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索螺旋CT扫描成人呈张口位时咽旁隙成像并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为经口入路切除咽旁隙肿瘤提供解剖依据及术前指导。方法选择咽旁隙无占位性病变患者28例,放置张口器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多平面重建测量茎突长度并统计茎突末端与第一颈椎横突的关系,于颅底层面测量茎突至颈内动脉、下颌骨升支后缘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容积重现和剪切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观察颈内动静脉走行及是否存在变异移位等。结果茎突长度、茎突根部至颈内动脉、茎突根部至下颌骨升支后缘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50±0.80)、(1.09±0.26)、(2.27±0.29)cm,侧别、性别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78.6%(44/56)茎突末端位于第一颈椎横突或以下,64.3%(36/56)颈内动脉起始部位低于舌骨,12.5%(7/56)咽旁隙段颈内静脉先走行于颈内动脉前方然后再转向后外。结论咽旁隙以茎突至毗邻解剖结构的距离为参考,有助于神经血管的定位。三维重建的图像能清晰地显示颅底、下颌骨升支、茎突、颈内动静脉等咽旁隙周边及内部结构。咽旁隙段颈内动静脉均存在一定的变异率,为模拟手术入路和术中颈内动脉定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作者们描述了广泛暴露颅底的新手术方法:气管切开后气管内麻醉,切口从下唇中央向下延伸到舌骨平面,向外成直角达胸锁乳突肌后,再弯曲向上至乳突尖;分离翻转皮瓣,保护下颌缘神经,在舌骨附着处切断二腹肌和茎突舌骨肌,连同颌下腺向上牵开;辨认颈动脉、颈内静脉和Ⅹ、Ⅺ、Ⅻ脑神经,并将其保护在切口中。中线切开下颌骨骨膜并向外分离2cm,在下颌骨中线用Gigli锯将其作阶梯形锯开,于阶梯形的垂直切缘两侧分别钻孔以备用金属线缝合。从Wharton氏管孔间切开口底粘膜向后延伸至扁桃体前柱,分离颌下腺,向外侧牵开下颌,暴露咽旁隙。然后在面动脉水平行颈外动脉钝性分离。于茎突尖处分离茎突舌骨韧带、茎突舌骨肌和茎突  相似文献   

3.
本文取材于197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用CT断层扫描诊断25例鼻咽癌患者,13例为第一次放射治疗前进行扫描,其余12例为放射治疗后进行扫描,为了进一步明确是否有肿瘤复发或放射损伤。检查结果说明,无论在治疗前或治疗后的病例中,CT扫描发现的病变范围均较临床及X线检查广泛;尤其是对鼻咽部粘膜下、咽旁间隙、副鼻窦、蝶骨大、小翼、翼突内、外板和颅底等处的侵犯。由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上颌结节入路切除咽旁近颅底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5例咽旁近颅底区肿瘤病例,切开上颌牙龈和上颌结节黏膜,拔除上颌第2、3磨牙,并凿除牙槽骨和上颌结节骨,切断附着于翼突和上颌结节处的翼内外肌,凿断翼突,沿肿块包膜外分离,或切开包膜,切除肿瘤。尽量保留受累神经。结果神经鞘瘤4例,脑膜瘤1例,均完整切除,随访6个月至7年,无一例肿瘤复发。2例听力下降患者中1例术后鼓室粘连,听力下降症状未改善;另1例分泌性中耳炎症状消失。3例出现不同程度下唇和舌缘麻木,1例半年后麻木消失,另2例下唇麻木持续存在。伤口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均痊愈。结论上颌结节入路是切除咽旁近颅底区良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颅底解剖复杂,分为中央部与侧部。从颅底观,自翼内板根部与后方枕骨髁突外侧画一直线,中央部是位于两侧该线之内部分,该线之外侧为侧部。