3990-399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05 月至 2022 年 05 月收治 的 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 PCI 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心脏康 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心理状态和心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心理状态和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采取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 的心脏功能,降低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7.
董云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58-59
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们对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细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谵妄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谵妄多见于入院后早期(24 h内),早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护士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早期(4 h内)予以高危因素评估,注意观察意识状态,早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本组除1例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第2天并发脑出血昏迷后自动出院,1例动脉鞘管拔除后沙袋压迫倾斜,1例睡眠时未注意过早屈曲大腿,1例因大便干燥用力而造成穿刺处皮下血肿,1例因沙袋压迫造成足背动脉搏动逐渐减弱,于压迫4h解除未见皮下血肿外,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生存率,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优越性.方法 对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系统化评估并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系统化护理干预后,59例患者效果满意康复出院,4例患者转入ICU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通过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的重点和内容,提高了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诊断的准确性,明确了护理计划和具体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本院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认为早期诊断、急救与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是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早期及时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细致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科2007-01-2010-09共收治5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瑛 《当代护士》2004,(11):37-39
对9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早期强化心理护理、严格控制饮食、早期应用缓泻剂、控制输液速度等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特别监测血糖,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本组显效41例,占82%;有效7例,占14%;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48例,占96%.结论: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94例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指导组96例,传统指导组98例,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采用早期康复活动组在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只进行传统的护理活动组,而并发症则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活动组。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重复住院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护理及监测措施.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26例,未通14例,死亡4例.认为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实施高质量的有效监护,可提高冠脉再通率,减少病死率,从而提高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运动联合阶梯心理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心理指导.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六分钟步行距离、不良心理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心理反应、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高危患者早期运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早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运用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高危患者15例,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恢复良好,2例术后病情恶化死亡,总有效率86.67%。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高危患者在早期主动脉球囊反搏运用下成功度过心肌梗死后危险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采用SCL - 90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SCL - 90各因子分与护理前比较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存在不良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应及时给予心理评估并积极给予护理,以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特征,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对50例心肌梗死实施及时急救治疗及护理,使患者从饮食、精神、疾病体征等方面得到良好的护理.结果 经过1个疗程(8~12周)治疗及悉心护理下,患者显效41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虽然发展快,但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及护理,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