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但雌激素与卵巢癌的关系仍存在争议[1].ER分为α和β两种亚型,本研究检测了ER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以探讨ERα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自1989年以来,采取对男性甲状腺肿瘤标本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测定,以男性胃肿瘤组织及腹壁正常肌组织分别作为对照组测定上两受体,同时了解受检病人的相应激素水平及个体性发育状况,从而得出了男性甲状腺肿瘤的发生与雌性激素及受体间的密切关系,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1.男性甲状腺肿瘤,胃肿瘤,正常腹壁肌组织的两激素受体测定及对照。本院采用ABC法对切除的新鲜标本行受体定性测定。 本组总结了1989年10月至1995年10月因患甲状腺肿瘤而在本科手术的全部男性病例,共198例,其中甲状腺腺瘤183例,甲状腺癌15例。25岁~45岁102例,45岁以上96例,无儿童病例,已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和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44例PTC石蜡标本,用En 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α与EZH2的表达。结果 (1)ERα在PTC中的阳性率为41%,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5%,差异显著(P0.05),ERα在PTC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累犯和肿瘤多灶性生长有关(P0.05),与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2)EZH2在PTC中阳性率为30%,在癌旁甲状腺组织中阳性率为3%,差异显著(P0.05),EZH2在PTC中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累犯和肿瘤多灶性生长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3)ERα和EZH2蛋白在PTC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91,P0.05)。结论 ERα和EZH2可能共同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和转移,检测ERα和EZH2,有助于预测PTC的侵袭和转移风险。抗雌激素治疗和针对EZH2的治疗可能成为PTC新的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膀胱和尿道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亚型表达的影响。 方法 30只成年雌性大鼠分别假手术处理、卵巢切除、卵巢切除术后苯甲酸雌二醇替代治疗,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大鼠膀胱底部、膀胱颈部及尿道组织中ERα和ERβ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Sham组中,ERαmRNA及蛋白在尿道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膀胱底部和膀胱颈部,ERβmRNA及蛋白在膀胱底部和膀胱颈部的表达则远高于尿道组织。去势使大鼠膀胱尿道ERα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补充雌激素治疗使其减少接近假手术组。大鼠膀胱尿道ERβmRNA及蛋白表达在不同雌激素状态下无明显变化。结论 ERβ是主要分布于膀胱,ERα主要分布于尿道组织中。雌激素对雌性大鼠下尿路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ERα介导。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受体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类固醇类激素,对众多靶组织如生殖道、乳腺、骨骼及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功能有调节作用。雌激素的活性失调可导致乳腺癌、卵巢癌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雌激素的作用是通过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实现的。ER已成为乳腺癌的诊断学标志.对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肿瘤雌激素受体除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中存在外.在其它肿瘤组织和细胞株中也发现ER.如消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系统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类固醇类激素,对众多靶组织如生殖道、乳腺、骨骼及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功能有调节作用。雌激素的活性失调可导致乳腺癌、卵巢癌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雌激素的作用是通过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实现的。ER已成为乳腺癌的诊断学标志.对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肿瘤雌激素受体除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中存在外.在其它肿瘤组织和细胞株中也发现ER.如消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系统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00例国人女性不同阶段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进行检测,探讨其与一些肿瘤病理参数和生物学标志物(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C-erbB-2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有关ERα、ERβ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人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属于macro domain家族。它在生物的发育过程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多种雌激素及雄激素依赖性肿瘤中高表达。LRP16是ERα的共激活因子,可以增强多种核受体家族成员的转录活性,包括AR、GR、ERβ、PPARα、PPARγ等。在NF-κB的激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LRP16及与肿瘤的相关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在多数乳腺癌组织中均发现有两种激素受体^[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s,PR)的表达,内源性雌激素参与乳腺上皮的生长分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雌激素的作用又是由受体ER所介导的^[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 specific protease 1,SENP1)和ERα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各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ENP1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R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Ⅰ型子宫内膜癌中SENP1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肿瘤组织。SENP1蛋白在高分化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组织。SENP1阳性表达与ERα表达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浸润的深度、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SENP1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ER、PR、c-erbB-2和nm23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癌基因c-erbB-2、抑癌基因nm23和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6例浸润性乳腺癌c-erbB-2、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①ER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肿瘤TNM分期及肿瘤大小呈负相关,小叶癌ER阳性率高于导管癌,而与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②PR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肿瘤TNM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肿瘤类型、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③c-erbB-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肿瘤类型无显著相关性。④乳腺癌Ⅰ期nm23表达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明显高于Ⅱ、Ⅲ期癌,nm2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及类型无显著相关性。⑤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nm23表达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癌组织c-erbB-2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与PR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R、PR、c-erbB-2及nm23的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和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51例乳腺癌组织的ER、PR、p53和C-erbB-2的表达。结果51例患者ER、PR、p53和C-erbB-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58.8%、29.4%、72.6%。