中央部结构主要有垂体窝、蝶窦、鼻咽部、翼腭窝及部分斜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6岁。咽异物感1年,吞咽困难伴张口受限20余天,于2004年7月21日收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异物感、咽干,自以为咽炎,未就诊。20余天前,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并伴有张口受限,只能进半流汁饮食。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差,消瘦。患者重度张口受限。咽部检查见右咽旁隙、腭部及咽后壁明显隆起。可触及一约鸭蛋大小肿物,表面黏膜光滑,质地硬,活动度差,该肿物向喉咽方向生长。右侧颌下三角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CT示:右咽旁隙、翼腭窝及鼻咽部巨大软组织密度影,翼内肌、咬肌均受累;上颌骨、环椎及颅底骨质均有溶骨性破坏;周围有肿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咽旁间隙是潜在的倒锥形腔隙,锥底向上至颅底,尖端向下至舌骨。内侧壁是覆盖咽上缩肌的咽颅底筋膜,外侧壁由上颌支组成,后壁由脊椎前肌肉组成。根据附着于茎突的腭帆张肌及其筋膜为界,将咽旁间隙分为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茎突前间隙内包含脂肪和腮腺深叶。茎突后间隙内包含着颈动脉、颈静脉、第IX、XII脑神经。筋膜分隔对于良性肿瘤区域性生长具有一定限制作用。咬肌间隙位于茎突前间隙,不属于咽旁间隙的一部分,包含上颌动脉、第V脑神经和翼状肌。  相似文献   

8.
咽旁间隙     
咽旁间隙的疾患少见,报告亦不多,本文介绍了作者们15年来治疗73例的经验。[解剖]咽旁间隙与鼻咽、口咽相邻,位于颅底与舌骨之间,以岩骨下面为底,舌骨小角为顶呈倒锥体形。其前界为翼状筋膜与颊肌筋膜连接处、翼下颌缝及颌下腺尾部,后接寰椎横突前筋膜、头长肌和提肩胛肌,内壁由咽上缩肌筋膜形成并覆盖鼻咽和口咽,外侧则由翼内肌、下颌骨升支、腮腺的下颌后部分和二腹肌后腹等组成,下方为舌骨小角,该处附着的筋膜薄弱,因此可使感染向下扩散。咽旁间隙分为三个区间:前或茎突前区,中或咽后区,后或茎突后区。咽旁间隙内有颈内动、静脉,第Ⅸ、Ⅹ、Ⅶ脑神经,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咽旁隙肿块的CT及MRI表现,了解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咽旁隙肿块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观察肿块的位置、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度、信号高低等情况。结果在60例咽旁隙肿块患者中,神经鞘瘤36例、涎腺混合瘤15例、颈动脉体瘤5例、鼻咽癌颅底咽旁隙转移4例。神经鞘瘤表现为包膜完整、边界光滑、呈椭圆形或圆形的肿块,与腮腺深叶间分界清楚,涎腺混合瘤为包膜完整的圆形肿块,与腮腺深叶间没有脂肪间隙,茎突、二腹肌、腭帆张肌等周围组织均出现移位。颈动脉体瘤表现为形态规则的软组织肿块,CT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MRI扫描,T1W1呈等或稍高于肌肉信号,T2W1呈不均性的高信号,并可见流空血管影像。鼻咽癌颅底咽旁隙转移的MRI显示,T1W1呈低密度信号的椭圆形肿块,增强后高信号内可见坏死囊变区。结论正确地认识咽旁隙肿块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其临床诊断率,为咽旁隙肿块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侧颅底区域结构复杂且功能重要,侧颅底肿瘤的诊治是当前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侧颅底区域:由中颅底眶下裂向内作一虚线过翼腭窝切枕斜坡边缘指向鼻咽顶,由鼻咽顶向后颅底相当于乳突后缘及二腹肌沟作另一虚线,两虚线之间的区域为侧颅底平面范围,  相似文献   

11.
