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材料和方法:对50例病人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上肢大静脉进行快速大剂量对比团注。造影前预先设置流速、流量及注射时间。结果:50例磁共振血管成像均获成功。结论:磁共振高压注射器可保持足够快的流速和流量。使磁共振血管造影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磁共振(fMRI)研究新进展(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 8 6届RSNA年会上关于fMRI论文共 3 6篇 ,fMRI研究与运用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一支奇葩 ,其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在脑的运动、感觉、听觉、视觉、语言、等功能及诸如肿瘤、血管畸形等颅脑疾病对这些功能的影响方面 ,有关此类论文有 3 1篇 ,所用设备绝大多数为 1.5TMR机 ,少有 1.5T以上的。多采用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效应 (blood oxygenleveldependent ,BOLD)的GRE、EPI技术成像 ,使用MR螺旋采集的渐渐多了。RiziR .R .依靠分子内双量子粘着 (intermoleculardouble…  相似文献   

3.
4.
儿童脑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基础和临床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成人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有关儿童脑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报道尚较少,但正日益受到关注,就近年来儿童脑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外分泌组织的肿瘤,多为导管腺癌;早期隐匿、侵袭性强、易转移、生存率低为其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也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近年来随着功能MR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胰腺癌提供了基础,尤其是MR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及波谱等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病灶检出的敏感性,有助于了解胰腺癌的微循环灌注及细胞代谢情况,并能对抗血管治疗的疗效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介绍了常规MR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前列腺癌影像学表现、分期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癫痫在小儿发病率最高,MRI及MRS对于其病因诊断及指导治疗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小儿癫痫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同时指出其与成人癫痫磁共振研究方面的差距;详细阐述了MRS技术并分别对^1H MRS和^31P MRS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代谢成份的变化趋势加以总结;分析了小儿癫痫中各代谢成份在癫痫中所起的作用,指出MRI与MRS联合应用对小儿癫痫病因学的诊断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磁共振设备及序列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腹部脏器的应用成为现实。肾脏的磁共振功能成像近年来发展迅速,就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快速扫描序列在MR检查中的应用,非磁性高压注射器使MR动态Gd-DT-PA增强扫描成为了可能,它避免了人工注射的延迟,明显地提高了增强效果,为诊断和科研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本研究探讨了非磁性高压注射器的优越性及其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 材料与方法1.1 使用SpectrisMR高压注射器及Siemens63SP40001.5T磁共振机。造影剂为马根维显(Gd-DTPA),剂量为0.2mmol/kg。采用双管连续自动注射,先注入造影剂然后再注入生理盐水15~20ml,使造影剂完全进入血管。本…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脑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 -MRS)特征及其代谢物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胶质瘤14例(男性8例 ,女性6例 ,年龄19~72岁) ,年龄相近正常对照组15例 ,使用1.5TMRI成像仪 ,PRESS序列 ,TR/TE=1000ms/144ms ,多体素相位矩阵 :16×16 ,FOV :24cm。完成扫描后用随机软件包FuncTool进行分析 ,观察正常对照组(作为外参照)、病例组病灶周边、病变区及对侧正常区(内参照)各主要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 :14例胶质瘤按WHO标准分类Ⅲ级6例 ,Ⅳ级8例 ,肿瘤实体区NAA/Cho、NAA/Cr、NAA/(Cho +Cr)分别为0.39±0.11 ,1.09±0.38 ,0.28±0.06 ,较正常参照区降低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 ;Cho/Cr和Lac/Cr分别为3.05±1.44 ,0.35±0.59 ,均较参照区升高 ,前者p<0.05 ,后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合多体素波谱图观察提示恶性胶质瘤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 ,同时可显示肿瘤周边区域的Cho升高等异常。结论 :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是恶性胶质瘤的主要波谱表现。2D 1H -MRS可检测胶质瘤MRI所示病灶以外区域的代谢异常 ,此对鉴别诊断、立体定向活检和制定治疗方案等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方法,本文应用血氧合水平磁共振成像法,通过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技术检测脑功能活动时的功能区信号变化。对8例右利手健康男性进行右手指随意运动的磁共振功能成像实验。实验采用静止-运动-静止三个阶段,运动又有简单复杂之分。此外,亦将梯度回波与平面回波技术同时应用在磁共振功能成像中以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功能图像上可见左侧初级运动皮层区的信号变化,而在本实验中梯度回波图像上结果为阴性。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在平面回波磁共振功能成像中磁敏感性高,稳定性好,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而梯度回波序列则较为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1H磁共振波谱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探讨脑部^1H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脑梗死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2例脑梗死患者行32次常规MRI和^1H-MRS检查。MRS检查采用PRESS序列,对病变区和对侧半球相应部位进行测量。主要观察和代谢物为NAA,Cr,Cho和Lac。病灶NAA,Cr和Cho的相对值以病侧和对侧各代谢物共振峰谱线下积分面积的比值来表示。病灶Lac的相对值则以病灶Lac和对侧Cr共振峰高度的比值来表示。结果:超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水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水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之一。其基本方法就是使用重T2加权技术使实质器官及流动血液呈低信号,而长T2静态液体呈高信号,独立成像。它包括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磁共振椎管成像(MRM),磁共振内耳成像,磁共振涎腺管成像,磁共振泪道造影,磁共振脑室系统造影  相似文献   

