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石香薷挥发油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①目的确定石香薷挥发油(MCMVO)体内外抗流感A3型病毒活性成分。②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各组成成分,用CPE抑制实验对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初步追踪研究,用小白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作进一步评估。③结果MCMVO,中性MCMVO和硅胶柱层析分离后洗脱液(C部分)均具有抗流感A3型病毒作用,以洗脱液C部分抗病毒活性最高,抗病毒治疗指数分别为35.0,36.9和70.9,MCMVO和洗脱液C部分给药剂量在100mg/kg体质量及其以上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④结论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可能存在于MCMVO经硅胶柱层析后洗脱液C部分。  相似文献   

2.
紫威科火焰树属植物钟形火焰树Spathodea campanulata P.Beauvais广泛分布于非洲,在喀麦隆尤为丰富。它作为传统草药用于治疗溃疡、丝虫病、淋病、腹泻及发热等。最近报道其茎皮和叶有抗疟活性,作者已  相似文献   

3.
石香薷挥发油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石香薷挥发油(MCMVO)体内外抗流感A3型病毒活性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各组成成分,用CPE抑制实验对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初步追踪研究,用小白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作进一步评估。结果:MCMVO,中性MCMVO和硅胶柱层析分离后洗脱液(C部分)均具有抗流感A3型病毒作用,以洗脱液C部分抗病毒活性最高,抗病毒治疗指数分别为35.0,36.9和70.9,MCMVO和洗脱液C部分给药剂量在100mg/kg体质量及其以上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可能存在于MCMVO经硅胶柱层析后洗脱液C部分。  相似文献   

4.
红厚壳属植物 C.caledonicum Vierll.心材具有抗真菌和抑制白蚁作用。作者从该植物茎皮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种新的咕吨酮,拟名为 caledonixanthone E(1)和F(2),并评价了这2个化合物及从该植物二氯甲烷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得的其他已知多酚类的抗真菌活性。该植物茎皮干燥粉碎后依次用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乙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层析,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45个部位。这些部位经进一步层析得化合物1和2及一些已知成分。化合物1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蜂胶中总黄酮,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利用聚酰胺柱层析,干法上样,分别用30%、95%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盐酸一镁粉反应定性检测及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并对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改进.结果 经定性检测,30%乙醇洗脱液几无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95%洗脱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956mg/ml.结论 利用聚酰胺柱层析初步纯化蜂胶中总黄酮,并提供了测量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为进一步分离其中的单体黄酮及研究其药理活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导,取S.foribunda的干燥茎皮1公斤,用4立升的石油醚脱脂(40—60℃),然后用10%碳酸钠湿润,再用4.5立升用苯浸渍(过夜)提取三次,合并用苯提取液,浓缩,减压干燥。提得之总生物碱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  相似文献   

7.
铁刀木三萜类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刀木 (Cassia siamea L am.)系豆科决明属木本植物 ,常用作行道树 ,民间主要用于消肿、抗风湿、泻下等。铁刀木的乙醇提取物经体外抗癌活性筛选 ,显示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对其树茎粗提物的二氯甲烷部分进行了研究 ,现将其中的 2个三萜类成分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和试剂  RY- 2熔点仪 (温度未校正 ) ,天津市分析仪器厂 ;JMS- D30 0型质谱仪 ;Bruker AC- 30 0型核磁共振仪 ;Hitachi 2 75 - 5 0红外分析仪。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均购自上海化学试剂公司。1.2 提取和分离 铁刀木树干阴干粉碎后取 10 kg,用 90 %乙醇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分离方法所得青蒿粗提物应用后对结肠癌HT-29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对青蒿水煎液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及AB-8大孔树酯吸附后用蒸馏水、30乙%醇、50%乙醇、75%乙醇、95%乙醇进行洗脱柱层析,将分离得到的粗提物分别处理结肠癌HT-29细胞,采用MTT法对细胞活力进行检测.结果:每相粗提物浓度在200μg/mL范围内时,细胞活力下降程度较缓慢.在400μg/mL及600 μg/mL应用后细胞活力与其他浓度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溶剂萃取及大孔树酯柱层析分离青蒿水煎液所得粗提物,应用浓度在200μg/mL内对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浓度大于400 μg/mL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刺五加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其后续的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提取分析刺五加各部位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和比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方法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 从刺五加各部位样品中共鉴定出167种挥发性成分,根、皮、茎、叶、果分别鉴定出71、61、59、48、5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以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5个部位有10个共有成分,包括萜品油烯、β-石竹烯、α-律草烯等。HCA分析结果将刺五加根、果聚为一类,皮、叶聚为一类,茎单独一类;PCA综合得分依次为根、茎、果、叶、皮。结论 刺五加各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差异,为刺五加非常规药用部位的药食两用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丝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丝瓜根的水煮液经大孔树脂柱层析,60%乙醇洗脱得到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以氯仿;氯仿-丙酮;氯仿-甲醇不同比例洗脱,分别得到11种成分。结果;经理化,TLC,光谱分析及标准品比较,确定为三萜皂苷,其中鉴定了4种成分的结构,它们分别是:齐墩果酸(L-cy-1);21β-羟基齐墩果酸(L-cy-2);3-O-β-D-葡萄吡喃糖-21β-羟基常春藤皂苷(L-cy-3);2α-羟基常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吡喃糖苷(L-cy-6)。结论: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从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茎皮中制备西瑞香素对照品的方法。方法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方法对酶水解后了哥王茎皮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IR、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鉴定,通过TLC法和HPLC法对对照品进行纯度检测。结果从了哥王茎皮中分离纯化出西瑞香素对照品,质量分数>99.0%。结论该方法制备的西瑞香素对照品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作为了哥王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用的化学对照品。  相似文献   

