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氯吡格雷相关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心肌梗死入院,并立即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术后当日规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阿司匹林首剂量300 mg,之后100 mg,1次/d;氟伐他汀20 mg,1次/d;福辛普利钠10 mg,1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03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37×109/L,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119×109/L。骨髓穿刺及活检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对症治疗,血常规各项水平继续下降。入院第44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6×109/L,中性粒细胞0.36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954×109/L,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84×109/L。立即停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改用华法林2.5 mg,1次/d口服,西洛他唑100 mg,2次/d口服,其他药物继续服用。随后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计数下降至最低值后逐渐上升。再行2次骨髓穿刺检查,结果示骨髓象逐渐恢复。入院第102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0.55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202×109/L,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170×109/L。再次加用氯吡咯雷50 mg,1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1周后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计数明显下降,2周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4×109/L,中性粒细胞0.34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87×109/L,红细胞4.0×1012/L,血红蛋白133 g/L,血小板176×109/L。随后,仅停用氯吡咯雷,改为西洛他唑100 mg,3次/d口服。1周后血象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对50例鼻咽癌患者予以SEMENT医用加速器外照射治疗,放疗期间每周行血常规检查并记录放疗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白细胞平均值为6.0×109/L,中性粒细胞平均值为4.5×109/L,淋巴细胞平均值为0.72×109/L,红细胞平均值为4.4×1012/L,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9.2 g/L,血小板平均值为210.1×109/L.白细胞第六周(约50Gy)开始下降明显达18.2%(P=0.000),淋巴细胞第一周明显下降达44.4%(P=0.000);血小板的变化以第四周(约30Gy)下降达低值,较放疗前减少12.4%(P=0.005),随后缓慢回升但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局部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象影响不大,但淋巴细胞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1例29岁男性患者因克罗恩病给予英夫利西单抗300 mg静脉滴注,首次给药后第4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4.6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39×109/L,血红蛋白144 g/L,血小板计数138×109/L。第2次给药后25 d患者肢体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紫色瘀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07×109/L,血红蛋白109 g/L,血小板计数10×109/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并间断输血,但外周血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结合骨髓涂片检查和骨髓活检结果,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美罗培南、氢化可的松、促红细胞生成素、环孢素、司坦唑醇、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更昔洛韦等治疗。约2个月后复查:白细胞计数2.0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62×109/L,红细胞计数2.51×1012/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计数24×109/L。患者出院,继续环孢素治疗。次日患者出现发热,7 d后双上肢、背部散在出现紫红色瘀点。患者再次入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4.5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80×109/L,红细胞计数2.45×1012/L,血红蛋白74 g/L,血小板计数56×109/L。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尽管全力救治,但患者终因重度贫血(血红蛋白降至38 g/L)、重症感染、出血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张翠萍  王胜武  李丽 《中国医药》2012,7(9):1173-1175
目的 研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在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13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肺损伤程度分为4组:无肺损伤组(35例)、轻度肺损伤组(26例)、中度肺损伤组(18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根据治疗结果不同分为3组:治愈组(86例)、3d内死亡组(22例)、3d后死亡组(31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患者又分为3组,重度肺损伤治愈组(8例)、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22例)、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30例).统计分析第1、3、5、7、9天各组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 中毒后第1天,重度肺损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与无肺损伤组、轻度肺损伤组和中度肺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总数:(9.2 ±3.0)×109/L、(9.6±3.6)×109/L、(10.3±4.7)×109/L比(18.6±7.6)×109/L;中性粒细胞数:(7.1±2.8)×109/L、(7.5±3.7)×109/L、(8.0±3.8)×109/L比(16.1±6.9)×109/L,均P<0.05].3d内死亡组和3d后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毒后第1天:(9.8±3.8)×109/L比(24.0±7.1)×109/L比(16.0±6.2)×109/L,(7.7±3.5)×109/L比(20.9±6.3)×109/L比(13.9±5.7)×109/L;中毒后第3天:(9.6±3.9)×109/L比(22.0±7.2)×109/L比(16.2±6.6)×109/L,(7.5±3.4)×109/L比(19.0±6.4)×109/L比(13.9±5.7)×109/L,均P<0.05].中毒后第3天,重度肺损伤治愈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下降,与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和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7.2)×109/L比(16.4±6.5)×109/L比(9.5±4.7)×109/L;( 19.0±6.4)×109/L比(14.2±5.6)×109/L比(7.8±4.5)×109/L,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程度越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越多;如果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在3~5d内很快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且停药后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1例41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入院,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1次/d静脉滴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500万U,1次/d肌内注射。用药1周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9×109/L,中性粒细胞0.48×109/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3.7×1012/L,血小板81×109/L。停用rhIFNα-2b,继续使用其他药物,并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μg,1次/d皮下注射。治疗第5天实验室复查:白细胞4.8×109/L,中性粒细胞3.12×109/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3.8×1012/L,血小板61×109/L。再次给予rhIFNα-2b,剂量减为隔日1次。再次给药10 d后,患者持续发热,伴胸闷、呕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1×109/L,中性粒细胞未检出,血小板20×109/L,血红蛋白92 g/L,红细胞3.3×1012/L。立即停用rhIFNα-2b,给予对症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骨髓穿刺术检查结果,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遂加用人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第15天患者血小板3.0×109/L,血培养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第17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周身瘀点及瘀斑。第19天患者情况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6.
