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大出血的治疗附属湘雅医院心胸外科李国虎,陈胜喜,袁明道关键词体外循环,外科手术,心血管,出血,治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本文就42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大出血病人的原因及治疗加...  相似文献   

2.
从临床实践方面研究了体外循环手术对血小板数量、功能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证实了羟乙基芦丁具有保护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作用,可减少体循环手术后的引流量和输血量,预防心内直视手术后的异常出血扣血栓形成,是一种有效的血小板保护性药物。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因血液稀释,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破坏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术后易发生出血、渗血,一直是临床的用血大户.  相似文献   

4.
韦涌初  曾建业 《广西医学》2002,24(10):1582-1584
出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特别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或转流时间长、再次手术的病人 ,手术创面往往广泛渗血 ,难以用外科方法进行处理。大量出血一方面增加急性心包填塞的危险性 ,影响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 ,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 ,大量输血增加输血性传染病的机会。近年来研究表明 ( 1、2、3 )体外循环术中应用抑肽酶可减少术后出血量约 3 5 %~ 6 3 %,减少库血输入量约 46 %~ 5 4 %。显示出抑肽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止血作用 ,现就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 抑肽酶的作用机制 …  相似文献   

5.
周黎瑾  萧明第  毛建强 《上海医学》2004,27(12):938-939
体外循环是一个非生理过程,会引起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手术后非外科性出血增加,其原因可能与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消耗和纤溶系统激活有关。手术后出血会增加库血的使用量和二次开胸止血的机会,造成心脏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上升。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一些措施来保护体外循环转流过程中损耗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从而保护凝血-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二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为3.25%~15%[1]。出血为体外循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有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异常、血液稀释、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下降、术后高血压等,而术中止血不完善是术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2]。我院1998年1月~2001年8月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术62例,术后24h内紧急开胸止血5例。现将手术室抢救配合及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62例行心内直视术患者中有5例需行紧急开胸止血,二次开胸止血的发生率为8.06%,其中冠状动脉旁  相似文献   

7.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10例韦涌初(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宁530031)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1990年1月至1997年5月,我院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共发生心包填塞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4例...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机血回收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刘红张冬梅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后因术中血液丢失和血液稀释常需大量新鲜血液,而以往CPB后机内剩余血多被废弃造成自体血的浪费。我们从1995年开始选择性地将体外循环时间较短的剩余机血回收,经外周静...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出血的原因 ,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 7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出血的临床病例。结果出血病例中 ,外科失血和非外科失血并存。结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预防和处理与精细的手术技术对减少术后出血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在低温(28℃~30℃)麻醉下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操作的手术。术中降低体温的目的主要在于降低人体基础代谢,减少耗氧量。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病人往往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使心率加快,心脏排血量减少,影响血压稳定,尤其对心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