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非常罕见,现报道1例如下。患者,男,26岁,右小腿中段肿块处疼痛进行性加剧4个月。患者自幼即有右小腿中段前缘肿块隆起,无任何不适。4个月前开始感觉肿块增大,疼痛,劳累后疼痛常加剧。于1986年2月27日因症状加重入院、体检:右小腿中段胫骨前缘肿块样隆起,5×4cm大小,质硬,固定,边缘不清楚,伴压痛。纵向叩  相似文献   

2.
骨的原发性平滑肌肉瘤非常罕见,作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6岁,住院号26218。右小腿中段肿块疼痛,进行性加剧4个月。患者自幼即发现右小腿中段前缘一肿块隆起,无任何不适。4月前开始肿块增大、疼痛、负重时疼痛加剧。拟为“骨肿瘤”,考虑手术治疗,于1986年2月27日入院。 体检:一般情况好。右胫骨中1/3处前缘肿块约5×4cm,质硬,固定,边缘欠清,与胫骨关系密切。有压痛,皮肤正常,局部血管不怒张,皮温不高,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纵向叩击痛阴性。X线照片示右胫骨中段向前弯曲,呈弓弦状,成角约30度左右,骨皮质增厚,中央有骨质破坏,范围10cm左右,无骨膜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少见,本文报告3例,其中2例为脾脏淋巴肉瘤,1例为脾脏网状细胞肉瘤。文献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以脾脏肿大为首发症状者约占1%。其中,一部分为原发性的脾淋巴瘤。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脾脏原发性网状细胞肉瘤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5岁。因低烧伴左上腹肿块1月余,于1974年3月27日入院。1个多月前发现全身关节酸痛伴有低烧,自觉左季肋部疼痛,继而出现左上腹部肿块,近半月来肿块迅速增大,伴有全身乏力,日渐消瘦。疑“脾脏肿瘤”收入院。既往(一)。体检体温37.4℃,脉搏、血压正常。营养欠佳。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蜘蛛痣及肝掌。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甲状腺不肿大。心肺无异  相似文献   

5.
我院最近收治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网状细胞肉瘤,其发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均较特殊,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7岁,86年7月9日入院,住院号70403。83年初出现右上腹疼痛,空腹时加重,同年5月某院钡灌肠提示升结肠癌,剖腹探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普遍肿大,升结肠未发现癌肿,余胃  相似文献   

6.
崔黎兰  王小林 《肿瘤》2003,23(6):485-485,489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 (PrimaryLeiomyosarcomaofbone)是从骨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的罕见恶性肿瘤。结合病理证实 2例 ,综合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 ,5 6岁。 1997年 7月感觉右骶尾部疼痛伴右下肢体麻木 ,同时发现右骶部肿块。遂来本院门诊检查 ,骶骨X线片提示 :右侧骶骨骨质膨胀性破坏。CT诊断 :右骶部软组织肿块 ,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大 ,于 1997年12月 2 0日入院。入院体检 :右侧骶髂关节至骶骨 3~ 4触及不规则肿块 ,边界不清 ,质地中等 ,无触痛 ,活动度差。1998年 1月 2日MRI诊断 :右侧骶部巨大软组织肿块伴右…  相似文献   

7.
发生于软组织的成骨肉瘤甚少见,国内1958年报告2例本文报告发生于少女1例,并结合文献做一简要讨论。病例介绍女,16岁。右小腿肿胀、疼痛2月余而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尚好,有关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右小腿呈弥漫性肿胀,周径65cm,按之凹陷,局部压痛,活动受限。X线照片:右胫、腓骨密度正常,未见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显著肿胀。诊断:右小腿软组织肉瘤。入院后行高位截肢术,经过顺利。病理检查巨检:小腿腓肠肌部见一巨大肿瘤20×25×20cm,边界清楚,与胫、腓骨不相连接。病理组织所见:瘤细胞呈多形性及异型性,主要见3种细胞:(1)具有恶性特征的骨母细胞,较大,立方或三角形,形成肿瘤性骨样组织(图1)及形态不规则的肿瘤性骨小梁,部份有钙质沉着(图2);(2)中等大小梭形或卵圆形细胞,核膜清楚,胞  相似文献   