12.
Lahlou  S  周金影 《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4-214
蔷薇木属植物A.canelilla是一种芳香植物,生长在亚马逊河地区。其茎皮煎剂在民间用于抗痉挛、促消化和驱风等。用该植物茎皮提取到的精油(EOAC)中具有樟属植物气味的物质是1-硝基-2-苯乙烷,丁子香酚甲醚(ME)也是其中一重要的挥发性成分。作者研究了该精油对正常血压大鼠的心血管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杨梅(Myrica nagi Thunb.)的各种医药用途已有报道,从印度萨拉哈采集的茎皮干燥后,用石油醚提取。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成A和B(量较多)两部分。从B部分析出mp 250℃的无定形结晶性粉末,经检测为三萜类化合物,IR,MS谱表明为△~(14)一五环三萜类,即具有蒲公英赛烯骨架,碎片裂解方式,mp和其它数据表明它与杨梅二醇(myricdiol)相一致。用石油醚提取过的茎皮再用乙醇提取得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的毛风车子 Combretum molle(R.Br.ex G.Don)Engl & Diels 茎皮丙酮提取物及其成分的抗疟原虫和锥虫活性。粉碎的该植物茎皮依次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以除去亲脂物质,随后用丙酮提取,得黄色粉末状物。丙酮提取物经多种层析法分离得到2个鞣质 punicalagin(1)和 CM-  相似文献   

15.
福木属植物Elaeodendron buchananii是一种热带树木,从中分离到一种有生理活性的新的化合物(I),它可防灰翅夜蛾Spodoptera虫害。将5kg的未成熟果实浸泡在5L氯仿中,室温提取2周,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到8.65g粗提物。取8g进行硅胶柱层析,分别以乙酸乙酯-石油醚(3:7),乙酸乙酯-石油醚(5:5),乙酸乙酯和甲醇洗脱,按TLC将洗脱液细分为12部分,在第8份乙酸乙酯液中加入  相似文献   

16.
用序列超速离心法从血清中分离高密度脂蛋白(HDL),经0.5%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为一条区带。HDL载脂蛋白(apoHDL)先经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柱层析,取峰Ⅱ中部洗脱液,再通过D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出载脂蛋白A—Ⅰ(apoA—Ⅰ),用0.1%SDS—PAGE证实为单一区带,分子量为28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水丙酮为溶媒,分别对经不同方法处理的两批银杏外种皮(皮Ⅰ、皮Ⅱ)进行提取,所得粗提物的收率分别为5.26%和2.77%;以比色法测得皮Ⅰ、皮Ⅱ粗提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2.7%和29.7%。  相似文献   

18.
杜仲E ucomm ia u lm oid es O liver又名思仙、丝棉树,属我国特有科杜仲科(Eucom iaceae)。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甘肃等省。其皮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轻身耐老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降压、利尿、抗菌、抗炎、镇静、止血、镇痛等作用[1]。本文综述了杜仲的降压成分及降压作用机制。1降压成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可将杜仲的皮、叶中含有的降压成分大致分4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是杜仲化学成分中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白芍粗提物及其主要成分芍药苷对变异链球菌的作用。 方法 采用醇提法制取白芍粗提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粗提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观察白芍粗提物及其主要成分芍药苷在不同药物浓度下对变异链球菌的粘附、产酸、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以及葡聚糖转移酶(GTF)比活力等方面的影响。 结果 白芍粗提物及芍药苷对变异链球菌的体外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130和1.770 mg/mL,当两者的浓度分别为≥1.565和≥0.885 mg/mL时,有明显的抑制变异链球菌粘附、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GTF比活力的作用(P<0.05); 当白芍粗提物浓度为3.130 mg/mL时,有明显的抑制变异链球菌产酸的作用(P<0.05),而不同浓度的芍药苷对变异链球菌产酸均无影响(P>0.05)。不同浓度白芍粗提物组和芍药苷组的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含量和GTF比活力之间均呈正向直线相关。 结论 白芍粗提物可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粘附、产酸、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GTF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可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粘附、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和GTF活性,但不影响变异链球菌的产酸活动。  相似文献   

20.
用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方法研究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的抗原成分及其活性,中华硬蜱全虫抗原通过葡萄糖凝胶柱层析(SephsadexG-100),测得洗脱液的光密度值(OD280)有三个峰,洗脱液的免疫活性与其蛋白质含量不一致,经中华硬蜱3次感染后的动物模型(家兔)的皮肤试验表明,中华硬蜱洗脱液的免疫活性存在于第1峰与第2峰之间,并部份与第二峰重叠,而蛋白质含量较多的第1峰存在少量过敏原,蛋白质含量最多的第3峰几乎不含(免疫活性)抗原,并对该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