陈凤  苏芝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78-2879
患者,男性,49岁.诊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并给予泼尼松、利可君、安肽素、肌苷等间歇性治疗,长期服用环孢素、司坦唑醇及中药治疗.治疗3年后,血常规渐正常:白细胞计数(WBC)5.2 × 109/L,红细胞计数(RBC)3.68×1012/L,血红蛋白(Hb) 140 g/L,血小板计数(Plt) 153×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96fl,分类:中性粒细胞(N)0.52、嗜酸性粒细胞(E)0.01、淋巴细胞(L)0.34、单核细胞(M)0.13,并停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a与舒尼替尼联合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晚期肾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南安市医院收治的晚期肾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尼替尼组与干扰素组,每组30例。舒尼替尼组予以常规根治性切除术+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干扰素组予以常规根治性切除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 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免疫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2-微球蛋白(β2-MG)],不良反应。结果 干扰素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舒尼替尼组(93.33%vs. 70.00%,χ2=5.455,P=0.020)。治疗4周后,2组CD3+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较治疗前升高,且干扰素组高于舒尼替尼组(P<0.05或P<0.01);2组NSE、β2-M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干扰素组低于舒尼替尼组(P<0.05或P<0.01)。2组全身乏力、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白细胞及其分类与出生胎龄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NICU收住的出生48 h以内的早产儿93例,分别于生后24~48 h内进行血白细胞及其分类的绝对计数测定;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如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结果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为(9.31±4.24)×109/L、(8.06±3.47)×109/L、(9.70±4.02)×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是(3.84±2.84)×109/L、(3.85±2.66)×109/L、(5.45±3.07)×109/L,随胎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也随出生胎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计数值随出生胎龄增加而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的绝对计数值与出生胎龄无关,近似于足月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随出生胎龄增加而增多;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随胎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预测价值。方法 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测,通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评估患者是否出现LVH,将患者分成LVH组(34例)与左心室正常组(46例)。检测并比较两组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危险因素,并评估NLR、PLR、MPV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预测价值。结果 LVH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E)(5.85±1.13)×109/L、血小板计数(PLT)(225.73±40.18)×109/L、MPV(11.82±1.11)fl、NLR(2.75±0.94)及PLR(108.66±38.25)均高于左心室正常组的(4.22±0.99)×109/L、(190.64±32.78)×109/L、(9.21±0.91)fl、(1.90±0.86)、(85.37±22.54),淋巴细胞计数(Lym)(2.15±0.48)×109/L低于左心室正常组的(2.39±0.5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病例] 女,51岁.2001年8月体检行X线胸片及CT检查示右纵隔肿物.行右前纵隔肿物切除术,病理结果:淋巴细胞型胸腺瘤.术前查血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血红蛋白126 g/L,血小板140×109/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针对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价值,为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在有效诊断的基础上促进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预后。方法 选取85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8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比较两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结果 研究组85例患者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65例(76.4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23.53%)。研究组白细胞水平为(48.78±6.55)×10^9/L、红细胞水平为(2.86±0.55)×10^12/L、血小板水平为(60.06±18.8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为(19.08±5.02)%、淋巴细胞比率为(53.58±5.55)%、单核细胞比率为(33.58±6.05)%,对照组白细胞水平为(5.75±1.40)×10^9/L、红细胞水平为(4.80±0.45)×10^12/L、血小板水平为(175.50±30.5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为(59.05±5.55)%、淋巴细胞比率为(28.20±3.03)%、单核细胞比率为(6.09±2.08)%,研究组白细胞水平、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中性粒细胞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指标用于急性白血病初筛中的价值高,在区别于健康人员的基础上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血压正常的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液检测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水平。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9.26±1.4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12±0.94)×10^9/L、淋巴细胞计数(2.54±0.89)×10^9/L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53±0.92)均高于对照组的(6.73±1.46)×10^9/L、(3.54±0.85)×10^^9/L、(1.85±0.58)×10^9/L、(2.04±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孕中期白细胞计数水平有所上升,在妊娠期高血压预测上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例50岁男性胃癌术后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每粒胶囊含替加氟20 mg、吉美嘧啶5.8 mg、奥替拉西钾19.6 mg)3粒,2次/d治疗。