8.
上皮样肉瘤是1970年Enzinger首先报告命名的一种软组织肉瘤,是四肢,皮下组织,肌鹏和筋膜的特殊肿瘤,较罕见。查阅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川v/CC),1983-1996年共报告27例,其中大部分为病理学研究,我科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27岁,1978年发现右小腿胜前肿块,约黄豆大小,无不适。1985年起开始逐渐增大,伴疼痛入院。检查:右胜前肿块4X3Cm,呈分叶状,基底部固定,肿物与皮肤粘连,1985年7月24日行肿物摘除术,病理报告:右胜前上皮样肉瘤。8月ZI日再次手术,行腔前肿瘤床切除术,眺肠肌内侧头推移肌皮瓣…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25岁,职员.患者于2010年3月发现右小腿肿大,后右小腿肿胀加剧,行走障碍,于2010年7月行MRI检查,考虑右小腿下段软组织肿块,在金华当地医院行右小腿软组织肿块切开活检术,术后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二医院)病理会诊提示:(右小腿)软组织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于2010年8月9日在浙二医院行右小腿恶性肿瘤大腿截肢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现右乳内侧肿块,约黄豆大小,予以右乳肿块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浙二2010-24605):(右小腿后侧)肿瘤细胞小圆形,胞质少,透明或嗜伊红,条索状、片状或腺泡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esmin、WT-1、Myogenin及Vim强阳性,MyoD1弱阳性,S-100(+),CD56+,SgA-,SMA-,CD99-,Syn-,CK-;考虑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相似文献   

10.
 项韧带滑膜肉瘤极少见,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4岁,颈背肿块7年多,逐渐长大最近2个多月显著增大和疼痛,1981年8月入院时肿块约鸡蛋大小。检查:体表淋巴结不肿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病理特点与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的大小:11.4cm×4.4cm×10cm至27.9cm×22.7cm×34cm,肿瘤形态不规整。18例脂肪肉瘤中,高分化型脂肪肉瘤4例,以脂肪密度肿块为主,内有条网状分隔及小结节影;黏液性脂肪肉瘤3例,其中1例以囊性密度肿块为主,强化不明显,2例以棉絮样低密度肿块为主;多形性脂肪肉瘤3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病灶内可有坏死液化;去分化脂肪肉瘤2例,为脂肪密度与软组织密度混杂肿块;混合型脂肪肉瘤6例,表现为脂肪、囊性、实性、钙化等多成分混合肿块。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病理分型,是造成CT表现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认识其CT表现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网织细胞肉瘤(Primary reticulum cell sarcoma of bone)十分少见。我科于1984年10月收治1例右上颌骨的原发性骨网织细胞肉瘤,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9岁。右上颌肿物一月余。患者7月初发生右上牙疼痛,继而牙龈隆起,右上颌及面部凸出。 体检:右上颌突起呈半球状,表面光滑,无结  相似文献   

13.
男性原发性尿道恶性肿瘤非常少见,现报告男性尿道鳞状细胞癌及肉瘤各1例。例1,44岁,因会阴部疼痛、尿流变细10天,于1982年7月1日入院。以往有“尿路感染”史。体检:两侧腹股沟扪及数个蚕豆大淋巴结,压痛。阴囊皮肤水肿,尿道外口狭窄,阴茎海绵体无肿块,双睾及附睾均正常。会阴部局限性隆起,皮肤色红,触痛,有波动感,诊断性穿刺抽出少许脓液。肛查前列腺正常。化验:WBC11000,N84%尿常规:蛋白(-),脓细胞( ),有堆集;肝  相似文献   