14.
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物理治疗的有效手段现已能够对肝脏、肾脏、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皮肤、子宫等部位的肿瘤进行治疗。临床上能够对其进行治疗监控与术后评价的影像学方法有超声、CT、MRI等。MRI不但能够提供优于B超和CT的软组织对比度,而且还能够检测组织的特征和功能信息。主要从MRI的温度测量、功能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弹性成像三方面介绍其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监控及疗效评价进展。  相似文献   

15.
MR检查已成为临床上评价胰腺疾病的常用手段.了解不同MR脉冲序列上正常胰腺的影像表现是合理应用扫描序列和识别病变的前提.介绍了胰腺MRI、磁共振波谱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检查技术,描述了正常胰腺影像解剖以及不同脉冲序列上胰腺MRI信号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早期首次报道以来,冠状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对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式。目前研究的方向集中在最佳的呼吸补偿方式、改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以及更快速地获取图像上。精确地显示狭窄并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正处在多中心的研究当中。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成为临床心脏病学当中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物理治疗的有效手段现已能够对肝脏、肾脏、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皮肤、子宫等部位的肿瘤进行治疗.临床上能够对其进行治疗监控与术后评价的影像学方法有超声、CT、MRI等.MRI不但能够提供优于B超和CT的软组织对比度,而且还能够检测组织的特征和功能信息.主要从MRI的温度测量、功能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弹性成像三方面介绍其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监控及疗效评价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字交叉心(CCH)在MR平扫及增强血管成像(MRA)的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CCH的患者行MR检查,按照节段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多序列多角度多体位成像,充分显示CCH的解剖畸形。结果所有心脏球室袢和内脏一心房位置关系均相适应。4例形态学右心室位于形态学左心室之上,水平室间隔,合并巨大室间隔缺损。2组房室瓣均呈前上-后下垂直排列,两心室流人道血流在空间位置上呈十字交叉。心室一大动脉连接关系异常,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例;右室双出口3例。此外,3例合并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并存房间隔缺损;1例右位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结论MRI诊断CCH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3T MRI上鼠脑多体素1H-MRS成像因素及其代谢物比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鼠脑多体素1H-MRS的成像因素及在3T MRI上正常鼠脑代谢物值.材料和方法:40只正常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利用3T MRI扫描机、大鼠专用线圈对SD大鼠尾状核行二维多体素1H-MRS检查,采用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TR/TE=1000ms/35ms,FOV 60mm,层厚4mm,NEX 1;利用波谱后处理软件FuncTool重建SD大鼠正常尾状核Cho/Cr、Cho/NAA、NAA/Cr的比值.结果:40只行多体素1H-MRS检查的正常SD大鼠,其尾状核Cho/Cr的平均值为0.97±0.20、Cho/NAA为0.79±0.33、NAA/Cr为1.34±0.34.在多体素1H-MRS检查中,关键要选择合适的体素位置,并对匀场进行优化,同时要恰如其分的放置饱和带.结论:在3T MRI上进行鼠脑多体素1H-MRS切实可行;通过测定正常鼠脑的代谢物比值,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常规MR成像和1H MR波谱(MRS)在自闭症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自闭症患者的全脑常规MR扫描及其中8例患者额叶和海马的多体素2D 1H MR波谱扫描表现.结果 常规MR扫描发现3例患者的顶叶白质在FLAIR上出现斑片状高信号.1H MRS分析发现5例患者额叶的NAA/Cho明显下降(NAA/Cho<1),其中1例患者的左侧额叶出现Lac峰;另外有2例患者海马的NAA/Cho出现下降(NAA/Cho<1).结论 常规MR成像和1H MRS可发现部分自闭症患者脑组织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