咽旁间隙位于椎前筋膜及咽上缩肌的外侧,上起颅底下至舌骨平面,呈倒锥形。茎突的肌肉印筋股,将其分为二部分,位于后方的茎突后间隙和位于前外侧的茎突前间隙。咽旁间隙肿瘤20%~30%为神经源性。且多位于茎突后间隙,神经鞘膜瘤是最常见的咽务间隙神经源性肿瘤。作者就14例咽分间隙神经鞘膜瘤进行分析,男女比例为4:10,年龄27~70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间存啊问谁,I例领I;领大X痛,7问个顶部呵触及肿物,8例在口咽或鼻咽可见到肿物,1例舌下神经麻痹就诊。14例中以有2例为茎突后间隙肿瘤。CT对区别神经鞘膜瘤位于等突前间隙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4月行经颈腮入路手术治疗的29例咽旁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颈腮入路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肿瘤,1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离断再复位切除侵犯颅底咽旁隙巨大复发性多形性腺瘤,2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后缘部分切除暴露咽旁隙切除侵犯颅底的多形性腺瘤,22例颈腮入路将下颌骨前上牵拉暴露颅底咽旁隙并切除该部位肿瘤,2例颈腮入路结合内镜辅助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神经来源肿瘤。结果本组29例患者皆成功手术,其中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27例;27例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25例,复发神经来源肿瘤2例。25例多形性腺瘤病例中3例为复发多形性腺瘤;本组病例均无出血、张口受限等不良并发症。复发良性肿瘤病例中2例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1个月皆拔除气管套管。2例颅底咽旁隙复发恶性肿瘤中手术后最短存活时间为1年7个月,最长3年。结论颈腮入路不仅适应于大部分咽旁隙肿瘤的切除,而且可以根据肿瘤的性质和累及颅底的范围进行适当拓展,以实现有效切除肿瘤和保证重要解剖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颌骨掀翻入路所暴露的颅底解剖区域以及所受到的限制,为采用该术式处理颅底病变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20侧)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模拟上颌骨掀翻入路,对涉及的组织结构,神经、血管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果上颌骨掀翻入路可暴露广阔的颅底解剖区域,可以同时处理中颅底和侧颅底包括鞍区、垂体、斜坡全程和至少第1颈椎、手术侧海绵窦、鼻咽部、翼腭窝、颞下窝、咽旁间隙的茎突前、后间隙,颈内动脉岩骨内段及岩尖等区域的病变。结论①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可同时获得对中颅底及侧颅底良好的暴露;②蝶骨翼突及其后方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及咽鼓管等结构是限制同时处理中颅底和侧颅底病变的主要障碍;③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处理咽旁间隙的茎突后间隙、茎突外区域、颈内动脉岩骨水平段及海绵窦区域病变时会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经口入路行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隙残留或复发淋巴结清扫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2例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隙淋巴结残留或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诊断,其中5例单纯行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隙淋巴结清扫术,7例因有鼻咽癌原发灶残留或者复发同时行鼻咽-颅底肿瘤切除术。结果12例(共13侧)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未出现声嘶、进食呛咳及颈内动脉损伤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口内切口感染,1例患者切口部分缝线松脱,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至2018年4月,中位随访23个月(6~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咽旁隙内再发转移灶。结论内镜下经口入路行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隙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地切除转移灶,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常沿鼻咽部的自然孔道和裂隙生长和扩展。侧位生长常通过腭骨垂直板之蝶腭孔,再通过翼颌裂最后扩展到颞下颌窝。此肿瘤并不侵犯骨质,但可因压迫而破坏骨质。故可伸入任何鼻窦或眼眶。亦可通过蝶骨大翼向后侵蚀,或向上通过蝶窦、蝶鞍达颅中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虽可破坏颅底骨质,却不侵犯脑膜。本病最后诊断依赖血管造影,此法能显示肿瘤的血管性质,帮助确定肿瘤范围及其主要血管。其最大供血管常来自颌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咽升支。大的纤维血管瘤或侵入颅内者常来自颈内动脉。Roberson等于1972年首先倡用血管栓子栓塞法,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手术疗法虽已广泛采用,但亦有主张放疗为首选治疗者,亦有认为放疗仅  相似文献   

16.