3 d后,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尿色加深,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2×109/L,中性粒细胞0.79,红细胞计数2.6×1012/L,血红蛋白79 g/L,总胆红素(TBil)120.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7.2μmol/L。停用替吉奥胶囊,给予护肝及升白细胞药物治疗2 d,但皮肤及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测:白细胞计数17.6×109/L,中性粒细胞0.88,红细胞计数1.0×1012/L,血红蛋白32 g/L,红细胞比容(HCT)0.10,TBil140.4μmol/L,DBil43.9μmol/L。给予输注洗涤红细胞、人免疫球蛋白及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比值为0.36,考虑为G6PD缺乏所致急性溶血性贫血。继续输注洗涤红细胞,地塞米松逐渐减量停用,并停用人免疫球蛋白,患者贫血情况逐渐缓解。停用替吉奥胶囊9 d后,患者头晕、乏力基本缓解,皮肤及巩膜稍有黄染。实验室复查:白细胞计数3.3×109/L,中性粒细胞0.77,红细胞计数2.6×1012/L,血红蛋白82 g/L,HCT0.24,遂于当日出院。出院后第4天,当地医院复查血常规等,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1例21个月男性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尼美舒利颗粒50 mg分2次服用(间隔15 h)。第1次服药后3 h,患儿出现抽搐、面色苍白、小便变黄。第2次服药后15 min再次出现抽搐,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小便呈浓茶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79.0 mg/L;白细胞计数35.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7.1×109/L,血红蛋白33 g/L,血小板计数471×109/L;凝血酶时间17.2 s,凝血酶原时间20.4 s,国际标准化比值1.6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7.5 s,纤维蛋白原2.95 g/L。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及人免疫球蛋白,静滴碳酸氢钠,输注洗涤红细胞。患儿病情加重,出现昏迷、四肢抽动,血压131/103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53次/min。予血浆置换、抗感染、免疫抑制、水化及营养支持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入院第8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3×109/L,血红蛋白117 g/L,血小板311×109/L,网织红细胞0.02。  相似文献   

15.
<正>患儿女,1岁。因腹泻3d,咳嗽、发热2d,呕吐1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心率130次/min,呼吸32次/min。诊断"轮状病毒肠炎并脱水、急性支气管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32×109/L,中性粒细胞:0.689,淋巴细胞:0.24,血红蛋白:101.7g/L,血小板:242×109/L,中性粒细胞:9.8×109/L;降钙  相似文献   

16.
1例17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2 g,3次/d)和阿米卡星(0.4 g,1次/d)。用药6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23.4×109/L,中性粒细胞0.9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1.6×109/L。用药第13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6×109/L。第14天停用阿米卡星,继续原剂量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用药第28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2.6×109/L,中性粒细胞0.3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停用头孢美唑钠,更换为万古霉素粉针0.5 g,1次/8 h静脉滴注。更换药物后第7天,血白细胞计数6.1×109/L,中性粒细胞0.6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7×109/L。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1岁,右肺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放化疗后,2012年7月2日因Ⅳ度骨髓抑制:白细胞(WBC)1.4×109/L;中性粒细胞(N)0.4×109/L;血红蛋白(HGB)98g/L,血小板(PLT)10×109/L,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乏力,双手臂及左大腿上3处瘀斑,大小约3cm×5cm,胃纳一般,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病人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病例组)和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为分析对象。检测病例组和实验组血清中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算NLR指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IK3CA和Notch1的相对表达量。选取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全反式维甲酸细胞(HL-60/ATRA细胞),在不同时间下进行培养,验证PIK3CA通过Notch1对NE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病人NE、LY、PLT指标以及NLR指数为(6.03±0.40)×109/L、(2.15±0.31)×109/L、(257.40±37.51)×109/L、(3.69±0.4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3±0.50)×109/L、(1.68±0.16)×109/L、(202.10±23.39)×10...  相似文献   

19.
1例68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口服利奈唑胺0.6 g,2次/d,半个月后感觉疲乏、倦怠,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4.18×109/L,红细胞3.23×1012/L,血红蛋白76 g/L,血小板40×109/L,遂停药。11 d后血象恢复正常,再次口服利奈唑胺0.6 g,2次/d,用药14 d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50×109/L,红细胞2.51×1012/L,血红蛋白71 g/L,血小板36×109/L,遂再次停药。停药后患者连续5 d发热(体温最高时38.5℃),伴咳嗽、咯黄痰及鼻塞,遂入院。入院后未给予抗感染药物,先后3次输注浓缩红细胞(每次400 ml)。血常规示:白细胞5.90×109/L,红细胞3.33×1012/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158×109/L,故在入院第21天给予利奈唑胺0.6 g静脉注射,2次/d。入院第36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30×109/L,红细胞2.21×1012/L,血红蛋白61 g/L,血小板29×109/L,遂再次停用利奈唑胺。先后3次输注悬浮红细胞(每次400 ml),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1次/d,共4 d。应患者要求准予出院。  相似文献   

20.
1例76岁男性患者,因丹毒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2.25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静脉滴注;0.4%替硝唑100 ml,1次/d静脉滴注。6 d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86×109/L,中性粒细胞0.21,淋巴细胞0.55,单核细胞0.23,中性粒细胞计数0.39×109/L。立即停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和替硝唑,并给予对症治疗。停药3 d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3.20×109/L,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54,单核细胞0.12,中性粒细胞计数1.04×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