ER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别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年龄、分期组别中未见明显差异,PR、p53及C-erbB-2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四组中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和C-erbB-2均有较高表达,且ER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燕  韩江哲  张敬 《临床医学》2010,30(12):37-39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二维征象与肿瘤ER、PR及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ER阳性70例,PR阳性72例,HER-2过度表达38例。肿瘤形态不规则组ER及PR阳性率高于形态规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边缘不光整、有毛刺或成角畸形组ER及HER-2阳性率高于边缘光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内有钙化灶组ER、PR及HER-2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各自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HER-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ER、PR及HER-2的表达状态,为乳腺癌的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α、β受体(ERα、β)、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探讨其与PCOS患者性激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体重指数(BMI)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PCOS患者与对照组年龄、BMI、血脂、性激素、HOMA和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且PCOS患者按照肥胖与否、胰岛素抵抗正常与否和睾酮高低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ERα、ERβ、PR、AR表达。通过相关性分析PCOS组子宫内膜ERα、ERβ、PR、AR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PCOS组和对照组年龄、BMI、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组睾酮、雌激素、HOMA-IR高于对照组。PCOS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的ERα、ERβ、PR、AR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ERα/ER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高睾酮组与正常睾酮组除AR外其余各甾体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的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高睾酮组腺体AR表达高于正常睾酮组。高睾酮组ERα、ERβ、PR、AR表达高于对照组;正常睾酮组ERα、PR、AR在腺体和间质的表达及腺体ERβ表达高于对照组。PCOS肥胖组和非肥胖组ERα、ERβ、PR、AR在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ERα、ERβ、ERα/ERβ、PR、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ERα、ERβ、ERα/ERβ、PR、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抵抗组ERα、ERβ、PR、AR、腺体ERα/ERβ表达高于对照组。非胰岛素抵抗ERα、PR、AR、腺体ERβ表达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发现PCOS组子宫内膜间质ERα、PR、ERα/ERβ表达与血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腺体ERα/ERβ、AR、PR表达与血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腺体ERβ的表达与血清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腺体AR表达与血脂中的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表达高于正常妇女,除ERβ外其他甾体激素受体表达与PCOS血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ERβ与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高雄激素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增强PCOS患者子宫内膜AR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与数种血管形成因子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手术切除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标本及5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以及血管形成有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D。结果:在血管瘤增生期。ER、VEGF、MMP-2及组织蛋白酶D均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瘤退化期,仅ER和组织蛋白酶D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对照中,ER、VEGF求和MMP-2表达极弱,组织蛋白酶D有少许表达。结论:雌激素与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对血管瘤的病理发生过程发挥作用,对血管畸形则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孕激素受体(PR)及Bcl-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法,检测110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ERα、ERβ、PR及Bcl-2的表达,并采用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45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在增殖期,内膜息肉组织中ERα及ERβ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R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内膜(t=2.589,P〈0.05),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内膜(t=2.716,P〈0.01)。在分泌期,内膜息肉组织中ER-α及Bcl-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R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显著性(t=2.574、2.581、2.579,P〈0.05),ERβ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Bcl-2的高表达和PR相应的低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病因,ERα可能是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成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雌激素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可以呈弥漫性表达,HBME-1在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甲状腺癌的良好标记物,VEGF可通过促进甲状腺癌的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对Galectin-3、HBME-1和V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dometriosis,E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67例、在位内膜53例及正常内膜32例ERα、ERβ、pS2蛋白的表达。结果:(1)ERα、ERβ表达:异位子宫内膜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在位子宫内膜组(P〈0.01);(2)pS2表达:在位子宫内膜组阳性表达率高于异位子宫内膜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3)ERα、ERβ、pS2在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表达较紫蓝色结节中增强(P〈0.05)。结论:ERα、ERβ、pS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表达密切相关其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可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1-2],具有可长期用药、费用较低等优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新型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受体下调剂,目前临床对绝经后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多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但很多接受过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易产生交叉耐药[3],复发较快[4]。氟维司群是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下调剂,可通过竞争性结合ER而降低其表达水平,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RAD5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37例正常甲状腺RAD5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征特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RAD51蛋白表达比正常甲状腺组升高(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RAD51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肿瘤大小相关(P<0.05)。结论 RAD5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