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腹膜腔     
双通路化疗联合热疗治疗腹腔转移癌的临床研究,HIFU合并化疗治疗腹盆腔复发或转移癌的临床观察,腹盆腔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近期疗效。方法:32例壶腹部周围癌(胰头癌22例、Vater壶腹癌5例、胆总管下端癌3例及十二直肠乳头癌2例),给予HIFU联合3D-CRT同步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肿瘤体积变化CR2例、PR24例、NC 4例、PD2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2%(26/32)和46.9%(15/32)。中位TTP 14.6个月。临床受益指数93.8%(30/32)。结论:HIFU+3D-CRT方案同步治疗壶腹部周围癌可适当延长生存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PFC方案化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分A、B两组,每组30例。A组予PFC方案(紫杉醇+氟尿嘧啶+顺铂)化疗的同时行病灶部位HIFU治疗;B组单用PFC方案化疗。结果:60例均可评价疗效,A组CR5例(16.7%),PR17例(56.7%),SD4例(13.3%),PD4例(13.3%),有效率(CR+PR)73.3%,中位生存期13.9月;B组CR2例(6.7%),PR14例(46.7%),SD7例(23.3%),PD7例(23.3%),有效率53.3%,中位生存期9.6月。二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C方案化疗结合HIFU治疗进展期胃癌为一种新的疗法,其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患者生命,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如能在化疗的同时联合HIFU治疗则不失为有效治疗手段,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 ,HIFU)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例晚期胰腺癌共接受 91次 (平均 7次 )HIFU治疗、其中 4例同时应用小剂量5 FU单药化疗。结果 :CR 2例、PR 4例 ,有效率 4 6 2 % ;临床受益反应率 (clinicalbenefitresponse ,CBR)高达 92 3% ;中位生存期 7 0个月 ;除 1例HIFU治疗后 5个月出现阻塞性黄疸外 ,未见其他副作用。结论 :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治疗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癌3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FEP -BY0 1型肿瘤超声治疗机治疗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FEP BY0 1肿瘤超声治疗机治疗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癌 30例。结果 :完全缓解率 (CR) 30 % (9/ 30 ) ;部分缓解率 (PR) 5 7% (17/ 30 ) ;有效率 87% (CR PR) ;无效率 13% (4 / 30 )。并且能明显缓解癌性疼痛 ,有效率达 87% (2 6 / 30 )。所有病例治疗时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胃肠道穿孔、皮肤烧伤等并发症。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对中晚期腹、盆腔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治疗安全有效 ,是肿瘤局部治疗的又一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癌9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FEP—BY01型肿瘤超声治疗机治疗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FEP—BY01肿瘤超声治疗机治疗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癌患97例。结果:显有效率(CR)29.9%(29/97);有效率(PR)50.5%(49/97);总有效率80.4%(CR PR);无效率19.6%(19/97).癌性疼痛缓解率77.5%(55/71)。结论: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腹、盆腔肿瘤患淋巴结转移癌疗效确切,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局部姑息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HOP方案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共治疗鼻咽癌患者85例,采用CHOP方案者为治疗组共49例,其中初治40例,放疗后复发转移9例.采用PF(DDP+5Fu)方案者为对照组共36例,其中初治32例,放疗后复发转移4例.结果:治疗组49例中CR 12例,PR26例,NC11例,CR率为24.5%,CR加PR共38例,有效率为77.6%;对照组36例中CR 4例,PR 24例,NC 7例,PD 1例,CR加PR共28例,CR率为11.1%,有效率为77.8%.CHOP方案与PF方案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轻于对照组,特别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结论:CHOP方案为鼻咽癌有效低毒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HOP方案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共治疗鼻咽癌患者85例,采用CHOP方案者为治疗组共49例,其中初治40例,放疗后复发转移9例。采用PF(DDP+5Fu)方案者为对照组共36例,其中初治32例,放疗后复发转移4例。结果治疗组49例中CR12例,PR26例,NC11例,CR率为24.5%,CR加PR共38例,有效率为77.6%;对照组36例中CR4例,PR24例,NC7例,PD1例,CR加PR共28例,CR率为11.1%,有效率为77.8%。CHOP方案与PF方案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轻于对照组,特别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结论CHOP方案为鼻咽癌有效低毒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转移瘤的临床疗效、不良作用和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方法:30例乳腺癌转移瘤患者,既往未用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的14例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化疗;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16例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每21天重复,2周期评价疗效,记录不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CR PR)66.7%,肿瘤控制率(CR PR SD)93.3%.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脱发.CBR评价有效者73.3%.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转移瘤有较好疗效,不良作用可耐受,临床受益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三苯氧胺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前雌激素(ER)、孕激素(PR)双阳性及ER+/PR-两种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绝经前、原癌基因(c-erbB-2)均为(+)、淋巴结1-3个阳性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52例ER+/PR+,52例为ER+/PR-.两组患者均为手术后和辅助化疗后发现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接受戈舍瑞林3.6mg皮下注射,每28天1次,连续6个月以上;联合三苯氧胺口服,10mg/次,每日2次,连用6个月以上.结果:104例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1例,稳定(SD)31例,进展(PD)39例,总有效率(OR=CR+PR)为32.7%,临床获益率(CBR=CR+PR+SD≥6个月)62.5%;其中ER+、PR-组,CR 2例,PR 21例,SD 16例,PD 13例,OR为44.1%,CBR 74.9%;ER+、PR-组CR 1例,PR 10例,SD 15例,PD 26例,OR 21.1%,CBR 49.9%.结论:戈舍瑞林联合三苯氧胺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前ER阳性、淋巴结1-3阳性、复发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而ER+/PR+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ER+、PR-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对于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发生PD,应立即中止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手术、解救化疗、放疗或分子靶向等治疗后再序贯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