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练功谈调身     
近年来,笔者在练功和教功中,发现不少功友(尤其是年老者),只注重调心(意念)、调息(呼吸),而忽视调身(姿势)的重要作用。故有“形未松”急练功者,更有“形不正”而妄练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众所周知,调心、调息、调身是气功锻炼的三要素,也是练气功的三种主要练功手段。气功疗法就是通过这三者的锻炼,以调整身体内部的功能,改善和加强精、气、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目的。虽然三者在实际运用时,各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它  相似文献   

2.
放松功的第二步是“意与气合”,呼吸松。它是在第一步“形与意合”,身体松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呼吸锻炼问题调炼呼吸是气功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古人称为“练气”、“调气”、“调息”等等。关于呼吸的形态,古人把它分为四类,即“四相”:风、喘、气、息。风相是指呼吸比较急促,可收  相似文献   

3.
所谓“气功”,就是以“调心(意)”“调息(呼吸)”“调身(形)”三调为主,主动性的、内向性的运用意识锻炼的一种祛病健身方法,和康复医学、老年病学等关系都比较密切。它既能增强人用自我精神驾驭形体的能力,增进人的固有机能,又能激发和强化人的潜在机能,以达到人的心、身高度统一和相对平衡。例如:体育界利用气功来提高人的应激能力,提高竞技状  相似文献   

4.
郑军 《国医论坛》2003,18(4):48-48
关于气功治病 ,学术界时常发生一些争论。笔者也想穷自己的疏才浅学 ,发表一点意见。1 气功是什么气功是什么 ,这是气功的本质问题。《辞海》将气功定义为 :一种自我身心锻炼方法 ,采用调身、调心、调息等法以炼养“精、气、神”而强身保健……以气功治疗疾病称气功疗法。显然 ,气功运作的对象是“精、气、神”。那么这里就有一个争论双方必须回答的问题 :“精、气、神”究竟是物质还是意识 ?如果“精、气、神”是物质 ,那么气功学说就是一种可以引起“文艺复兴般”轰动效应的科学 (因为其炼养方式早已百花齐放 ,让人目不暇接 ) ;如果“精…  相似文献   

5.
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这么认为 ,修习气功 ,其实就是对调息、调心、调身这三种方法的熟练掌握。只要“三调”做好了 ,练功就可马上入门 ,并能达到比较深的静境 ,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万虑俱忘、身心皆松的气功态。而调息 ,便是这“三调”中最关键的一环。下面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习练气功的体验 ,以及在气功教学中的心得 ,阐述一下调息在静功修习中的具体应用 ,也许对初学气功者能有些帮助。摆好姿势后(打坐或站着) ,全身放松 ,身子正直 ,尽量不思考与练功无关的事 ,宁神一会儿 ,便可开始作调息功夫。首先 ,将注意力放在呼吸出入的气息上 ,…  相似文献   

6.
1.问:静功和气功是一是二? 答:静功着重在一个“静”字,不必要在气上做什么功夫;气功着重在一个“气”字,那些功夫都是动的,不是静的。世间各处所传授的气功,有深呼吸法。逆呼吸法、数呼吸法、调息法、闭息法、运气法、前升后降法、后升前降法、左右轮转法、中宫直透法等等,法门虽多,总不外乎气的调运。静功完全是静,在气上只是顺其自然,并  相似文献   

7.
气功锻炼的基础是调心、调息和调身,任何功法的操作都离不开这三调,尽管功法千姿百态,其锻炼都围绕这三调进行。调心、调息和调身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又各有侧重。松、静、自然是三调的目的,也是三调的要求。调心、调息和调身与松、静、自然是相融互补的关系,是在练功意识指挥下的有机结合。调心,是气功锻炼的基础和前提,其重点则是修心、止念和意念的运用。止念是为了入静,而入静必须先修心,“修”就是把自己心中所有放不下的事或物都放下,把一切欲望看得很淡很淡,心上不放事物,丢掉一切执着,没有任何“追求”,这叫练功先修心。“止”就是…  相似文献   

8.
导引(气功)是通过呼吸(调息)、意念(调心)、姿势(调身)相结合的练气和练意的功夫。气功康复法,是患者用意识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以意引气,循经运行,增强元气调和气血与脏腑功能,恢复病体的阴阳平衡,从而促进疾病、身心康复的方法。它是中医康复学中独特的锻炼精、气、神的自我身心康复法。  相似文献   

9.
林永红 《气功》1999,20(5):228-229
有人提出太极拳与气功结合,带气以练拳,这恐怕是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太极拳。我认为太极拳本身就属于导引类气功,问题是在于你怎么练法。太极拳《十三势歌》有云:“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可见太极拳本来就是气功。气功具备三要素:调身,凋心,调息。这三调的共同目的,就是使人体的内气能够运转畅通,不断强化,使生命更具活力。太极拳的调身是动态的,导引内气在周身运转,使劲贯四梢。调心是意念与拳势同…  相似文献   

