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巩膜坏死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我院及外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发生巩膜坏死的临床资料。对6例病例分别行常规血清学等检查,停用"典必殊"等眼药水,同时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药水"等点眼,3例分别行"周围球结膜瓣移行遮盖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异体巩膜移植术"手术治疗。结果6例细菌培养均未见微生物生长。3例经药物治疗巩膜坏死愈合,3例经手术获得临床治愈。结论手术技巧欠佳、术后用药不当是翼状胬肉术后并发巩膜坏死的主要因素,免疫反应因素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术后密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时、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巩膜坏死并促进角膜修复。  相似文献   

2.
巩膜无菌性溶解是指巩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发生溶解破坏,但无任何感染迹象,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后〔1〕,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2〕,巩膜扣带术后〔3〕,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眶内植入术后〔4〕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β-放射线后〔5,6〕出现巩膜溶解坏死已相继有文献报道。今笔者于2013年9月诊治1例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后巩膜无菌性溶解,经治疗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含角巩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术与加新鲜羊膜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比较。方法:将翼状胬肉头部从角膜上分离,向泪阜方向及上下钝性分离结膜及其下方增生变性组织,直至近半月皱襞处,全部切除胬肉。将含自体角巩膜缘干细胞球结膜或新鲜羊膜植片间断或连续缝合于巩膜裸露区。结果:100例106只眼的翼状胬肉患者的角膜上皮、结膜上皮缺损区均在术后1~2d全部愈合,随访8~24m,2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含角巩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术与加新鲜羊膜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可较大程度地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32岁 ,左眼被铁片弹伤失明 2小时于 2 0 0 3年 6月 15日住院。入院时查视力左眼 :数指 /眼前 10cm ,右眼 :1 2。左眼 10点位角巩膜缘裂伤伴虹膜嵌顿。前房充满积血 ,眼内结构看不清。入院诊断 :1 左眼球破裂伤 ;2 虹膜嵌顿 ;3 外伤性前房积血。急行左眼清创缝合 +虹膜复位 +前房冲洗术 ,术中发现晶状体混浊 ,术后第 2天Goldmann眼压计检测 :右 18mmHg,左 4mmHg。彩超及CT报告 :左眼睫状体脱离 ,外伤性白内障。 6月 2 0日行左眼phaco +IOL植入 ,术后视力左眼 0 2。三面镜下颞侧前房睫状体带与巩膜突之间有分离间隙 ,未见视网…  相似文献   

5.
严重钝挫伤可造成眼组织广泛损害,甚至眼球破裂,部分位置偏后的巩膜破裂,因有球结膜水肿、结膜下瘀血掩盖,使这种隐匿性巩膜破裂伤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易于漏诊,近20年来我院收治本病患者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许××,女,39岁,1980年9月12日入院,住院号279002。患者高烧、黄疸10天不退。体检:体温39.5℃,脉搏104次/分,巩膜及全身皮肤深度黄染,肝在肋下2厘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6000/立方毫米,中  相似文献   

