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沈明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139-140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的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前期实施甲状腺次全或近全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病例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6%(2/78),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5.1%(4/78):对照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7%(1/37),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5.4%(2/37);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均短期内缓解或消失。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原因、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甲状腺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肿瘤再手术56例,良性肿瘤147例。探讨再手术的原因、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2例占6.4%(13/203),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0.49%(1/203),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96%(6/20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0.98%(2/203),喉上神经损伤率1.97%(4/203),总的手术并发症为12.32%(25/203)。结论甲状腺疾病再手术仍能取得良好疗效,但手术并发症多,必须强调做好首次手术,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3.
郑义  李涛 《中原医刊》2009,(16):33-3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解剖显露喉返神经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78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在780例患者中,510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270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观察两组术后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14例患者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其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和显露喉返神经组分别是11例(11/510,2.2%)和3例(3/2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可以有效减少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独原切口入路与原切口入路和侧入路结合行甲状腺再手术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入院的甲状腺再手术462例按双单住院号分2组,单号248例为A组,行原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双号214例为B组,行原切口入路和侧入路结合甲状腺手术。比较2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止血再次手术率、术后暂时性、迟发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伤口感染和肿胀发生率及消退时间。结果A组vsB组术中伤口出血量为(43±0.8)mlvs(25±0.3)ml,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B组术后伤口出血量为(37±1.4)mlvs(21±1.2)ml,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B组术后止血再次手术率,1.61%vs0.93%,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B组术后暂时性声嘶4.44%vs2.33%,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B组迟发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3.63%vs1.87%,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B组术后暂时I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24%vs2.80%,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B组术后伤口肿胀发生率77.8%vs54.8%,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B组伤口肿胀的消退时间16.2dvs10.7d,P=0.0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21%vs1.40%,P=0.69〉0.05),2组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0vs0,0vs0,P〉0.05)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0vs0,0vs0,P〉0.05)。结论原切口入路和侧入路结合可有效降低甲状腺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再手术98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武文 《广西医学》2008,30(11):1685-168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指征、危险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98例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原因,比较采用侧方入路和包膜解剖术前、后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腺损伤发生率,探讨这些技术在甲状腺再手术中的价值.结果 甲状腺结节术后复发再手术主要原因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46例,甲状腺腺瘤术后复发32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20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结节恶变率75%(15/20),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复发结节的恶变率为3.85(3/78)(P<0.001).前路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3.33%(6/4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5.56%(7/44),侧方入路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85%(1/5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85%(1/54),两种手术方法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甲状腺癌复发结节的恶变率高,应及时手术;在施行再手术时采用侧方入路和包膜解剖技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采用显露喉返神经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患者分为两组,80例显露喉返神经组和70例术中未显露喉返神经组.两组均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未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并发喉返神经损伤6例,永久性损伤1例;喉上神经损伤5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显露喉返神经组发生并发喉返神经损伤3例,均为暂时性损伤;且没有喉上神经损伤病例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有效地减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谢莉 《湖南医学》2014,(2):285-286,289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甲状腺动脉的不同结扎方法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依据术中对甲状腺动脉处理方法分为分支组和主干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及恢复情况。【结果】分支组术后即出现甲状旁腺损伤5例(10.00%),主干组甲状旁腺损伤7例(14.00%),两组均无永久性损伤;分支组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00%)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0%),主干组分别是9例(18.00%)和4例(8.00%);分支组术后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较主干组好( 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时分离并结扎甲状腺动脉分支比仅结扎主干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o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时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的资料。结果中央区颈淋巴结阳性率55.36%(31/56),原发灶侵出包膜者、肿瘤直径〉1.0cm中央区颈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75.0%(6/8)、65.9%(29/44)。术中1例食管损伤,术后4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暂时性低血钙,无出血、永久性喉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5年,行甲状腺超声、cT、核素扫描检查无复发、转移。结论根治性原发灶切除时清扫中央区颈淋巴结是eN0甲状腺乳头状癌必要而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9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88例首次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27%和1.14%;9例既往施行过甲状腺部分切除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2.2%,显著高于既往无甲状腺手术史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手术难度增加.术后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首次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能避免组织残留所致病变复发,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喉返神经麻痹(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aralyses , RL-NP)是甲状腺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暂时性RLNP发生率为5%~8%,永久性RLNP发生率为1%~3%,但文献报道不一致[1-2]。暂时性RLNP是指术后一段时间麻痹的喉返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研究分析5例甲状腺手术致暂时性RLNP的病例资料,探讨神经损伤原因及神经功能恢复周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的特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56例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及住院期间死亡,其中1例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79%),行气管切开,半年后拔除气管套管。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11例(19.64%),无永久性低钙血症病例。再次手术并发症与手术次数及手术间隔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在良恶性甲状腺疾病中均能有效实施,因再次手术难度大且并发症高,应尽可能规范初次手术方式及完善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手术范围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37例因首次手术按良性肿物行局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再入院行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行患侧残余甲状腺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全切除78例,对侧甲状腺全切除11例,对侧甲状腺近全切除4例,双侧残余甲状腺切除22例,患侧残余甲状腺加峡部切除15例,对侧残余甲状腺切除7例;同期行单侧淋巴结清扫46例,双侧淋巴结清扫15例。再次手术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9%(4/137)及0.7%(1/137),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3.6%(5/137)及1.5%(2/13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甲状腺肿瘤复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局部切除术后,根据首次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结果等合理选择再次手术方式,术中细心操作,可有效减少再次手术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收治的12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初次手术残癌率54.3%,淋巴结转移率31.5%;再次手术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1%(4/127)及1.6%(2/127),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4.7%(6/127)及0.8%(1/127)。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甲状腺肿瘤复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局部切除术后,有必要据首次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结果等合理选择再次手术方式。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术中仔细操作,可有效降低再次手术并发症,减少癌残留与淋巴结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4.
蔡安庆  吴新勇 《医学综述》2014,20(18):3407-3408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沂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134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121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中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3例(10.7%),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1.6%),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4.1%)。13例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23.0%),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7.6%),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7.6%)。所有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18.6%。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可靠、有效,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行再次手术的10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的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疗效,探讨DTC再次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甲状腺组织总残癌率66.35%,淋巴结残癌率77.89%。患者年龄<45岁、既往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发癌灶残留或复发、原发癌的多发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88%,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5.77%,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 DTC行再次手术时应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尤其对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同时尽量防止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佟秉权 《中外医疗》2016,(16):72-73
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技术改进对于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进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14%﹑0.00%,较之对照组的29.63%﹑14.81%,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实施改进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有利于保护喉返神经,减少术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和术后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4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收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未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中喉返神经正常者70例(97.22%),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者2例(2.78%),发生并发症者2例(2.78%);对照组72例中喉返神经正常者62例(86.11%),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者10例(13.89%),发生并发症者12例(16.67%);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方法治疗甲状腺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显著降低了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甲状腺患者的主要手术方式,对我国甲状腺手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该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27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运用喉返神经显露和保护技术。结果术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4例,永久性损伤1例,损伤率5.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正常解剖位置和变异特点,选择正确的术式,对神经实施有效显露和保护,精准细致地操作能有效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