10.
练功之前适当“充电”。现代的医疗气功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以有无肢体动作划分为动功和静功;一种以“三调”(调身、调息、调神)的侧重不同,划分为动作导引、呼吸导引、意念导引和混合型导引。与药物、手术、针灸等方法不同的是,在气功医疗中,患者处于主动地位,在学习、体会、锻炼中达到自我“身心”调治的目的。但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一定要遵守气功医疗常规,符合客观规律,千万不能盲修瞎练。气功医疗的对象是某些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他们难免会有些悲观、消沉,这不仅有碍健康的恢复,也会影响气功的锻炼…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习练气功有三项要素,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是指注意姿势动作和放松的锻炼;调息,是指注意呼吸和行气的锻炼;调心,则是指思想人静和意念的运用,整个练功过程,只有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方能收到最佳的练功效果。其中.调心是关键.是核心内容。且较难把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练功时尤要注意心意的妙用。气功调心的中心环节是通过意念的正确运用,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以一念代万念,从而逐步诱导入静,进入虚空的境界。它是气功最基本的功夫。练功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人静的深度。初学者人静较困难。一般而…  相似文献   

12.
如何防止练功出偏杨斌斌气功锻炼可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但是,如果练功不当,也会出现一些偏离正常之现象,即通常所说的“走火”,亦称“偏差”。究其缘由,不外乎如下三点:①对气功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②未能正确掌握气功中调身、调息、调神三者的要领及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易筋经锻炼对推拿专业学生心理及PFI指数、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筋经功法的具体要求是“调身”、“调息”和“调心”。“调身”指采用一定的肢体姿势锻炼,“调息”指调整呼吸,“调心”指意念的训练。整个练功过程就是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对肢体和内脏起调整锻炼的作用。笔者采用SCL-90白评量表及哈佛台阶试验,对本校推拿专业学生易筋经锻炼前后心理及生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气功及其练法袁立新采气功作为传统气功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保健治病,还是练武强身,都有较好的效果、采气功符合气功调身、调息和调心的三大要素,强调意念内外气的合一。传统气功主张“吐故纳新”以养生延年,采气功法正是从衍化而来。通过人体之气与外界之气的相互交...  相似文献   

15.
浅谈修炼气功的关键甘肃刘文秀气功锻炼是一种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运动,在身心并炼,表里兼炼中汲取宇宙万物之精华气息,使人体精足、气畅、神旺,从而提高了免疫力,增强适应力,掌握自我修复和普渡众生的能力。气功锻炼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功力增长...  相似文献   

16.
内丹功和密宗功呼吸方式的比较山东省临邑师范学校唐秀华气功静功锻炼有三调之说,调息是气功锻炼的重要一环。不同的功法往往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有的要求呼长吸短,加强呼气;有的吸长呼短,加强吸气;有的则呼吸相当。研究不同功法采用什么样的呼吸方式或者在练功中形...  相似文献   

17.
“三调”皆经用  不可偏其一王元喜凡是参加过气功锻炼或阅览过气功书籍的,都知道气功有三个要素,即“三调”:调身、调息、调心。到目前已问世的功法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千多种,其中佛家、道家的占多数,医家的也不少,自创的在逐日增多。这些功法各有特色,但是都...  相似文献   

18.
无中生有     
成语“无中生有”,辞典的解释最为简洁明快,即意为凭空捏造,但是在气功修炼中,无中生有却是令气功修炼者神往、追求,有的甚至为之奋斗终生而欲达到的一种境界。内丹功修炼者通过有效的调身、调息、调心,万缘放下,凝神入气穴,进入虚无、虚空的境界。外呼吸停止,进入胎息,达...  相似文献   

19.
调息是调控呼吸的操作活动,也称炼气。调息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控呼吸而孕育和引导内气,这是进入气功境界的重要操作环节。呼吸与内气直接相关,通常练功过程中随着日常呼吸的逐渐减弱,内气的活动逐渐加强。一吸一呼为一息,其中尤以呼气与内气密切相关,内气多随呼气而生发运行,故许多功法注重于调控呼气,例如内丹术。此外,现代研究已证明调息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从而调整相应的内脏组织器官的功能。调息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呼吸形式的操作,即按入静的需要将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胎息。二是出入气息的操作,即将呼吸之气息“调柔入细,引短令长”,使之绵绵不已,若存若亡。本文在此仅介绍第一个方面———呼吸形式操作。  相似文献   

20.
调身、调息、调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操作内容。形形色色的气功功法均由此三调所组成,其区别只是三调的组成搭配不同,但三调缺一不可。气功锻炼所要求的气功境界是三调操作融为一体的境界,其过程即是从三调入手而步入三调合一境界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