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与早期活血化瘀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活血化瘀药是否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加重病情,目前尚存在争议。对脑出血后血肿的形成,以往认为是一极短促的过程。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发现部分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一般时间内还存在继续出血,深入探索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与活血化瘀法适应证选择、用药时机的掌握,对减少脑出血的早期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华佗再造丸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民 《中药材》1999,22(7):377-378
脑出血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与血肿和脑水肿等有关,此时,如能及时消除血肿,则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病死率。因此,消除血肿,促进血肿的吸收、液化与减轻脑水肿是治疗脑出血的首要问题。为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的疗效及开始用药的最佳时期,我们应用华佗再造丸(广州奇星药业有限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展迅速,恢复慢且致残率高。脑出血后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脑内局部血肿及其占位效应、继发脑水肿、脑细胞死亡及血脑屏障破坏等,从而引发脑损伤,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探索其改善神经功能的靶点及机制,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理论认为脑出血属于"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因此,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脑出血中广泛应用,成为出血性中风的常规疗法。近年来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发现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后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过程起着关键的干预作用,在血肿清除和改善微循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有显著疗效。文章总结近五年活血化瘀药(三七、丹参、水蛭),方剂(补阳还五汤、抵挡汤、脑血疏口服液、通窍活血汤等)及复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作用靶点,从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等方面论述了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对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及其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出血,有助于脑出血的吸收及脑功能的恢复.然而影像学追踪显示,在脑出血早期发生再出血比率较高,因此活血化瘀法的应用需选择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急性期运用活血化瘀法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起病急骤 ,变化迅速 ,致残率及死亡率颇高。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外科开颅手术以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等 ,临床死亡率明显下降[1~ 4] 。在中医药领域 ,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对出血性疾病加以治疗 ,一直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有其完备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近年来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 ,更引起中西医结合人员的重视 ,并且取得显著疗效[5~ 6] ,有很广的应用前景。笔者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治疗工作 ,对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颇有体会 ,现就其中某些相关问…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235-237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基本原则。然而如何更为科学有效地应用该治法,仍是当今一大临床课题。文章从理论基础、临床疗效、应用风险和时间窗4个方面,对近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经验做初步梳理,证明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确有治疗作用,能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残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并且不会增加血肿扩大的风险。专家共识治疗中小剂量脑出血应用本法时间在3~5 d内,但目前缺少动物及临床实验来探索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最佳应用时间。今后需要加强对活血化瘀法应用时间窗的研究,促进其在临床上的科学合理施用,切实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研究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疗效。[方法]对早期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结果]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对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我们要从中医的角度,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笔者根据不同病程分期选用活血化瘀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获得较好疗效,并观察了对神经功能预后及血肿吸收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ICH)30min后,由于血液凝固和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出血会很快停止。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现象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血肿扩大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预后不良的首要因素^[1],早期血肿扩大可使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增高4倍^[2],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防治早期血肿扩大便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炜  李世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45-645
从中西医两方面理论论述了脑出血发病的病理基础即瘀血、血管变性 ,及发病后的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脑血肿、脑水肿、血瘀证。从而探讨了脑出血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的理论根据。并从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理作用阐明它用于脑出血早期有促进血肿吸收。控制脑水肿 ,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特功效。准确运用可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新用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复方丹参注射液(每1ml含量相当于丹参、降香各1g)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效,现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收效显著。笔者将近几年来的临床新用途综述如下。 1 内科疾病 1.1 脑血管疾病 小剂量丹参既能抗缺血,又能免于出血,均衡凝血和纤容两个方面。丹参具有减轻脑缺血损害,保护心、肝、肾功能,抗感染,加快血肿吸收的功能。于氏等[1]认为在脑出血急性期,由于体内的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处于高凝状态,此时采用止血剂,会加重血肿周围的水肿程度;并认为早期血肿扩大一般发生在24h内,因此,在发病1d后起,用丹参注射液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金栋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74-1175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目前在医学刊物上报道较多,大多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者比较认同此观点.这是因为活血化瘀中药及其制剂(丹参、川芎嗪、毛冬青、当归注射液、水蛭口服液等)有利于迅速止血,对减少颅内血肿形成,加速血肿吸收,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止脑疝形成有一定作用……离经之血即为瘀,瘀之不去,脉络不通,一可加重脑组织损伤,二可造成血脉为瘀所滞,脉络不宁易再出血,故活血化瘀法亦为急性出血性中风的宁血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口服,1剂/d,分早晚2次服,连续14 d。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2周时GCS量表评分、NIHSS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42.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治疗组患者ADL评分Ⅰ级、Ⅱ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Ⅲ级、Ⅳ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水平,且可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急性脑出血7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文学  王敏 《四川中医》2001,19(2):21-21
经28天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活血化瘀法可祛瘀血、消血肿、制止再出血,并可间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活血化瘀法应贯穿脑出血的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归丹参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中医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益气强心、通脉止痛的药物。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提取液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器官血流量,还能增加心脏血液供应、降低心肌耗氧量[1~3]。丹参具有保护心脏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中枢镇静及抗菌消炎的作用[4~7]。有文献报道,在临床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传统中药汤剂的理论,采用现代化制药方法研制的当归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合用,对治疗冠心病、脑梗死、血栓病均有较好的疗效[8]。由于注射给药途径不便,故本文将当归和丹参提取液浓缩制成滴丸剂…  相似文献   

16.
<正>脑出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2],仅有少部分患者存活后可以达到生活自理。脑出血后除了血肿的直接占位损伤外,一些继发性损伤也不可忽视,包括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凝血酶、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氧化应激、补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等,可加重脑水肿,导致神经细胞的损害,同时也是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害的因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渗漏至脑间质,白细胞流入,潜在的神经活性物质进入血肿周围,导致脑水肿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形成脑疝,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7.
丹参类制剂对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应用活血化瘀的丹参类制剂治疗脑出血已不乏报道。我们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丹参类制剂,在促进血肿吸收及缩短病程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应用“卒中单元”理念早期康复的介入,在降低脑出血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现将所获资料予以总结,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输血浆对脑出血早期预防血肿扩大的疗效,对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情况。总结更适合于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出血量小于30mL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24h和48h分别复查头颅CT,血肿体积增大1/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早期应用血浆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治疗组24h~48h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中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早期使用血浆可预防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脑出血早期,特别是24h内使用血浆,可能预防血肿扩大,减轻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脑出血采用外科介入治疗,进行立体定位血肿,清除微创手术,目前这种微创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已经取得了一致公认的疗效,但对颅内血肿清除之后的残存积血或脑出血前少于10毫升以内的血肿还主张采用保守治疗。20世纪80年代祖国传统医学对脑出血治疗出现一些突破,许多中医学者研究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出血,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64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药物(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d、14d对比发现血肿吸收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且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提示: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脑出血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