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新诊断高血压病患者手术治疗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鼾病科手术治疗的OSAHS合并新诊断的高血压病患者102例,分别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鼻息肉摘除术、腭咽成形术,术前及术后3、6个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24 h动态血压监测、胸部X线摄片、纤维鼻咽镜等检查;观察术后3、6个月的血压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3、6个月患者体质指数(BMI)无明显变化,呼吸紊乱指数(AHI)和平均呼吸暂停时间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平均血氧饱和度(Sp O2)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05)。手术治疗后3、6个月患者静息状态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全天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其中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的下降更明显。静息状态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静息状态下血压恢复正常58例,缓解率为56.9%。结论 OSAHS相关高血压患者术前综合评估,确定个体化术式,术后辅助综合治疗,可收到良好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肾动脉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24例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肾动脉支架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1个月平均收缩压为(143.0±10.3)mmHg,舒张压为(86.0±5.1)mmHg.术后6个月平均收缩压为(150.9±13.8)mmHg,平均舒张压为(90.9±18.8)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和6月分别有19例(79.1%)和16例(66.7%)获益.[结论]肾动脉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67例,均行n CPAP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监测指标、血压变化等情况,并随访观察3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低,最低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至0.90以上,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3例(85.6%)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或恢复到正常临界值,尤以晨起血压最为明显,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日间血压显著降低,74例降压药逐步减量,血压稳定。结论O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应用n 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对缓解患者高血压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血压以探讨其高血压的发病状况及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 30例正常人 ,111例OSAHS患者进行整晚多导睡眠图检查 ,次晨醒后马上测量血压 ;随机抽取 2 0例中、重度OSAH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CPAP)呼吸机治疗 1个月 ,治疗过程中每天早上醒时马上测定血压以了解血压变化情况。此外以平均血压为因变量 ,年龄、体重指数 (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 (SaO2 min)、腹围和颈围为自变量 ,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的OSAHS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5 0 .5 % ,OSAHS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OSAHS合并高血压者醒时血压明显高于睡前 ,此外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平均血压与年龄呈正相关 (r =0 .4 1,P <0 .0 5 )、与SaO2 min呈负相关 (r =- 0 .4 1,P <0 .0 5 )。CPAP呼吸机治疗 1个月后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结论 重度OSAHS患者和OSAHS合并高血压者存在着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 ,血压增高的程度和高血压患病率会随OSAHS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 ,CPAP呼吸机治疗 1个月后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液钠浓度与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158例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研究组79例,研究组给予低钠透析液治疗136mmoL/L,对照组给予高钠透析液治疗138mmoL/L,两组均随访12个月后观察效果。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对比两组血压变异性,分析影响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死亡7例,对照组死亡18例。两组治疗后的清晨舒张压、晚间舒张压、全天24h舒张压、全天24h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清晨收缩压、晚间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全天24h舒张压、全天24h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全天24h收缩压、全天24h舒张压是影响尿毒症合并高血压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轻度降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可减小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低血液透析液钠浓度、全天24h收缩压及舒张压可降低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难治性高血压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难治性高血压并OSAHS患者60例。采用多导联睡眠呼吸监测分析系统进行夜间7 h连续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入选患者分为非OSAHS组(A组)、轻度OSAHS组(B组)、中度OSAHS组(C组)及重度OSAHS组(D组),并实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训练5次,共持续8周。比较干预前后血压、AHI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结果:经中度有氧运动干预8周后,各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BMI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A组AHI无明显变化(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OSAHS组AHI均降低(p0.05)。收缩压与AHI、BMI三者间呈正相关,舒张压与AHI相关性不强(r=0.211,P=0.021),舒张压与BMI无明显相关(r=0.046,P=0.617)。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够改善难治性高血压并OSAHS患者血压和通气功能,是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的潜在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高血压发生情况,以及对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Ⅲ级的患者实行短期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后其高血压的改善情况.方法 184例OSAHS患者,根据低通气指数及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值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63例和重度组66例;观察3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并记录3组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睡前及次晨醒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中、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Ⅲ级的46例患者接受短期(至少7 d) CPAP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轻、中、重度3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6.4%(20/55)、42.9% (27/63)、62.1% (41/66);轻、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2,P<0.05),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99,P<0.05).轻、中、重3组OSAH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夜间睡前收缩压[(135.08±6.71)、(136.59±15.14)、(144.73±15.80) mm Hg,F=4.202,P<0.05]和舒张压[(90.96±6.06)、(91.41±4.05)、(94.13±13.97) mm Hg,F=13.690,P<0.05]及醒后收缩压[(136.83±8.23)、(137.89±17.03)、(148.59±14.83) mm Hg,F=4.158,P<0.05]和舒张压[(91.25±9.96)、(93.40±8.82)、(98.75±9.39) mm Hg,F=5.638,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患者醒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睡前显著升高(P均<0.05).接受CPAP治疗前后收缩压[(175.09±9.66)mm Hg与(168.22±8.55)mm Hg,t=3.556,P<0.05]及舒张压[(105.82±12.44) mm Hg与(100.61±11.26)mm Hg,t =2.741,P<0.05]有明显改善.结论 OSAHS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CPAP是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平面分期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例确诊的OSAHS患者进行多平面分期手术。Ⅰ期手术:均行双侧或单侧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摘除部分下鼻甲骨,13例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3例合并单侧鼻息肉、同侧上颌窦、筛窦炎患者同时切除鼻息肉,开放上颌窦和筛窦;Ⅱ期手术:单纯行H-UPPP手术16例,同期联合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术2例,同期联合舌骨悬吊术8例。观察手术前后呼吸暂停、打鼾症状改善情况,AHI、LSaO2、平均SaO2、ESS评分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呼吸暂停、打鼾症状均消失或不同程度减轻,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AHI、LSaO2、平均SaO2、E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需行气管切开术。