1 鼻内镜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哪些?①鼻窦的慢性阻塞性炎症, 药物治疗无效的鼻窦炎及鼻息肉; ②真菌性鼻窦炎; ③鼻窦囊肿; ④鼻腔、鼻窦内的良、恶性肿瘤; ⑤蝶鞍区病变, 如垂体肿瘤等; ⑥鼻腔或鼻窦骨结构异常导致的病变, 如: 蝶窦假性动脉瘤、海绵窦动静脉瘘、脑脊液鼻漏、后鼻孔闭锁、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及鼻丘气房过度气化等; ⑦鼻眼相关疾病, 如: 慢性泪囊炎、眶壁或视神经管骨折及恶性突眼等; ⑧鼻咽部病变, 如: 咽囊炎、咽鼓管咽口病变、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鼻咽部肿瘤及腺样体肥大等; ⑨颅底及侧颅底肿瘤探查及切除; ⑩鼻腔及…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3岁。以右鼻塞、头痛、耳鸣、耳闷2年,左鼻塞、耳闷半年于1994年7月住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右鼻腔后端见肿物阻塞,表面覆盖正常粘膜,触之骨样感。硬腭隆起约2.5cm×2.5cm。左口咽后壁隆起,向上达鼻咽部,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右鼻咽腔充满肿物。双鼓膜内陷,有积液征。鼻咽、颅底CT示:右鼻咽、颅底巨大肿物,软组织区CT值35Hu,内可见较大无定形钙化,CT值10~33Hu。正常鼻咽结构消失,鼻咽腔缩小,肿物向前达双鼻后孔,向右至咽旁间隙、翼腭窝,向上达颅底破裂孔区及右鞍旁区。经左口咽粘膜下及右鼻咽部取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软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底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保证颅底手术的安全性并彻底根治肿瘤。方法对我院 10年来 2 9例不同颅底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 ,分析颅底的鸡冠、翼突和颞骨棘、茎突和颈内动脉及其各自的毗邻解剖结构在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切除肿瘤时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初期3例手术中有 2例术后颅底有部分肿瘤残留 ;其余 2 6例颅底手术中 ,皆在直视下完全切除肿瘤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本组 2 9例中 ,侵犯颅底的恶性肿瘤行不同的颅底手术 19例 ,其 3年生存率为 72 2 % (13/ 18) ,5年生存率为 35 7% (5 / 14 )。结论 鸡冠、翼突和颞骨棘、茎突和颈内动脉及其各自的毗邻解剖结构分别是不同的颅底手术重要标志 ,正确认识这些临床解剖标志是颅底手术安全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颞下窝肿瘤较少见,复习英文文献共得60例,本文报告12例,重点讨论诊断及处理。颞下窝肿瘤包括颅内及颅外二部分,本文只分析颅外型者。此处肿瘤来源有三,即原发颞下窝肿瘤、邻近部位侵犯瘤和转移瘤。颞下窝是一个开阔的间隙,位于上颌骨后,向上与颞窝相通。前面为上颌骨圆形的后壁及上颌结节,前壁上方与蝶骨大翼之间为眶下裂,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有卵圆孔和棘孔穿过。内壁是外翼板和翼颌裂,通向翼腭窝。咽上缩肌将内壁与鼻咽部分开。外壁为下颌骨升枝和喙突。后界是茎突及其所附丽之韧带、肌肉。其底前份是上龈颊沟与前壁的上颌骨突起,后部和咽旁间隙相联,但茎突和它的附着肌把此二间隙隔开。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1981年提出了一种能整个去除颞下窝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技术,称为“钩突茎突”手术。这个部位是以茎突到翼板的钩突的连线和相应的口腔筋膜做为内界的侧颅底部位。这个部位的内容包括:翼内外板、翼内外肌、翼静脉丛、下颌神经、舌神经、下颌舌骨神经、下齿槽神经、耳颞神经、耳神经节、岩小神经、鼓索神经、颌内动脉和脑膜中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