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且难以治愈。目前抑郁症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5-HT及NA再摄取抑制药、NA及DA再摄取抑制药等。本文就抗抑郁药及特殊情况下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ADRAC发出警告称,关于换用抗抑郁药时可能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转归,包括发生5羟色胺综合征。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DI)、去甲肾上腺  相似文献   

3.
抗抑郁药历史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童晓欣  童萼塘 《医药导报》2009,28(2):135-139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抗抑郁药研究进展迅速。该文对抗抑郁药的历史分类、化学结构分类和作用机制分类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 羟色胺(5 HT)再摄取抑制药、5 HT再吸收促进药、选择性5 HT与去甲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药、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 HT能抑制药、 去甲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能摄取抑制药、新型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新三环类抗抑郁药、天然与中草药抗抑郁药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60%~80%。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抗抑郁药,分为6类:1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2 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3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4三环类及杂环类抗抑郁药;5单胺氧...  相似文献   

5.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单胺递质理论、神经递质受体理论、受体后神经细胞信号转导理论)、药物分类(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5-HT和NA双重再摄取抑制剂、NA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等)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WHO全球药物不良反应信息(3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芬兰国家药物经理处(NAM)从1998年~2005年收到396例与抗抑郁药相关的ADRs报告,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7例),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170例)及其他抗抑  相似文献   

7.
失眠的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治疗失眠的药物研究及失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苯二氮(?)类药物和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吡唑嘧啶类、吡咯环酮类、GABA受体激动药及其再摄取抑制药等)以及其他有助于睡眠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细胞因子、褪黑素及激素类药物)等;新型催眠药物的研制为失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根据失眠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病因选择治疗药物;失眠的药物治疗应个体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短期用药;对于慢性失眠,目前采用"按需治疗"方法正在取代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或受体功能紊乱有关,主要是大脑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等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1]。抑郁症的诊断目前尚无客观的实验室证据,主要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如情绪低落,并出现许多伴随症状,而且程度严重、旷日持久,造成病人社会功能受损,或者给病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抑郁症的治疗有多种方式,但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从上世纪50年代的第一代单胺氧化酶抑制药(MAOI)发展到目前的第三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尤其是80年代以后开发的SSRI,具有安全、有效、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法,对我院2007-2011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药、特异性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文拉法辛、米塔扎平、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5种药物的销售金额之和占各年度销售总金额的90%以上,DDDs之和占各年度总DDDs的62%以上,而三环类抗抑郁药的DDDs之和占各年度总DDDs的27%以下.结论 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唐荣福  韩敏蓉 《医药导报》1995,14(6):258-259
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它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剂等三大类。本文对其中的代表药物抗抑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用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钱梦  谢鸣 《中国药师》2017,(9):1573-1578
摘 要选择性5-羟色胺(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或5 HT及去甲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药(SNaRI)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然而该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已成为影响临床运用的突出问题。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与该类抗抑郁药联合应用有增强疗效和(或)减轻其不良反应的作用。本文拟对该类药物与中药联合运用的现状进行评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豫辉 《中国药师》2004,7(8):637-639
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改变饮食能有效控制高脂血症,但是许多病人最终都需要药物治疗.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包括:胆固醇生物合成抑制药(如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药物)、胆汁酸多价鳌合药(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药(如贝特类及烟酸衍生物)以及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相似文献   

13.
治疗失眠的药物研究及失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失眠的治疗药物主要有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和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如吡唑嘧啶类、吡咯环酮类、咪唑吡啶类、GABA受体激动药及其再摄取抑制药等)以及其他有助于睡眠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褪黑素及激素类药物)等;新型催眠药物的研制为失眠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临床应根据失眠的不同形式和病因选择不同治疗药物;失眠的药物治疗应个体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短期给药;对于慢性失眠,目前采用"按需治疗"方法正在取代持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DDD分析法对广州35家医院抗抑郁药使用数据分析,并结合药品销售金额分析,揭示5- 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已作为抗抑郁药的一线药物,其市场前景较乐观,同时抗抑郁药销售金额的大幅增长,显示人们对抑郁症状的认识逐步加深和抑郁症患者显著增多 ,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采用DDD分析法对广州35家医院抗抑郁药使用数据分析,并结合药品销售金额分析,揭示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已作为抗抑郁药的一线药物,其市场前景较乐观,同时抗抑郁药销售金额的大幅增长,显示人们对抑郁症状的认识逐步加深和抑郁症患者显著增多,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社交恐惧症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治疗是社交恐惧症(SP)的主要治疗手段,除传统的苯二氮艹卓类(BZ)抗焦虑药外,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因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双重作用,近年来被推荐用于SP的治疗,特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与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再摄取抑制剂。一些新型的非苯二氮艹卓类抗焦虑药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重点对BZ和非苯二氮艹卓类抗焦虑药以及新一代抗抑郁药、部分抗惊厥药治疗SP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及其它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等三大类.本文对其中的代表药物抗抑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用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非正常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目前临床上大多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四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等来治疗抑郁症,但长期应用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明显,且这种通过单一成分阻断特定单一靶点的药物,对于涉及体内多个系统的生物学异常往往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中药组方通过其所包含的多组分能同时调节多靶点、调节疾病网络的多个环节,在获得较高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化学药单靶点引起的毒副作用,且目前国内外对一些传统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也日渐增多,主要集中在神经递质水平释放、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细胞因子等方面。此外,最新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从情感性疾病到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综述近年来中药抗抑郁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抑郁症发病机制探讨及抗抑郁药物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问题。目前抗抑郁药物分四大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s)、三环类药物(Tricyclicantide pressants,TCAs)、选择性5-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新型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20.
三环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是两类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三环类化合物抑制神经末梢摄取某些生物胺,以增加外周器官或脑内突触间隙生物胺的浓度。MAOI 阻滞突触前神经末梢内生物胺的降解代谢,结果是大量的递质积累在末梢内,并释放到突触间隙。两者均增加突触间隙生物胺的浓度而作用于突触后受体。这种作用是它们抗抑郁症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