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薛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42-4843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 2组各26例。 A组患者服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B组采用常规药物(吗丁啉、乳酶生片等)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程度。结果 A组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改善程度明显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服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临床效果良好,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养胃煎口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设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以作观察比较,30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胃黏膜及腺体改善情况均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方胃炎汤加减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方胃炎颗粒,对照组给予摩罗丹,口服,1月为1疗程,联系治疗观察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胃镜改善情况及病理学改变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胃炎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镜疗效方面优于摩罗丹,在改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汤能够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和改善胃镜下病变,逆转或者改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收治的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胃复春片,观察组患者服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3.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定标活检评价黄连素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CAG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标准三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4片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连素0.3 g,3次/d,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胃镜下胃黏膜病理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黏膜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胃复春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胃黏膜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加味一贯煎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状态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焦虑状态诊断标准,未服用过其他抗焦虑药物;符合胃脘痛之胃阴亏虚证型。治疗组使用加味一贯煎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加味一贯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1.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一贯煎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状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检查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该组的胃痛、痞满、乏力、口干以及口苦等不良症状以及胃黏膜的改善情况均改善更为明显( p<0.0 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疗法。方法:对60例2006~2009年我院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自拟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方。结果: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萎缩、炎性程度、肠化及非典型增生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胃脘痞满、纳呆、胃痛、嗳气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方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服用胃复春,观察组——脾胃培源方,对比2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情,降低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82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成参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参照组服用胃复春片,观察组服用健脾化瘀解毒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比参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总临床疗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服用胃复春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肠化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肠化方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65.7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脘疼痛、胃脘痞闷、嗳气、疲乏、失眠等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仅嗳气症状显著改善(P〈0.05)。②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③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病理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程度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肠化方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病理形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胃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致癌化学物MNNG复制CAG动物模型,给药后对各组大鼠测定胃酸、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含量、S-P法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和胃复春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升高(P〈0.01);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相比,HSP70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CAG模型大鼠具有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增强HSP70的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维生素C、E,猴头菌,三九胃泰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口服,以养胃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胃镜复查胃黏膜变化和组织病理检查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二者具有互补性和相加性,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孙立伟 《当代医学》2011,17(19):105-10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胃舒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做为治疗组,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替硝唑,联合中药胃舒煎剂治疗,另选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做为对照组,单纯予西药予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替硝唑,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后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胃镜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胃镜、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9.2%,对照组分别为58.3%、54.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Hp感染情况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舒煎剂联合西药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和替硝唑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且改善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张仲景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治疗组),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3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1.43%,对照组分别为78.12%、53.1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胃痛、嗳气、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仁青常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氨水复合多因素法制备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组、胃复春阳性对照组及仁青常觉大、中、小剂量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后,取大鼠胃部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仁青常觉大、中、小剂量组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中剂量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仁青常觉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胃煎剂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和胃煎剂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理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和胃煎剂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胃黏膜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伴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益气活血养阴颗粒,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4.6%,对照组为73.5%(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征象中的黏膜白相改善率为44.4%、血管透见改善率为46.7%、胆汁反流改善率为8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理萎缩积分为(2.0±1.3),非典型增生积分为(1.2±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养阴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胃化裁方汤剂与免煎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1组19例采用益胃化裁方免煎颗粒口服,治疗2组18例采用益胃化裁方汤剂口服,对照组21例采用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3个月。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83.33%和85.71%;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3.16%、55.56%和61.90%;病理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42.11%、38.89%和42.86%,三组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化裁方免煎颗粒、汤剂及胃复春片对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相当,以免煎颗粒剂组略优。免煎颗粒剂型不影响中药传统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陈永忠 《当代医学》2014,(19):136-137
观察慢性乙肝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吗丁啉结合胃炎宁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吗丁啉1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炎宁颗粒15 g,3次/d。每1个疗程为1个月,2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积分、症状、体征、胃泌素以及胃电图等指标进行观察,对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胃电幅值、胃泌素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肝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吗丁啉结合胃炎宁颗粒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吗丁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