14.
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少见 ,术前诊断困难 ,手术切除范围不一。我院近十年收治 4例 ,现报告如下。例 1:女 ,45岁。右乳腺肿块半月。体检 :右乳外下方可触及 3× 3× 2cm3大小肿块 ,中等硬 ,表面光滑 ,活动。术前诊断 :乳腺癌 ?切除右乳肿块 ,术中发现肿块质较脆 ,无包膜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冰冻切片报告 :低度恶性肿瘤。行全乳切除术。病理诊断 :右乳叶状囊肉瘤。例 2 :女 ,2 5岁。左乳肿块一个月 ,生长较快 ,3天前出现局部疼痛。体检 :左乳外上椭园形肿块 ,约 5× 4cm2 质硬 ,边界清 ,表面欠光滑 ,活动。B超提示乳腺癌。在局麻下切除…  相似文献   

15.
右小腿平滑肌肉瘤一例王文清,朱贺臣患者,男,54岁。因右小腿下段肿块5年,于1995年6月21日就诊。患者于5年前发现右小腿下段外侧有一黄豆粒大小肿物,质硬。固定,呈进行性增大。除小腿局部疼痛、肿胀外余无不适。查体:体温、脉博,呼吸及血压均正常。全身...  相似文献   

16.
11例原发性肾肉瘤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70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成人肾脏肿瘤752例,对其中11例原发性肾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8例以肿块、消瘦为首发症状:1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肉瘤2例,低分化肉瘤1例.术后无残余瘤组平均生存期为5.8年,残余瘤组术后平均生存10.6个月;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平滑肌肉瘤和脂肪肉瘤分别为3.5和10.2年.结论:肿块、消瘦是肾肉瘤的最常见临床症状,病理类型及术后有无残余瘤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舒仁义  叶孟  俞文英 《癌症》2010,29(3):376-379
原发于肝脏的癌肉瘤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56岁男性患者,经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原发性肝脏癌肉瘤。CT平扫检查发现肿块位于肝右叶胆囊窝旁,呈低密度,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混合密度,强化不均匀,实性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内部可见多发低密度结节,边缘呈环形强化,肿块侵犯胆囊壁及横结肠。原发性肝脏癌肉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术前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8.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Xiao WB  Wang ZM  Xu SL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4):235-237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亚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和MRI表现,按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21例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中,高分化11例,黏液性4例,圆形细胞性3例,多形性2例,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分化型脂肪肉瘤主要由脂肪瘤样和硬化性成分组成,脂肪瘤样成分的CT密度、MRI信号与脂肪成分相似,而硬化性成分与肌肉的密度和信号相似。黏液性脂肪肉瘤CT平扫密度和MRI信号同水相似,CT增强扫描表现为网状延迟强化。圆形细胞性和多形性脂肪肉瘤表现为无明显脂肪、但有灶性坏死的软组织肿块。去分化脂肪肉瘤表现为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成分与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成分,二者分界清楚。结论不同病理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和MRI表现有所不同,这取决于肿瘤所含的主要组织学成分。了解肿瘤不同的组织学亚型与影像学表现之问的关系,有助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较少见,现将本院外科所遇五例报告于下: 例1 朱××,女,56岁,上腹疼痛,黑粪、心跳头晕6年。体检:脐孔右上方触及5×5厘米大小肿块、质软、表面光滑、能活动、无触痛、肛门指检未触及肿块。血色素4克,红血球135万。胃肠钡剂检查诊断为胃小弯恶性溃疡。术中见胃小弯部有6×6厘米大小肿块,胃周围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于肾脏肉瘤的临床组织发生、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我院收治8例原发性肾肉瘤患者临床资料,对肾肉瘤标本进行常规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显微镜下表现、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显示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粘液肉瘤、肾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特点。由病理确诊,术前仅1例怀疑肉瘤。结论:肾原发性肉瘤少见,临床诊断较困难,主要表现为患侧腰疼,肿块。依靠病理检查,配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确诊。手术切除病肾是唯一可行方法。预后甚差,化疗、放疗效果争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