结论根据阻塞平面进行多平面分期手术治疗重度OSAHS患者可提高疗效,并能有效避免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压、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降压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CGA)结果或冠脉CT成像(CTA)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n=80,观察组),单纯性高血压组(n=80,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h平均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夜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其动态血压波动比较大,且血压变异性相对增大,加强其血压动态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监测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血压晨峰(EMBPS)的高血压患者EMBPS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导睡眠图(PSG)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入选中重度OSAHS合并EMBPS的高血压患者34例,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4例。计算血压晨峰的平均收缩压(AvSP)、平均舒张压(AvDP)、平均动脉压(MABP)。治疗组连续5晚使用nCPAP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实验第5日再次行ABPM检测以上指标。比较两组在观察前后血压的差别。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晨峰AvSP(30.03±7.77mmHg)、血压晨峰MABP(24.61±8.19 mmHg)较治疗前(35.96±5.18、29.18±6.76 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可能是高血压EMBPS的促成因素之一。对合并高血压的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nCPAP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的此类临床患者,可进行PSG检查,筛查OSAHS,并对中重度患者进行nCPAP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厄贝沙坦组及倍他乐克组,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24h动态血压检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显著性下降,两组在治疗后24h夜均舒张压没有显著差异性,其余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均有显著差异性,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更明显。结论厄贝沙坦和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均明显,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肾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0例长期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评价高血压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或手术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 入选连续入院的高血压患者182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72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62例和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HS组48例.CPAP或手术治疗前后检测AngⅡ浓度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及组内治疗前后AngⅡ浓度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HS组治疗前与单纯高血压组的血浆AngⅡ浓度分别为(16.17±3.43)ng/ml、(18.13±4.32)ng/ml和(12.34±3.72)ng/ml,治疗后高血压合并OSAHS组分别下降至(11.87±2.21)ng/ml和(15.35±3.97)n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昼夜血压呈非杓型占25.3%,高血压合并轻度和中、重度OSAHS组治疗前昼夜血压呈非杓型的分别占44.4%和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SAHS组呈非杓型的比例分别为36.7%和47.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OSAHS组下降更明显.相关分析表明AngⅡ浓度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7613,P<0.01),与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呈负相关(r=-0.6174,P<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OSAHS与单纯高血压相比,AngⅡ浓度及非杓型比例均大于后者,并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比.高血压合并OSAHS的患者在CPAP或手术治疗后AngⅡ浓度明显下降,血压非杓型比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咪沙坦与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86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咪沙坦组(46例)与厄贝沙坦组(40例),分别给予替咪沙坦80 mg/d或厄贝沙坦150 mg/d,晨起顿服。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血压变化情况,及末次用药后动态血压监测后6 h血压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咪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厄贝沙坦组明显(P<0.05);末次给药后动态血压监测后6 h替咪沙坦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替咪沙坦与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明显的降压疗效,常规剂量替咪沙坦较厄贝沙坦的降压作用显著、持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3月我科收治的200例肺癌合并高血压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2018年6-11月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2月-2019年3月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患者予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心血管并发症及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日晨、术后第3天晨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3.83%)显著低于对照组(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服药依从率(98.94%)明显优于对照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肺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上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作用。方法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降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CPAP治疗4周,采用同步夜间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和24h动态血压(ABP)检测方法,记录治疗前1d和治疗4周后的血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非杓型血压曲线的比例。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及自身治疗前24h平均动脉收缩压(SBP)、24h舒张压(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下降(P0.01),AHI下降(P0.01),非杓型曲线的比例下降(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与OSAHS并存的患者,CPAP可以减轻患者呼吸阻塞的程度,有效地降低血压,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8.
周建中  夏晓东 《临床医学》2006,26(11):29-30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脉压的变化。方法 选择OSAHS患者85例,均采用多导睡眠图仪(PSG)监测及测量其血压,计算出脉压、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同时计算体重指数。结果 85例OSAHS患者中有35例合并存在高血压,约占总数的41%.OSAHS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明显高于单纯OSAHS患者,OSAHS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均低了单纯OSAHS患者,而其脉压及体重指数则明显高于单纯OSAHS患者。重度OSAHS患者的脉压、体重指数、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均明显高于轻、中度OSAHS患者,而轻、中OSAHS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呼吸紊乱指数与脉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呈正相关,与最低氧饱和度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平均氧饱和度无相关性。结论 脉压与OSAH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是预测OSAHS并发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方法经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55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OSAHS组和单纯高血压组,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2组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压节律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OSAHS昼夜血压节律下降,临床护士可通过正确积极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伴夜间低氧血症对血压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变化节律。方法:选择夜间打鼾、体重指数≥25的高血压患者95例,监测夜间7 h的血氧饱和度和24 h动态血压。根据夜间氧饱和度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哮喘。结果: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24 b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心率、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心率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轻、中度低氧血症组中75.3%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单纯高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占7.1% 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夜间低氧血症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率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增高,随着低氧血症的加重,增高趋势明显;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型组夜间血压较杓型组增高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