7.
1984~1998年,在眼科门诊治疗角膜、巩膜异物患者资料完整1056例,在本组病例中发现有首诊误诊患者6例,占0.6%。均因临床眼科医师由于工作中询问病史不详,检查疏粗,医疗安全不够重视,致使异物遗漏潜留在角、巩膜组织内,给患者造成长时间痛苦和经济上负担,现将角膜、巩膜异物首诊误诊6例报道如下。例1:男,39岁,农民,主因右眼被粟包刺砸伤4天,于1984年9月16日来院就诊,患者曾于4天前由粟树上打粟子时,因不慎被落下的粟包刺砸伤右眼,眼疼痛难忍、流泪,急在当地医院眼科救治,诊断为右眼外伤性角膜炎。给予止痛、消炎和眼药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一种效果肯定,并发症少,较为理想的眼内容摘除术后羟基磷灰石(HA)植入方式。方法:对46例眼内容摘除术后HA义眼植入患者按HA植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1)巩膜花瓣样切口HA植入法。(2)巩膜后肌椎内HA植入法。对其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巩膜花瓣样切口HA植入法,义眼片活动度大,97%活动度大于15。,并发症少,球结膜裂开1例(3.3%)。巩膜后肌锥内HA植入并发症多,其中球结膜裂开3例(18.8%)、植入物暴露2例(12.5%)、睑面部肿胀,上睑凹陷各1例(6.3%)。结论:巩膜花瓣样切口HA眶内植入方式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疸治验1例     
吴某,女,23岁,农民。患者身黄、目黄、小便黄赤1月,在家服中西药治疗不效,又经某县医院住院治疗13天,黄疸加剧,于1990年9月15日转我院就治。入院后用茵陈五苓散等治疗仍不效。9月26日查房时见全身皮肤发黄,色暗,皮肤瘙痒,脘腹胀闷,恶心,舌苔白滑,质淡红,脉弦。体查所见:两眼巩膜黄染,肝在右肋缘下2cm处。肝功检验:黄疸指数180,处以茵陈术附汤加味治之,服14剂黄疸仍不退,皮肤瘙痒加剧,胁下痞坚。查:尿胆原卅、尿胆红索卅、尿胆素+。治以消坚燥湿、利胆退黄。用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角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2009年6月采用三角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40例(6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巩膜瓣为5mm×5mm的等边三角形,总结该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术后近期反应及术后视力、眼压的情况。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有前房有轻度炎症反应,前房出血1眼,浅前房19眼,未见脉络膜剥离,视力及眼压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三角形小梁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晚期青光眼患者64例共64只眼,随机平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经巩膜集中强化睫状体光凝,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巩膜均匀分散睫状体光凝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与视力提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半激光经巩膜集中强化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晚期青光眼有效且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晚期青光眼患者64例共64只眼,随机平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经巩膜集中强化睫状体光凝,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巩膜均匀分散睫状体光凝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与视力提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半激光经巩膜集中强化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晚期青光眼有效且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晚期青光眼患者64例共64只眼,随机平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经巩膜集中强化睫状体光凝,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巩膜均匀分散睫状体光凝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与视力提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半激光经巩膜集中强化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晚期青光眼有效且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茵陈术附汤系《医学心悟》用于治疗阴黄症的主方。笔者用之于阳黄病例,收到良好效果。现举治验2例如下。【重症肝炎】刘××,男,42岁。1982年9月6日入院,住院号124396。患者于50多天前,出现腹胀,厌油,恶食。5天后,皮肤及巩膜出现黄染,化验肝功能异常。于1982年  相似文献   

15.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后效果虽好,但设备昂贵,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目前具有很好的效果。如采用一次性手术器械或价格较高的手术器械,手术费用仍比较高,落后地区目前尚不能普及。我院对320例357眼采用巩膜瓣下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及视力恢复与隧道小切口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的疗效。方法:12例孔源性单纯性视网膜行巩膜外垫压术,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术中给予准确的裂孔定位,巩膜外冷凝,放液和放置外垫压物。术后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手术12眼,其中失败2眼,术后视力提高8眼,不变1眼,眼压低1眼。讨论: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巩膜外垫压治疗单纯性视网膜脱离简单可靠,手术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翻转巩膜瓣下兔巩膜咬切术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减弱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方法:采用20只家兔随机择取一眼行翻转巩膜瓣下巩膜咬切术,定为实验组。另一眼行常规手术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术式是将常规手术的原位巩膜瓣改为远端巩膜瓣翻转遮盖巩膜咬切区。术后观察两组术眼的眼压、滤过泡形态及荧光素充盈的时间,每过一周随机取5只实验组术眼和对照组术眼行光、电镜检查,共观察4周。结果:两组术后眼压无显著性差异。滤过泡功能与荧光素充盈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光、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少出现滤过道瘢痕化,从而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可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间接检眼镜下手术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裂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评价视网膜复位后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 76例裂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及巩膜外硅胶垫压及环扎带。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等。术后6个月30眼完成视野检查。结果视网膜复位72眼(94.73%),未复位4眼(5.26%)。术后视力提高67眼,不变5眼,下降4眼。6个月后视野能大部分恢复并保持稳定。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非增生性视网膜脱离间接检眼镜直视下手术成功率较高。采取早期手术和最小量手术,可获得较好的远期视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米××,女,36岁,住院号4360。1986年6月9日入院。一年前,患者因宫颈糜烂到妇科作电烙术,后即阴道下血不止,其势如崩。西医诊为“功血”,治疗后,出血大减,却始终淋漓不尽,一月出血二十多天,间隔四至七天又下血。今年三月至今,阴道下血无间断,色淡红挟有少量血块。经中医治疗二月余,病情仍不  相似文献   

20.
单眼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单眼后巩膜加固术对进行性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同种异体眼球巩膜做为后巩膜加固术的加固材料,将同一患者手术眼与未手术眼对照做比较分析。结果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稳定屈光度的作用。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可以稳定屈光度、改善视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